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吗?——“两次转变论”质疑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次转变论”者认为,马克思在摆脱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之后,转向了费尔巴哈式的一般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历史观,在经过“费尔巴哈阶段”之后,才从根本上修正和超越了其费尔巴哈哲学立场,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思想演进的真实轨迹,夸大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而忽视了两者的根本差异,也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曲解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观的出发点。对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两次转变论”者的评价也与马克思本人及恩格斯、列宁的科学评价不相符合。在马克思哲学史上,费尔巴哈的影响的确存在,但不存在所谓的独立的“费尔巴哈阶段”。
其他文献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既是土地利用的结果,也是未来土地利用的起点,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
目的比较30%血清浓度的L-DMEM与Mesencult培养基对人类足月胎儿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s,MSC)体外培养的效果。方法采集妊娠时间为36~40周的胎儿脐带血,共20份,分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于2005年6月-2007年8月进行的3例手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染色体3p14区域D3S1300、D3S1600LOH及MSI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p14区域两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显微分离提取42例宫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