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那点事儿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育雏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鸡群的生产性能;育雏阶段抓好以下几项关键点,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重视生物安全
  1.1 鸡舍及用具的清洗消毒:重视鸡场的清洗消毒工作,一定要彻底干净,不留死角;所有用具都要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1.2 所以人员、车辆和物品都要经过严格有效的消毒程序才能进入生产厂区。
  1.3 严格区分脏道、净道。
  2 温度
  育雏期间关键的“三温”要把握好,即空气温度31~33℃,垫料温度30~31℃,饮水温度27~28℃。育雏前的预温工作要足够重视,否则垫料温度难以保障。育雏期间要保持温度均衡稳定,避免忽高忽低,养成记录温度的习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要有专用仪器测量,更重要的是看鸡施温,通过观察鸡只行为表现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温度适宜,雏鸡在栏内分布均匀;温度过高雏鸡分散在栏的四周,展开双翅,并张口呼吸;温度过低雏鸡会在栏内扎堆尖叫;有贼风雏鸡会聚集到角落(见表1)。
  切记:高温育雏不可取,否则会造成雏鸡脱水,羽毛干燥,生长受阻。
  3 湿度
  在整个育雏期间,都应该是鸡群处于适当的湿度条件下,这样既能保证雏鸡的适应性,也能降低鸡舍中的粉尘含量,而且呼吸道粘膜不会受到破坏,可增强抵抗力(见表2)。
  育雏前期鸡舍的相对湿度很重要,尤其前一周,在雏鸡入舍前鸡舍湿度必须控制在65%以上。雏鸡入舍后,除了加湿工作继续,还有雏鸡的呼吸排出,湿度可到达75%。雏鸡在孵化器内湿度为80%,如果育雏前期湿度过小,给雏鸡造成很大的应激,导致呼吸道粘膜受损,出现呼吸道病,鸡只抵抗力下降,继发其他疾病。
  4 环境
  育雏期间给鸡只创造适宜的环境非常重要,尤其是通风工作,一部分养殖场在育雏期间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鸡舍比较干净,对环境控制不重视,尤其忽略通风管理,3d甚至一周都没有通风。所以我们养殖工作者要改变传统观念,接受新的理念,只要有鸡在,就要有通风。通风工作从1日龄开始做起,严寒天气最晚不超过3日龄。只要“鸡舍通风好,鸡群百病消”。
  只是在育雏期间我们对通风量和风速要控制好,防止产生风冷效应而受凉感冒。育雏期间执行最小通风量,且风速不能超过0.15m/s,随着鸡群体温调节机能的健全,根据羽毛覆盖程度,随时调整通风量通风模式和风速。
  5 光照
  因为初生雏鸡视力比较差,为了促进雏鸡尽早熟悉环境,尽快开食和饮水,前期需要30~60Lx的光照强度,并且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灯源分布均匀。建议1~3日龄执行22~23h光照,让鸡只适应有光明有黑暗,尤其鸡群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光照,也需要有一个短暂的休息。鸡只胃排空时间3~4h,不会因为关1~2h光照而影响采食量,反而会增进食欲。随着鸡只采食速度的加快,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也逐渐减少至8h和5~10Lx,否则会出现啄羽现象(见表3)。
  6 饲料
  育雏期间,用优质全价的颗粒破碎料,并保证饲料新鲜。加料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并且及时清理料盘中的鸡粪和垫料,保持饲料干净清洁,增加采食量;减少饲料的浪费,料盘内加料不超过盘高的1/3,保证采食面积,保证体重的增长。
  7 饮水
  7.1 雏鸡入舍后保證饮水清洁干净的同时,水温也是关键,尤其前3d,胃肠机能不健全,需要饮水温度26~28℃,而且饮水中添加适当的维生素和抗生素,以减少雏鸡的应激和腹泻,避免早期感染。
  7.2 为了保证饮水质量,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在1日龄配合少量饮水器开始使用水线,水线高度以乳头与鸡眼睛保持水平即可,约10cm左右,水压大小以乳头上带一小滴水且掉不下来为宜,这样可以促进鸡只去啄水线乳头,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7.3 保持接水杯干净,定期冲洗消毒水线,保证水流畅通。
  7.4 随着雏鸡对水线的适应性,及时调整水线高度。
  8 垫料管理
  育雏期间垫料厚度维持在5~7cm即可,太薄保温效果差,太厚垫料湿度难以控制。如果采用垫纸育雏法,在撤去垫纸1d后,必须开始翻垫料,尤其是水线、饮水器、料盘的下面和周围,这些地方雏鸡活动较为频繁,排泄物较多,加之湿度较大,如不及时翻动垫料,垫料很容易结块,使雏鸡腹部受到冷应激,甚至霉菌中毒。
