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4例红色毛癣菌致头癣的临床分析及近10年的文献复习,探讨红色毛癣菌致头癣的临床特征.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确诊的头癣4例,致病菌均为红色毛癣菌.收集患
【机 构】
: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真菌病科,上海 200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4例红色毛癣菌致头癣的临床分析及近10年的文献复习,探讨红色毛癣菌致头癣的临床特征.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确诊的头癣4例,致病菌均为红色毛癣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皮损特征、病程、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并对近10年与红色毛癣菌相关头癣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4例头癣,前3例为学龄前儿童,第4例为老年女性,仅1位有宠物接触史.病史显示,与儿童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足癣和甲癣,且有抠脚等不良习惯;第4例患有糖尿病和甲癣多年,且头癣与其甲癣的真菌培养鉴定结果一致,均为红色毛癣菌.经口服抗真菌药物规范治疗,4位患者均在4~8周内治愈.近10年来文献回顾发现,头癣中红色毛癣菌的分离率国内文献的数据是0.6%~15.8%,英文文献的数据是0.8%~28.8%.因红色毛癣菌而发生的头癣,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有红斑性鳞屑、脱发、渗出等病变,也有脓癣型和黑点型.结论 红色毛癣菌导致头癣的报道并不少见.与患有浅部真菌病的家庭成员密切接触以及自身传播,可能是红色毛癣菌性头癣的主要传播来源.无论儿童或成人,只有提高对不同临床形式的头癣的认识和警惕性,把真菌学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才能有助于更多病例的确诊.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血糖筛查情况,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下餐后血糖异常情况及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异常人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血脂、血尿酸。分析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对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完成3项血糖指标检测者,比较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及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餐后血糖异常情况;对
贵州“瓮安事件”中的谣言影响暴露出当前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明显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谣言在网络时代仍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并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在处置各种复杂矛盾和突发
目的:总结SLC35A2基因变异相关的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Ⅱ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SLC35A2基
背景: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或胶原蛋白的代谢失衡是病理性瘢痕和纤维化疾病致病原因之一[1]。端粒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通过延长缩短的端粒来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催化亚单位TERT是其关键的限速酶[2]。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3]。近年来,沙利度胺在治疗纤维化性皮肤病及人类其他脏器的纤维化疾病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沙
目的 开展一项由河北地区多所医院参与的临床实验室丝状真菌检测研究,促进实验室丝状真菌检测能力提升.方法 共收集丝状真菌菌株,采用沙堡弱培养基和乳酸酚棉兰染色直接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