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动机分析

来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逐渐延伸。对中国来说,东盟总体的经济规模、直接投资量最大,是沿线国家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因此,本文根据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相关学者的理论基础,就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动机进行分析,旨在探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未来战略。
  关键词:东盟;直接投资;投资动机
  1.引言
  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贸易逐渐加深,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进行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直接投资动机的划分各有其不同的思考,本文在借鉴了衡巧燕对于直接投资动机的四种类型上增加了自己的想法,对于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
  2.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现状
  自中国2002年与东盟达成经济合作协议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流愈渐频繁,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额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三位数增长到2020年的六位数,增幅超千倍。资金主要流向了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从主要流向国来看,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占据前列。
  3.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动机分析
  3.1资源寻求动机
  3.1.1自然资源寻求型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相关行业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加快生产端供给,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作用。虽然中国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资源水平却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工业自然资源供给端跟不上需求端,使得我国一些大型企业无法按照正常规律运转;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外资企业对于能源消耗巨大,这又在另一种层度上加重了中国的“资源短缺”。基于此背景下,中国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格外迫切,而东盟许多国家开发程度较低,拥有大量中国所欠缺的资源,其中,大部分国家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石油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因此,中国可以根据所需的资源,对相应东盟国家进行投资,最大程度利用东盟国家的资源使我国经济迈向更高的台阶。
  3.1.2社会资源寻求型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提升,本国自身低廉劳动力构成的竞争力慢慢消失,而对于东盟国家,一些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劳动力资源较多且较廉价。因此,要恢复本国的劳动力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就可对其开展社会资源寻求型投资,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使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3.2市场寻求动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以及东盟国家低成本优势的逐步凸显,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多元市场的重要方向。截至2018年底东盟十国GDP的总量为29731.3亿美元,在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下,东盟十国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增长的前景及其对外资的吸引力着实可观。因此,对东盟直接投资有助于在竞争中占据市场优势,从而更容易开拓国际市场。
  其次,东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目前,东盟总人口基数巨大,且人均GDP也较高,说明东盟国家消费需求潜力较大,如若占据其具有优势的消费市场,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出口的发展;此外,根据埃森哲发布的相关调查发现,他认为未来东盟的消费者数量将增长的更快,带来的消费市场规模将更大,东盟这一消费市场的潜力将逐渐显现。因此,把握住东盟消费市场,对于抢占国际市场先机具有极大的意义。
  3.3技术驱动动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竞争愈演愈烈,技术优势即是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本国优势地位的关键。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方面较欠缺,实现经济全面升级有一定的难度,而取得技术的途径主要有三种:自主创新研究、通过外商获得的技术和对外投资的技术外溢。由于跨国公司对其核心技术都十分敏感,因此,中国要想获取先进技术,应该在强调自主研究的同时,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逆向技术外溢。
  东盟十国中的一些国家因其技术优势吸引中国对其进行投资。例如新加坡在生物制药、电子设备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技术,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公司就相关技术领域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形成世界著名的产业集群,中国对其进行投资可以在获得相应技术的前提下带来相对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对东盟相应国家开展技术寻求型投资,有利于中国加快创新的脚步,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实力。
  3.4规避贸易壁垒
  东盟具备多国关税优势,贸易壁垒少,准入门槛低,因此依据合理避税的需求将刺激我国产业向东盟国家进行转移。相较于其他国家,东盟对中国的关税优势最明显,这将加大中国对其产业布局的力度: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大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为该区域的服务贸易一体化创造了坚实的贸易基础。另外,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以及贸易战频发的相关背景下,中国可以利用东盟国家与世界其他相关国家的关税优势(如柬埔寨的贸易普惠制;越南、柬埔寨出口貿易有较多的出口配额等)绕过相关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进行贸易的机会,与东盟各国进行产业上的合作,并通过东盟国家进军欧美和其他国家市场,让中国的贸易之路更加通畅。
  4.结语
  本文基于国内学者相关内容的学术研究,分析了中国投资东盟的现状,根据东盟各国的优势领域分析对其投资的动因:(1)寻求资源(2)寻求市场(3)寻求技术(4)规避贸易壁垒。在后续投资中,中国企业将面临不可预测的问题和风险,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更主要的是要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中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鼓励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进而推动中国经济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
  参考文献:
  [1]李杏,李小娟.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母国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6,(6):84-89
