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封石洞库裂隙水处理工艺设计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地下水封石洞库裂隙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微生物及所储存介质(油或气)且裂隙水水量大、水温低,处理回用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对地下水封原油洞库裂隙水采用斜板除油、气浮、二级过滤处理工艺,对地下水封丙烷洞库采用解脱气、曝气生物滤池、二级过滤、超滤处理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两地下水封洞库裂隙水处理均达到了相应污水回用指标,裂隙水回用率均达到了 70%以上,节约了水资源.
其他文献
研究了水力反冲洗和加氯反冲洗对超滤系统的膜污染控制效果,考察了加氯反冲洗后超滤系统初滤水中消毒副产物(DBP)前体物含量的变化特性,提出了加氯反冲洗过程的优化措施.结果 表明,类蛋白质是造成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加氯反冲洗的酪氨酸、色氨酸洗脱效果更佳,质量浓度20 mg/L的NaClO投加量的不可逆膜污染速率只有水力反冲洗的5.71%,可有效控制不可逆膜污染,超滤系统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水力反冲洗的超滤系统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加氯反冲洗可造成有机物去除效果降低,初滤水中DBP前体物含量升高,主要为三氯
为寻求餐厨垃圾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明晰共发酵产酸对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脱氮除磷强化效果.研究共发酵产酸对强化生物反硝化可行性,对比研究传统碳源和发酵液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并解析该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特性.结果 表明,采用餐饮垃圾和污泥共发酵产物可作为生物脱氮除磷碳源,反硝化效率为5.31 mg/(g·h);与甲醇作为碳源相比,发酵液对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分别提高2.04和4.84百分点;而对TN的去除差别较小.采用不同的碳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显著差别,发酵液作为碳源优
采用一种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二甲基甲酰胺(DMF)进行处理,并研究了优化工作条件.结果 表明,初始DMF含量、电导率和pH对DMF的处理效果影响比循环流量和气流量大.在实验装置工作电压为14 kV、频率为20 kHz下,质量浓度213 mg/L的DMF水溶液经60 min的处理,DMF的降解率和TOC去除率分别为29.8%和4.27%,可生化性没有提高.DMF去除的主要机理是以HO·和O2-·为主的活性物质的氧化作用,且O2-·的贡献更大.
采用微波-煅烧的方法制备了镁铁比依次为4∶1、2∶1和1∶2的3种磁性氧化镁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仪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仪对磁性氧化锾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pH、不同初始浓度以及不同温度等条件对磁性氧化镁吸附氟离子的影响,并比较了相同条件下不同镁铁比对F-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可以用Langmuir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解释磁性氧化镁吸附剂对F-的吸附过程,即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以及化学吸附.在pH=7时,磁性氧化镁对F-的吸附能力最强,且铁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复合材料对F-的吸附能力.
应用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处理预浓缩的生活污水,考察了投加微米零价铁(ZVI)对工艺的过滤性能、污染物去除效果、产甲烷性能及污泥性质的影响.对比研究表明,投加ZVI后浊度的去除未受到影响,出水平均COD降低了6.8%,平均产甲烷率提高了50%.此外,溶解性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减少了47.0%,污泥性质得到了改善.但是投加ZVI使跨膜压差(TMP)的增长率略有升高(0.04 kPa/d),推测源于ZVI释放的铁离子引起的膜无机污染.
研究了不同曝气体积流量、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时间下LM (Living Machine)系统的TN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当HRT为9h、曝气时间为20 min时,TN去除率随曝气量(0~0.18 m3/h)的增加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曝气时间为20 min、曝气体积流量为0.18 m3/h时,TN去除率随HRT(1~12 h)的增大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缓;当HRT为9h、曝气体积流量为0.18 m3/h的时,TN的去除率随曝气时间(0~25min)增加缓慢增大.同时建立了以曝气量、HRT和曝气时
超特长引水隧洞是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施工面临突涌水、塌方等诸多地质灾害风险.为研究适用于TBM法施工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方法,通过调研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提出TBM法施工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针对上述挑战与难题,建立超特长隧洞TBM施工不良地质全覆盖预报系统,即“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1 km”千米级宏观地质预报、“100 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和“50 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3个层次,通过多元信息联合反演分析,实现对掌子面
土压平衡盾构斜向掘削地下连续墙时姿态控制难度较大,需要合理控制盾构推进力.以南宁市轨道交通5号线新广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左右线斜向穿越1号线广西大学站地下连续墙的掘进工况,通过盾构推进荷载理论模型,考虑刀盘刀具破岩荷载以及盾构-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盾构作用荷载静力平衡方程的矢量计算,得到斜穿地下连续墙的盾构推进力;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该修正理论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斜穿地下连续墙推进力计算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盾构推进力的计算误差在20%左右,总体满足工程要求,下穿段盾构总
在富水隧道的长期运营中,防排水体系中的土工织物经常会发生淤堵问题。为解决隧道排水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土工织物淤堵导致排水性能失效的难题,分析现有土工织物淤堵试验的不足,并结合隧道拱形断面和隧道环向排水管间隔布置等结构特点自主设计研发隧道土工织物淤堵室内试验装置,对土工织物类型、层数和淤堵类型等因素展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隧道横截面下,土工织物拱腰处的单位时间流量大于拱肩和拱顶处,拱腰处淤堵程度最严重;2)聚酯长丝和涤纶短丝土工织物的抗化学淤堵性能和抗物理淤堵性能基本相同,但聚酯长丝土工织物的透
由于液氯使用对安全带来严峻压力和社会风险,水厂改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成为新的趋势.通过对太原市呼延水厂(规模40万mS/d)加氯消毒系统改造工程中次氯酸钠溶液获取途径、投加量、投加点、主要设备以及不同消毒剂工业运行成本分析的详细介绍,为该技术在今后的应用设计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