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我选择婚姻,不是抉择生死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繁昌县,一个宁静的小城,除了人字洞遗址这一迄今欧亚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外,或许吴琼是这里最为外界注目的标志吧。当笔者踏上这片土地时,不禁对此行失去了信心。
  为繁昌人所津津乐道并非他们也相当了解的吴琼的婚姻,而是十几年前的一次演出,吴琼他好友白燕生以及王馥荔等到繁昌来进行的一次档次相当高而票价便宜到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演出。过早的离开繁昌和曾经的轰动一时让吴琼与这个生她养她的小城产生了距离,虽然这种距离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真实的吴琼在哪里?
  在笔者采访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中,没有人知道她的老家具体位置在哪里,只知道她的父亲曾经在县委大院里工作过,她十三岁就离开了繁昌……或许正如一个当地人对我所讲的:对于吴琼,你可能比我们了解得更多。值得一提的是,繁昌人始终关注着吴琼,在他们所能收看到的频道中出现的吴琼都会被他们谈论。
  當论及吴琼的婚姻时,已经通过媒体知道或者被告知吴琼与小她十五岁的阮巡结婚的状况时,几乎所有人都露出莫衷一是的浅笑,没有任何嘲笑或挖苦,或许这正是这个尚在传统与现代斗争中挣扎的小城人对一个名人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宽容吧。
  一味的赞美和崇拜让吴琼在家乡人的眼中始终套着一个光环,或许没人理解她的苦和酸,没人看见她的泪水,听到的两句较为中肯的话:一是她的扮相确实不如别人,但她的音色和唱功却是一流的;二是,她离开黄梅戏或许是一种错误!但吴琼真的离开黄梅戏了吗?吴琼说:“黄梅戏好像是长在我的身上,是身体的某一部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吴琼真的没有离开黄梅戏吗?一声别字口难开,被人指责为忘恩负义的离开,到底是黄梅抛弃了吴琼,还是吴琼忘却了黄梅?



  每个人都知道吴琼,但没有人深入了解吴琼,这就是笔者看到的吴琼的繁昌印象吧!
  计划中的采访与初衷相去甚远。在合肥,不管是在安徽省艺术学校还是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吴琼离开多年后,人们都会凭着主观的意愿去评述。而这个离现在的吴琼更为接近的城市,可能会有更大的情绪,也或许,那些和她有恩怨的人,也在读她的书,看吴琼眼中的自己吧。
  要寻找真实的吴琼,或许只能在她的自述中寻章摘句以及我们自己对婚姻的认识和感悟。
  三月的桃花和春天的希冀、VIDEO片场、阳光男孩、心动、牵手、莫名其妙的嫉妒、牵肠挂肚的离别和迫不及待的探班……一切构成一部青春爱情小说的元素这里都有,让你无法相信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在讲述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如果说这纯粹是一部小说或许更容易被人接受。
  然而这或许正是一个个性化的吴琼,不再是那个有甜甜酒窝和甜美歌声的、不再是那个被万千黄梅戏迷所陶醉的吴琼了。于观众来说是一种损失,于她个人呢,或许是一种庆幸,因为敢于面对自己并向这个世界坦白的人并不多。
  那我们就来谈谈名人的婚姻吧,从体育明星到影视大腕,似乎人人都有一颗攀富或者攀势攀名的心,借此炒作或者从此过上上流的生活。我们几乎无法找到与吴琼的婚姻相类比的例子。心动,这个在那个圈子里多么罕见的词语被吴琼一再在描述她与阮巡交往中提起的词语成了婚姻的基石,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段婚姻的未来,就像吴琼面对自己的婚姻所说的:“我只是选择婚姻,又不是抉择生死。”但又完全没必要怀疑这段婚姻的现在。
  吴琼是情绪化的,就像那个当初因为对演出感到疲倦而离团出走的吴琼、那个为了逃避演出而将一瓶开水浇到自己脚上而自讨苦吃的吴琼,也像那个拒绝唱《严凤英》主题曲并从此拒绝一切请求配唱的黄梅戏曲的吴琼。对于这场婚姻,吴琼也始终笼罩在一种情绪化中,不过这种情绪被我们称之为爱情。从不靠谱的爱情萌发,到其间的思念、探班,经历了怀孕风波,当婚姻终于不可避免地来了时,当阮巡向她求婚时,情绪化的吴琼却又变得那么理智:“都渴望,没有附加条件的爱情。我不这么想。没有附加的东西是什么?没有雨水的云彩?没有灰尘的空气?经不住清风轻轻的吹拂,就散落了。我不相信纯粹的爱情。我相信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风雨过后还会有彩虹。没有一尘不染的大地,否则,我们怎么生存?有附加的是真实的爱情。接受它,愉悦地接受它,就会快乐!”对于成为现实的婚姻,吴琼又是那么现实:“两人世界是否长久?需要看彼此心态是否平衡?我觉得,心态平衡非常重要。很多夫妻最终分手,我想恐怕是心态没有找到平衡点的缘故。”
  有爱情就好,起码不是拉郎配。两厢情愿的婚姻其实也难得,尤其是对于有着太多牵绊太多过往的人。如此平和的心态看待婚姻,实属难得。
  除了黄梅戏,我们其实也应该在婚姻的观念上称吴琼为老师。生活给了人太多的负累,生活中种种如意不如意的事,多多少少影响着对婚姻的选择,却难得吴琼的潇洒。选择婚姻又不是选择死亡,你何必呢?
