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贴近职场,瞄准岗位,打造核心竞争力”为高职专业社团建设的主要目标,提出发挥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高职教育体系下专业社团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专业社团活动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提升专业社团吸引力与提升就业竞争力相结合的三个关键问题,旨在使高职专业社团成为专业实践课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实践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73-03
  大学生社团(以下简称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开展自发性、自主性、创造性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具有“自发组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特点,因此被成为高校的“第二课堂”,逐渐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
  鉴于社团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的侧重点都是本科院校及综合性社团,对高职教育体系下社团建设的重视和探索不够。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它是一种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与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如何设立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如何利用这一阵地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帮助,是探索高职学生社团发展的关键。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发挥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从目前整个高职教育实际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社团建设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社团没有突出高职特色。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依据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由于高职类院校缺乏有效的指导,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设立和开展活动模仿本科院校的社团组织,综合性社团多,专业性、实践类社团少,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
  第二,学校对专业类学生社团的重视不够。由于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经验不足,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专业社团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将其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大多数社团挂靠在院团委及学生会等单位,社团指导教师以学生管理人员为主,而系部对其指导、管理不够。导致专业社团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失去了专业社团对辅助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作用。
  第三,专业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一方面,由于专业社团本身相对综合性社团来说娱乐性不够,大多数学生缺乏引导,对专业社团的功能认识不足。因此,一般学生对专业社团比较淡漠,缺乏加入和参与的激情;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重视不够,承担社团导师的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社团组织建设的热情不高,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没有创新性,许多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形不成浓厚的专业学术氛围,社团会员在社团里收获不大,有些社团会员抱怨参加这些专业社团没意思,不能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这进一步降低了专业社团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对策
  (一)将专业社团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
  专业社团成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拓展课堂” 课堂教学按照规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注意学生的群体水平,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同时课堂教学比较严谨,缺少一定的趣味性。而专业社团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进行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学时有限的缺点。同时,社团中的朋辈交流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倡导良好的学风。如我系机械制图协会通过举办“目测绘图大赛”、“三维数字建模大赛”、“手工机械制图大赛”等有实用性、应用性和针对性的专业活动,创造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各种专业活动中发现、培养、提高自身特长,逐步形成了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社团活动体系。
  专业社团的挂靠单位以专业系部为主 由于专业社团中学生专业的单一性、职业能力的专门化特点,应由各系部甚至各专业教研室为主要组织机构,为今后指导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专业建设中加强对专业社团的指导及研究,定期召开教研会议讨论,解决社团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
  专业社团的指导教师以“双导师指导”为特征 为增强专业社团建设的针对性、适应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社团指导教师应采用“双导师制”,即专业理论教师和企业实践教师共同担任其指导任务。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术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帮助和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活动原则、活动程序、活动内容,使社团活动规范化,经常参加学生的学术讨论、学术调查、学术实践,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学科研究前沿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社团成员获得最大的收获。同时,制定相关导师激励政策,把教师参与指导学术类学生社团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工作的指标体系,可适当按其工作量折合为教学时数或支付一定的报酬。
  (二)将专业社团活动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开展相关的职业鉴定培训及考证活动 高职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取得一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因此,专业社团应通过开展讲座正确引导学生选报与专业技能相吻合的职业工种及等级,并在社团活动中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系列活动,有助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开展各类职业能力竞赛、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 社团活动应重点抓好相应的职业能力竞赛,鼓励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学与练、学与赛”的结合,同时也要充分依托挂靠单位的专业支持,突出竞赛特色。利用校内各类职业能力竞赛、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促进学生课下参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积极性,并且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技能功底深、表达能力强的专业技能“领头羊”,使其充当社团指导和活动开展的技术骨干。   与企业合作开展活动 指导教师队伍要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将企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能力需求引入到专业社团活动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以参观为主的一般认知性生产实习,也可依托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最贴近生产与管理实际的社团活动项目和创新研究课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社团学生的创新成果及发明也可为实践单位提供不同角度的帮助,达到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
  (三)提升专业社团吸引力与提升就业竞争力相结合
  通过发挥社团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鲜明优势,深入挖掘、培养专项优势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积极组织社团成员参与各级技能大赛,打造社团品牌 学生参加省级及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备战过程就是专业社团系列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专业社团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位参赛的候选选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比赛。在确定参赛选手时,以社团相关技能竞赛及成果评比活动为载体进行选拨,不仅可以选出优秀的参赛选手,同时促进了社团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了社团成员的竞争意识、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例如,我院机械工程系成立的机械制图协会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以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屡获团体一等奖,不仅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也为参赛社员增加了就业竞争力,增强了该社团的影响力。
  鼓励社团成员进行创新发明及专利申报,提升社团内涵 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社团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在社团中开展各类创新发明及专利申报活动,引进专利知识,邀请专业人士开设讲座,为社团成员讲解如何申请专利。在社团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社团成员中积极组建相关设计小组,自己开发并申报发明专利。创新发明及专利申报提升了专业社团内涵,同时带动了专业技能培养。例如,我院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协会在近几年的社团建设中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有力激发了学生投入创新设计的积极性。
  总之,高职教育体系下的专业社团作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实践阵地,要重视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思考和改革,努力使高职专业社团成为专业实践课堂,真正成为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程炜.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
  [2]张林,马旭东,党鹏.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与建设[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
  [3]宋晶.高校学生社团类型与功能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社团情况调查分析[J].消费导刊,2008(18).