  垫料的管理对于控制球虫免疫效果也非常重要。球虫免疫主要是通过鸡只反复吞食排出的球虫卵囊而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为了保证球虫卵囊的正常发育,必须要保证在免疫球虫疫苗后5~7d、12~14d、19~21d这三个阶段对水线下方的垫料做60~100cm的加湿带,湿度约25%(用手攥紧能成团,松开手后自然散开)。
  9 及时扩栏
  育雏前3d为了促进鸡只采食速度,采用高密度饲养,70只/m2正常情况下,2日龄嗉囊饱满率可达100%,所以3d开始及时扩栏,使鸡只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足够的采食面积,13~16日龄是肌腱和韧带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扩大至4~6只/m2。
  10 及时分群,尽早控制均匀度
  10.1 随时观察鸡只的吃料情况,保证鸡群足够的采食空间、采食时间、采食量,随着鸡只采食量速度的加快,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以便于降低鸡群在采食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10.2 在一个群体里存在着个体差异,随着鸡群的生长,采食竞争能力不同,加之管理因素,鸡群的差异性随之加大,均匀程度下降,所以分群越早差异越小,均匀度越好控制。建议雏鸡在一周末进行分群,最晚不超过2周。
其他文献
针对TerraSAR-X新型雷达卫星影像,基于距离-多普勒(R-D)模型,提出了一种稀少控制下SAR影像正射纠正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整个处理过程。同时,选用西部横断山脉地区和陕西阎良地区的TerraSAR-X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充分利用其高精度的头文件参数信息及5个地面控制点和DEM,分别对其进行正射纠正,阎良地区的纠正精度约为5m,横断山脉地区的纠正精度约为11m,满足了1∶5万的测图精度要求,并
在分析几种改进IHS算法的基础上,针对IKONOS影像融合后植被区出现的色偏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缨帽变换的方法提取植被信息,并对植被区与非植被区分别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最终得到融合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光谱和提高空间细节之间获得较好均衡的同时,植被区的色偏问题也得到改善,具有更好的目视效果,与几种改进的IHS算法对比分析,该算法均优于其他几种改进算法。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又称为亚洲鸡瘟[1-3]。以高度呼吸困难、便稀、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为主要特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古训有云:“秋冬养阴”, 一到秋冬时节,很多人都开始进补养生,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补充人体的不足,达到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用于进补的药材有很多,大家可根
近日,湖南省龙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垃圾处理场集中销毁了上半年查处的假劣饲料2.4吨、兽药347盒,有效维护了养殖业生产环境。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峪口禽业”)在蛋鸡孵化方面积累了20多年经验,孵化场遍布北京、辽宁、山东、湖北、河南、江苏、云南、新疆等地区,年孵化能力为2.8亿只。
美国农业部(USDA)已宣布撤销奥巴马执政时期颁布的一项有机食品规定,该规定要求肉类生产商必须符合某些动物福利标准,才能将其认证为有机食品。
微信公众号(下文简称公众号)是微信于2012年8月提供的新功能,个人和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众号,然后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与用户进行全方位沟通,兼备点对面
广州市府办公厅印发了《广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明确到2020年,广州要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全市畜禽粪污综
陕西省咸阳市划定8个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县市区,已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县市区涉及禁养区面积824.24平方公里,确需关闭或搬迁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575个,已关闭或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