  寻找吴琼,其实我们最终寻找的是一种婚姻观念。
  吴琼对婚姻的希望就是当彻底地告别单身,在拥有爱与被爱的日子里,我们仍然不失真诚与自由。幸福不是谁可以左右的!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吴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样本,这个曾经风光,曾经磨难而今与小她十五岁的丈夫幸福生活着的小女人或多或少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感谢她,感谢一切真诚地生活的人。
  以下是吴琼自己曾写下的文章:《我写我心》。
  我想,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是可以不说的,有些事是必须面对的,有些事可以避免,有些事又是无法回避的。
  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女人,可是这么多年来,还一直误以为自己是一个天资聪慧,有些悟性的才女。因此由着性子东闯西荡,耍着十八般武艺,以为别人能的,自己也能,别人会的,自己也会。写写歌,作作词,拍电视,搞创作,自以为是在施展聪明才华,但在别人看来,或许就是雕虫小技,白白送去了大好青春,耽误了几许美好姻缘,错失了无数优秀俊才。



  如今发自肺腑的感叹,原以为自己会有后悔的断肠,会抓心挠肺,但可笑的是,自己从来就没心没肺的。已临不惑之年,还稀里糊涂悠哉游哉,过着洒脱的独身生活。母亲在世时常常为此着急发火,如今她老人家已经离我而去,老爸也无奈,不知该怎样劝我,小妹苦口婆心,我却不为所动。
  都说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们或许不知道,冥冥中我在等待属于我的缘分……
  好容易,我就遇见了他!等着了他!要嫁了他!谁想到,亲人惊讶,朋友相劝,旁观者摇头,知情人叹息,总之一句话:你想好了没有?你可要想好了!这事可不靠谱哦!
  我想好了。我只是选择婚姻,又不是抉择生死。
  我知道我的选择不符合常规也不违背常理,我比他大十五岁。而他也只是一個平常的男人,没有什么名气,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但已坠入了爱河的我们却无法自拔,在世俗的争议面前还是选择了彼此。我很高兴自己选择了他,也庆幸他选择了我。
  本来,我们是可以沉默的,可是,我们无法沉默,因为,我们都是真实的人,我们不想回避。
  也有好友善意地说,不要对外人说你们之间年龄的差距,就说大不了几岁,可是我们谁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真实年龄,把他说大了,他不乐意,把我说小了,我不情愿。
  那么,就让我们真实面对吧。这样反倒轻松了,一下甩掉了很多的尴尬和难堪。
  这个如今成了我先生的男人叫阮巡。
  说实话,我和阮巡刚刚恋爱的时候,最怕和朋友聚会,本来大家很高兴,大概是这些朋友事先已经略有所闻,所以一见面就开始打量你,然后,交头接儿一番,但又不好直接问我,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心,于是就总是用暧昧的眼光看我们。明明知道他们的意思,也理解他们的好奇心,可是,我们也不好主动介绍,只好忍耐着听他们悄悄的说,细细的评,看他们相互传递着彼此的判断,议论着我们的年龄差距。明知道他们是善意的,可是这种善意让我们不舒服。终于,站出了一个欲言又止犹豫不决的,怯怯地问阮巡多大了?阮巡说二十五。那人就很吃惊的看着我,我立马就说,我四十。感觉这回答后面紧跟着一声锣。
  我们都不想让年龄的问题来困绕我们,我们要面对的困难压力已经不少,何须又给自己套一个紧箍咒呢?记得以前有一个朋友的妻子也比他丈夫大,原先我总以为他们只不过相差五六岁,后来无意中听朋友说相差十多岁,我很吃惊,谁知朋友说,相差五岁和相差十岁有什么区别吗?我想也对呀,已经相差了,多少重要吗?只可惜,数年以后他们还是分手了,这好象都是大家预料中的。也就像现在的我们,大家把例子举给你看,前车之鉴啊!可我还像是看不懂似的,一味的给自己织一张网,建一堵墙,把自己放进去,放进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围城里。
  我不奢望能白头偕老,也不承诺能地久天长,三年五载觉得不错,八年十年我很满足,十五年二十年是惊喜,一辈子那就是奇迹,奇迹毕竟是少而又少的,但是有。我们的婚姻会不会出现奇迹呢?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期盼着,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尽心尽力。
其他文献
七月的横店到处充斥着燥热与寂静,我挣扎着双眼瞅了瞅远在天边的太阳,此时,已经在明清宫苑里游荡了一个多小时。  正午的景区内没有什么游客,就连路边的小商小贩也就近找了阴凉打盹,而我也甚为疲惫,穿过一个大殿,便来到了宽阔的广场前,地面已被烤的火热,我四周扫视了一下,便决计去不远处的一个小门里看看。  距离似乎特别遥远,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才走到了这里,衣衫已湿透,进去才看到有十几个穿着清朝百姓服装的人,
期刊