  [4]毕洪东.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可能选择[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杨文志.现代科技社团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6]马少君.论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1).
  [7]王运东,等.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3).
  [8]王占军.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及功能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5).
  [9]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作者简介:
  吕恒志(1983—),女,河南西平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机械、电气方面的教学工作。(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目前我们已知的鲸约有80种,大多数属于齿鲸,其他的属于须鲸。齿鲸虽然长着牙齿,但并不用它们咀嚼食物。它们往往把猎物整个吞下。从这一点上看,齿鲸和须鲸都当得起“鲸吞”这个词。
菲律宾共和国,简称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菲律賓的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8533千米,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  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菲律宾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元,融合了东西方的风俗习惯,其中马来族为主要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5% 以上。国内
摘要: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综合技术效率均较低,其结果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影响所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水平较低。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建议从科学合理地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适当扩大高
大海深处,小海马正和一群小鱼在嬉戏,它们玩儿得可真开心啊!  傍晚时分,小鱼的妈妈来叫小鱼回它们的“鱼洞”里睡觉。只剩下孤孤单单的小海马。这时,又游过来一条小鱼,亲切地问小海马:“你怎么没跟妈妈回家呀?”小海马难过地低下了头,说道:“我……我可能没有妈妈,因为我是由爸爸生出来的。唉,我怎么就没有一位慈爱的妈妈呢?我的心里好难过呀!”说着小海马哭了起来。小鱼忙安慰小海马道:“别哭了,小海马,每个小动
蛇口作为深圳海洋文化的历史地标,见证了海滨城市的百年沧桑。以传承海洋文化为己任的蛇口海洋博物馆,是深圳市南山区唯一的公益海洋主题博物馆,由南山区蛇口街道办事处设计建造,旨在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倡导海洋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爱护生态、尊重自然的意识,帮助大家认识海洋、亲近海洋。  贝壳王国 科普秀场  深圳蛇口海洋博物馆是一座海洋贝类主题博物馆,陈列着从海南、广东等多个沿海地区采集的形状各异的贝壳,展厅面
当春的序幕拉开时,我喜欢到海边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致,看一朵朵浪花带给我对未来的期许。  当夏的前奏响起时,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海边,沐浴湿润的海风,捧起一捧沁凉的海水,赶走身上的燥热,多么神清气爽!  当秋的高潮进发时,夏日里熙攘的海滩人潮散去,渐渐恢复静谧。漫步海滩上,我学会了静下心,更理解了孤独。  当冬的尾声萦绕时,海也像洗尽铅华、饱经沧桑的睿智老者,深邃沉静。闭上眼睛深深呼吸,我好
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需要一批熟悉一线生产,并掌握一线生产技术的高职教师队伍。为此,应强化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通过社会挂职、兼职,参与社会培训、顶岗实习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师;畜牧兽医专业;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39-03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
2013年9月7日,随着“蛟龙”号完成第72次下潜任务,国家海洋局二所博士后唐立梅成为我国首位乘“蛟龙”号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今天,唐博士来到了我们的会客厅,和同学们分享她这次难忘的“深潜”经历,大家欢迎!  唐博士,您是我国首位乘“蛟龙”号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这次深潜经历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唐博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下潜的整个过程,至今记忆犹新。“蛟龙”号开始下潜之后,在水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福宝,这是我来到福州以后,福州的朋友们给我取的新名字!因为我是福建省唯一一只北极熊哟,所以大家都对我非常珍爱,把我当作宝贝一样照顾。我来自北京,祖籍北极,今年23岁,体重400多千克,2.4米的身高显得我十分高大威猛,最重要的是我目前还是单身,因为长相太帅大家都叫我“帅小伙”!这不,刚到福州就引来了众多粉丝朋友争先目睹我的风采。  两个月前我从北京搬到了福州。回想起从
2月份的一天上午,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团来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虽然北风凛凛,但我和同学们还是十分兴奋,因为在海洋馆里我们见到许多来自北极的动物朋友们:北极狼、北极熊,还有小海豹们……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极地科普大讲堂”了。  一进入科普大讲堂,我们便被那拥有庞大身躯的鲨鱼所震慑,大家不时会发出阵阵惊呼,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解了有关鲨鱼的科普知识:“亲爱的小记者们,我想你们一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