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遗传多态性病因学研究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以全身瘙痒伴或不伴黄疽为主要症状,肝酶(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是主要的生化指标改变.ICP最大的危害是围产儿结局不良,易发生早产、突发的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1].近20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ICP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该病病因及胎儿缺氧机理尚未阐明.但研究提示除与胆汁酸代谢异常、雌激素水平升高等有关以外,本病的发病还与遗传因素相关.ICP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种族性和家族聚集性.表明ICP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其他文献
患儿男,4 h,主因"气促、吐沫4 h"入院.患儿系第5胎第2产,胎龄41+周,剖宫产儿.母孕早期患病毒性感冒,否认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史,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否认生后窒息史.患儿于生后即开始吐沫,不伴呻吟、呼吸暂停,亦无嗜睡、惊厥.父母及13岁的哥哥身体均健康。
期刊
期刊
流行性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已被确认为是发热性呼吸道感染爆发的原因.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从2009年4月开始,至今已经过去7个月,但其全球蔓延的形势依然严峻.妊娠期妇女对H1N12009流感病毒的防治已经引起关注.现将美国新型甲流妊娠工作组报道的妊娠期妇女感染情况[1]做一介绍。
期刊
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e state,PTS)为一种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这种病理状态所带来的血脂和凝血-纤溶活性改变在子痫前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前状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为子痫前期患者的产前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期刊
21-三体综合征是胎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病,发生率约为1/800,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80%,发生率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当前在进行产前诊断时采用的是有创方法来获取胎儿细胞以明确产前诊断.有创检查对母儿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上仅用于有遗传学高风险的孕妇.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是从母血中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但是胎儿有核红细胞在母血中含量稀少、需进行细胞富集等操作,限制了其发展和应
期刊
尊敬的医师:您们好!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2010年4月23~25日(周五~周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上海市布鲁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主席由杨慧霞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由胡娅莉教授担任。
期刊
患儿男,胎龄35+4周,第2胎第1产,双胎剖宫产娩出,系双卵双胎大子,Apgar评分1 min 10分、5 min 10分,出生体重2180 g.羊水、胎盘末见异常,脐带帆状附着于胎盘,无胎儿窘迫,无胎膜旱破.其母亲年龄29岁,父亲年龄32岁,非近亲结婚。
期刊
宫颈机能不全指既往反复中孕期自然流产或早产,再次妊娠中孕期出现无痛性宫颈扩张而不伴有宫缩、出血及其他导致反复妊娠丢失的原因[1].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较为困难,主要根据既往病史,是再次妊娠发生中孕期自然流产和早产的高危因素,而宫颈环扎术(简称环扎术)对于预防流产和治疗早产可能有效,现有对环扎术预防和治疗早产效果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