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 :艺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艺术教育具有感染力强、影响面广的特点,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然而,在艺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高校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理性认识课程思政内涵,提高课程思政能力;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教师培训,并完善制度建设,推动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文化作为支撑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基石,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文章研究如何将人们有认同感的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来,这对行之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文化与设计、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城市文化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然后以广州地铁座椅设计为案例来分析设计如何与城市文化相融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让城市文化元素成为产品设计的重点,从而更好地树立城市文化品牌,佳承城市文化魅力.
“徽州三雕”(木雕、砖雕及石雕)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融功能性、装饰性于一体,亦是民间重要的文化资源.文章以“徽州三雕”移动客户端小程序(Mini Program,MP)设计为研究内容,首先阐述徽州三雕保护现状与小程序应用背景,其次解析“徽州三雕”小程序拓扑架构、界面设计、色彩应用等设计实践,最后探究小程序在“徽州三雕”传播、教育及审美等方面凸显的设计价值.旨在为“徽州三雕”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典型案例.
目前全国各地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看病拥挤的现象十分突出,其中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候诊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等管理流程问题尤为不满.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儿科门诊服务系统的服务流程设计更影响用户使用意愿,文章采用服务体验工程方法论的理论架构,针对儿科门诊服务系统提出服务流程的服务蓝图和服务失效模式分析,找出儿科门诊服务系统潜在的服务失效点,并提出服务建议对策,利用线上服务使年轻父母即使单独带孩子去医院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儿童就诊全程.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在古时又称为“细金工艺”.在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中,花丝镶嵌是涉及材料最多,工艺最为繁复的一门综合技艺,其复杂程度也位列“燕京八绝”之首.由花丝制作技艺完成的作品,造型立体生动、精巧华贵,历代为皇族贵胄所青睐.文章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梳理了天津地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变迁,回溯其历史渊源和传承模式的发展,以弥补国内外花丝镶嵌技艺研究资料中关于该技艺在天津地区发展的空白.
重庆中国三蛱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内藏品丰富,其中展厅陈列徐悲鸿原作《奔马图》,近观原作实是震撼.为了更丰富其观摩体验,更深刻地解读经典名作《奔马图》,文章结合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相关原理中的三个不同层面——前图像志阶段、图像志阶段、图像学阶段来分别解读《奔马图》的视觉图像与背后的文化寓意以及作品所涵盖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为观者解读《奔马图》提供不同思路.
西兰卡普发端于商周时期,其纹样由传统几何纹逐渐发展到与装饰画结合的再生纹样,其题材内容也经历了从抽象到具象的创新性转变,结构上从对称式、重复性转为均衡式、独立性的纹样组织.为更好地对西兰卡普进行传承与发扬,研究其纹样内容与组织结构是很有必要的,能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纹样的变迁.
狼鹿图腾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体现在早期审美意识形成及传统造物中.文章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对狼鹿图腾进行溯源,梳理狼鹿图腾艺术基因传承,为深入研究和保护北方游牧民族狼鹿图腾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重要参考.
有着“中国曲艺之乡”美名的重庆走马古镇,其独有的民间口传故事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还被列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其中唯一的一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古镇还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走马古镇蕴藏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走马古镇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民间口传故事传承发展岌岌可危.如何利用走马古镇独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民间口传故事,以整体企划的方式对古镇及民间口传故事进行保护开发、传承发展,将古镇设计并打造成未来的“西部故事谷”,
文章研究工艺的发展历史,从工艺的六个特征、工艺的大众性、工艺的民族性、工艺的价值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以民为中心”的工艺特征,研究并总结出继承传统,走“以民为中心”的工艺之路及对我国民族工艺发展的借鉴价值.应用归纳法梳理了工艺的发展历史,诠释了工艺的定义与内涵,系统分析了工艺的特质与意义,总结出工艺美学的四大法则,解释了“以民为中心”工艺发展的路径.探索继承传统,发展民族工艺,从传统在工艺发展中的作用、让信仰坚守传统、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发展之路、提升时代影响力等四个方面,深度解析了“以民为中心”的工艺发展道路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青春题材影片一直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从1959年上映的《青春之歌》到1995年上映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2019年上映的《少年的你》,每个不同时期的青春题材影片都深深地影响着同时代的青少年.新时期以来,受到消费主义思潮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青春题材影片的男性气质构建越来越多元化,影响着青少年三观的建立以及性别认知.因此,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的编码应充分考虑如何合理引导青少年审美观念发展,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