  [2]裴长洪.国家特定优势——国际投资理论的补充解释[J].经济研究,2011,(11):21-35
  [3]李辉.经济增长与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的形成[J].经济研究,2007,(2):38-47
  [4]衡巧艳.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动机分析[J].区域经济,2019,(5):170-171
  作者简介:王安琪(1998-),女,浙江金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众多出版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法之一。大量图书堆积在仓库中,变成不良资产,无法再次盘活,导致出版社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对图书库存成本的控制能力,是影响出版社提升核心经营能力的关键。本文以A出版社为例,对其库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控制存货成本方面的方法和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出版社;库存优化;成本  一、A出版社库存现状  A出版社已经成立将近三十年,每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变革,历经变革的经济体制,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从行业内反馈的情况来看,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总的来看市场环境和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再加上各个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个别企业要想继续在经济市场上生存,就必须要开拓营销新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可能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在预测发展趋势的同
期刊
摘要:酒店作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并存的传统实体产业,墨守成规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因此在“万物皆可盲盒”的创新时代,酒店要借盲盒经济之东风,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构筑营销策略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盲盒经济;酒店;营销策略  一、研究背景  所谓盲盒,顾名思义是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实际上,盒子里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
期刊
摘要:伴随科技的持续进步,社会中也出现了过度消费的问题,而且还越来越严重,基于O2O模式的产生,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虽然共享经济模式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一系列问题。文章对现阶段实行该商业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怎样健全该商业模式,希望在O2O视野下,该商业模式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O2O视野;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虽然共享经济的研究以及
期刊
摘要:我国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本土休闲食品品牌能否通过品牌建设,传递卓越品质形象,强化品牌文化渗透,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从而成功冲击中高端休闲食品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开展休闲食品品牌消费行为专题调研,把握休闲食品的消费发展趋势,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情况、消费行为现状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为休闲食品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构建更为精确的品牌定位,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品牌营销。  关键
期刊
摘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也决定了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任何一个国家,医疗资源都是相对紧缺的社会资源,按照健康经济学的观点对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加以革新和优化,这将产生非常积极的社会影响,本文主要从健康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国内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健康经济学;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国内巨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资源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借助制度性的保障来提
期刊
摘要:乡村旅游地的农家书屋在利用效率、参与度、产业融合和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均优于一般村庄,但是也存在书屋存续路径存在模糊化、书屋乡村性不足、书屋融合度不够以及书屋管理人员不到位等现实问题,本文主张从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的管理体制、加强各级领导对农家书屋的重视、深化书屋全产业链融合、加强书屋乡村性要素的根植、加强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等各方面入手,探寻文旅融合背景下农家书屋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乡村
期刊
摘要:自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将公益诉讼纳入基本法范围,公益诉讼迅速发展,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立法也更为明晰。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保护公共利益的前提条件,具有前置性,必经性等特点。通过试点,诉前程序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利益的保护,但诉前程序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案件范围不明确、履行效果无保障、起诉标准不一致、“重行轻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2011-2015年手工搜集的环境信访和环境执法数据与地区汇总的企业环境支出数据匹配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公众监督对企业环保支出的影响,并观察环境执法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发现:(1)公众监督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环保支出;(2)不同的环境信访方式带来的监督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环境上访的监督效果明显好于去信;(3)环境执法在公众监督和企业环保支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公众
期刊
摘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金融管理,从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金融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金融管理工作的实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设立专职财务管理人员,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加强信息化建设,制定信用评价政策,拓宽新的融资渠道,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实施策略  资金对外融通流动是当前市场经济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