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危害作业分级标准应用情况调查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评价,探讨其适用性,为开展下一步标准修订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开展2轮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用Excel 2010和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

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一般调查共收回问卷100份,其中机构43份,专业人员57份;政府举办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问卷59份,高校的问卷11份;应用该标准较多的前3位工作分别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69.0%)、讲课/培训(55.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0.0%);该标准常用内容分别是第四部分分级(67.0%)、第五部分分级管理原则(59.0%)、附录A正确使用说明(52.0%);操作性评价结果显示,第四部分分级、第五部分分级管理原则、附录A正确使用说明的分值分别为3.07、3.03、3.23;该标准需要修改较多的是第四部分分级(22.0%)、第五部分分级管理原则(13.0%)、附录A正确使用说明(12.0%)。该标准重点调查共收回问卷15份,其中调查用人单位12家,技术服务机构3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该标准知晓率为83.3%。8家用人单位根据分级评价结果用于指导采取改进措施、7家用于健康监护及检测、4家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病诊断及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权重数、职业接触比值、体力劳动强度级别权重数、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表、分级管理原则、附录A正确使用说明的操作性评价分值分别为5.00、4.33、5.00、5.00、3.67、3.67。

结论

该标准各部分的操作性较强,但仍有工作场所存在多种不同种类粉尘的分级问题,工作场所接触粉尘与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问题等。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苯醌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空气中蒸气态的苯醌用硅胶管采集,经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2 ml解吸,苯醌与2,4-二硝基苯肼在常温下可迅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稳定的2,4-二硝基苯腙,经高效液相色谱C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结果该方法测定苯醌的线性范围为0.5~25.0 μg/ml,y=232.83x+50.912,r=0.999 98;
目的观察小鼠发育期暴露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取自然分娩SPF级ICR小鼠,共14窝,每窝于出生后4 d调整为5只雄鼠,同窝仔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DEHP处理组[10、50、200 mg/(kg·d)],每组14只。出生后5 d开始按体重进行灌胃给药,每日1次,至出生后38 d,期间称量并记录小鼠体重。出生后26 d进行旷场实验,评估小
期刊
目的研究虫草芪参胶囊在百草枯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百草枯染毒组,一次性灌胃20%百草枯原液50 mg/kg大鼠体重;百草枯+虫草芪参胶囊治疗组,一次性灌胃20%百草枯原液50 mg/kg大鼠体重,每天给予虫草芪参胶囊混悬液2 ml/kg(相当于虫草芪参胶囊粉剂90 mg/kg)大鼠体重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
目的对一起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并分析临床资料。方法对2016年11月发生在山东某地的一起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同时对3例重度溴甲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事件是一起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事故,缺乏职业培训及违规生产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3例患者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经过综合抢救治疗2例死亡,1例存活。结论溴甲烷违规生产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事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接触工人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探讨其在过敏性炎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0名接触7-氨基头孢烷酸(7-ACA)、6-氨基青霉烷酸(6-APA)粉尘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病例组(哮喘亚组32人,鼻炎亚组58人),选取117名接触7-ACA、6-APA粉尘无哮喘或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工人为接触组,选择1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职业性手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率。方法根据患者症状和本人意愿自愿选择封闭、针刀和手术3种治疗方法,对92例手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10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封闭组、针刀组与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38/43)、97.29%(36/37)和100%(12/12),手术组有效率最高,高于针刀组和封闭组(P=0.007);针刀组有效率高于封闭组(P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并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在肺灌洗拔管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98例肺灌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在停麻醉药时将患者通气模式调整为SIMV+PSV,对照组在停麻醉药时继续使用容量控制模式,两组患者肌力恢复4级意识清醒,拔出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设停麻醉药之前、拔管之前、拔管后、拔管后10 min 4个时间点测量收缩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