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生物安全体系下的海关卫生检疫能力建设

来源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c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支撑我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法,该法的颁布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的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海关卫生检疫肩负着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使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为海关卫生检疫提供了新的执法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生物安全法》的解析为基础,结合海关卫生检疫通过建设智慧海关体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实践,探讨海关卫生检疫如何依据《生物安全法》进一步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尤其是卫生检疫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未来的国门生物安全挑战,确保国门生物安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废弃物有很大一部分倾斜在水域中,不及时打捞会造成水体污染,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健康。这些乱象也唤醒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水域治理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于保护和治理的研究方法。目前,市面上的垃圾打捞装置大多是大型清洁船,但是由于船体过大、成本过高的缺点,造成它们不能够在人工湖等小型水域中应
学位
<正>坐上城市轻轨,蜿蜒于温州塘河之上,忽见灰暗低矮的居民楼中有一抹亮色:红色线条勾勒出屋顶的形状,天蓝色楼宇映衬着晴空与白云,彩色玻璃在阳光下刻画出彩虹的姿态,这是有机更新后的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龙霞校区(以下简称“龙霞校区”)。难以想象,此前这里还仅是一所普通而老旧的学校。学校始建于1996年,在投入使用20年后出现了空间陈旧、设施损坏、功能不适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而且降低
期刊
重大传染病疫情对世界经济、环境、人员及货物流动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我国建立了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采取了关闭部分国境口岸、海关对所有通过国境口岸入境的人员采集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地方政府对所有入境人员进行集中隔离的疫情防控措施。随着全球重大传染病疫情形势的变化,我国调整防控策略,国境口岸逐步恢复通关通航。通过回顾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国境口岸传染病执法、联防联控机制运行、口岸专业
期刊
报纸
目的 回顾性探讨临床路径指导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成功给予介入治疗的517例患者,按照实行临床路径情况分为两组:临床路径组(n=359)和非临床路径组(n=158)。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住院天数、住院相关费用等给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室间隔缺损类型均以膜周型室缺为主,均成功接受手术,且治愈率
期刊
在长期自然营力作用、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石质文物尤其是露天石窟寺普遍存在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威胁着其长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本文系统总结了石质文物生物退化与生物风化的研究热点、方法技术和最新进展,详细描述了细菌、真菌、藻类、地衣等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介导的石质文物生物风化过程和损害机制,深入讨论了影响微生物定殖、生物被膜演替及微生物退化的关键因素,并简要回顾了新型功能纳米材料与微生物矿化技术在有
期刊
由于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及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岩土文物长期遭受着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威胁,其中,植物对遗址的作用及其保护应用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对相关研究成果总结表明,基于植物的新型遗址防护技术以其绿色、可持续和环境兼容等优势在石质古城墙、夯土类遗址等的保护中逐渐成为替代工程类抢救性保护措施,但存在植物对岩土文物作用机理认知不足、研究技术受限、防控新技术应用滞后及其效果不佳、保护遗址植物选种
期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当今社会的需求,是初中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些原因,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发挥课堂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以"原子结构模型"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课堂上开展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教学。
期刊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微生物广泛定殖于古代壁画、石质文物及其他类型文化遗产上并造成危害,其中优势病害真菌白色侧齿霉菌的分布尤为广泛,其可在多种文物和极端环境中生存,严重威胁着珍贵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白色侧齿霉菌的分类命名经历了几次变化,导致其对文物的影响尚未被特别关注。本文以白色侧齿霉菌为主线,梳理了其分类发展简史、分布范围、文化遗产类型偏好,分析了其生理、生化、生态特
期刊
目的 分析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在儿童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院静脉输液患儿2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2021年5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124例),2021年6月—2022年5月应用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观察组124例)。比较用药管理质量、工作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后,儿童输液室用药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应用前(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