闺蜜锦瑟最近遇到一个情感难题,她喜欢上一个有女朋友的男神,是对他有好感之后,才知道他有女朋友。  “我生气的是,他有女朋友,为什么还要来撩我?”锦瑟愤愤地说,“我承认,我是喜欢他,他长得帅,人又幽默风趣,是很招人喜欢。但如果一开始,我知道他有女朋友,我就不会对他有别的想法,更不会跟他有那么密切的互动,以至于现在越陷越深。”  女生是感性的,却不代表她们没有理智,有时候她们陷入情感的两难中,是因为一
期刊
七年前,那个炎热的夜晚,在思中食堂前面广场的乒乓球台上,你买了啤酒,为我送行。  我们的距离,从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学校变成了从思南到德江的距离。两个县城,三个多小时的弯弯曲曲的山路。  六年前,因为一场意外,我们在一起了。那时候,你还不懂爱。我对你,更多的也是一种哥哥对妹妹的关怀。那时候的你,还没有电话。我只能打你朋友的电话,让她帮忙让你回个电话。然后,静静地等待着你放学后从公话超市里打来电话。  
期刊
很多时候,当我们只是下意识地做了某事,完全没在意,但别人看在眼里,因为往往这些细微的细节最能流露出人真实的本性。  有个姑娘新进公司,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融入公司的氛围,完全没有初来乍到的陌生,让我非常的诧异。  后来同事告诉我,就在姑娘来公司报到的那天,当时刚好下雨,虽然她是第一个报到,但停放电单车时,却没有占用有挡雨棚的那两个位置,而是把车停在最靠边的角落,把有挡雨的位置留给后到的人。同事说
期刊
秋天,又到了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开启崭新职业生涯的季节。  要知道,靠谱的年轻人和普通年轻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的差距不是运气,而是对待职业的态度。  听其言,观其行。往往一句不起眼的话,就能透露出说话者压根就想不到的重要信息。  于是我们总结了职场“最作死”的9句话,今天就将它们公布于众,并且告诉你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1、我不会做,我不知道!  △新人误解:  大学里完全没有教过,公司也没有组
期刊
苗侨伟1958年出生在浙江舟山,父亲是香港一家远洋轮船公司的海员。6岁时随母亲去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他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就学了木工,跟着师傅为那些有钱人家打造红木家具。但学成后却不满师傅的刻薄,断然辞工。而当时,香港的电视业蓬勃兴起,无线电视台开办了艺员训练班,面向社会招生。从此开始了苗侨伟的演艺道路,并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戚美珍。  抱着试一试心理的阿苗竟然考中了。在后来一轮又一轮的
期刊
你有些心不在焉地刷着微博,想着都过去五分钟了,为什么微信消息的提示音还没有响起;你開始怀疑,是不是TA对你并不在意,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不过幻影,一切不过自作多情;你忍不住点开对话框,翻着跟TA的一条条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到一丝丝TA爱你的证据;你想起和TA看过的电影,赏过的晨曦,一人一只耳机听歌曲,还有TA那恰到好处的话语;又想起那日TA目光若即若离,好几天TA没过问你,你每一次鼓足勇气的试探都被
期刊
经常有读者问:暗恋一个人,要不要表白?暧昧了很久,要不要挑明?  作为一个野生情感专家、资深挖坑选手。我一向都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要怂,就是干!(反正被拒绝了,尴尬的也不是我,哈哈。)  他们纷纷表示受教了,老师你真是我的恩人,表白成功后,我一定来打赏还愿!然后至今也没有一个人来还愿。  我宁愿相信他们可能是一拍即合、沉浸在爱情中无法自拔,也不愿承认他们也许都全军覆没了。  关于表白这件事,情感界
期刊
晚上接到静的电话,赶过去时,静正默默的看着手上的照片,在见到我后,抱着我,终于哭了出来,我拍着她的背,任由她发泄。我说会好的。是的,我知道那人不舍得让她哭太久。  陪静呆了一晚上,早晨回到公寓,有种说不出的疲惫,冲个脸,提提精神,今天的事还要做。  夜深了,躺在床上,面对着天花板,忽然很想哭,眼睛却是干干涩涩的。  手机提示音响了几下,打开qq是静发来的,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谢谢”竟不知要回复些什么
期刊
近期一个校友打电话向我咨询职业问题,他是二线城市公务员。  现在四十岁了,才正科级,突然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就这样混到退休,也越来越难,问我是否有办法帮他换份好点工作。  一直有35、40、45岁以上的读者,希望我能帮他们换份工作,他们教育背景很不错,认为自己虽然浪费了点时间,但工作这么多年总有些优势,只要有机会,现在赶上去也还不晚。  最大的问题,是机会在哪?  那些逆袭成功的例子,告诉你,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