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事业单位社会保险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j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施行标志着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拉开帷幕。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的重点。文章从前述两个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对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的难点问题予以阐释。
  [关键词]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养老保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0.100
  2014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其第三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标志着试点多年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正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具体落实。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改革寄予厚望,同时也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本文对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具体情况分三个方面予以阐释。
  1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重点在养老保险
  1.1 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我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体系应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2 事业单位医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已有法律规定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截至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有 90%的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只有10%的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而这10%的单位绝大部分都属于在中央政府机关单位。到目前为止,覆盖全国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来了。2003年4月《工伤保险条例》出台,并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确立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职能,这不仅体现了现代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更是我国国情的必然之路。2010年,国务院对《条例》再次做出了修改和补充,规定从2011年起将我国事业单位职工列入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之中。虽然有相关法律规定,但是失业保险在事业单位参保情况不佳,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上不存在事业的后顾之忧。生育保险,在事业单位女性工作人员中基本上全面覆盖。
  1.3 养老保险是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的重点
  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事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已经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并且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因此,此次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中重点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花费的财政资金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加重财政负担;与企业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形成了社会不平等。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全部由国家财政资金负担,截至2014年全国事业单位在职人数超过2000万,退休人员人数将近1000万。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并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费用居高不下。另外,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分担,而失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负担。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核算基础不一致,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主要由津贴和职务工资两大部分组成,而这两部分主要与职称和职位挂钩,企业的则是以业务绩效考核为基础。前者旱涝保收,后者则承担了市场竞争的巨大风险。并且,实际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保险远高于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不公平显而易见。
  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来源
  2.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规定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事关几千万人的养老问题,而之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现在对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其核心问题就在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何处。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2.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其实仍然由国家财政负担
  事业养老保险资金其实仍然由国家财政负担,只不过运用财务上的现金流账期理论,集中的问题分散开来,通过时间的先后来处理,即资金循环使用。实际上,现在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部分积累,主要是代际赡养的模式,工作的一代缴费来供养已经退休的一代。从《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可以看出,其核心思想正是通过代际赡养,慢慢积累,通过时间来分散问题,通过时间来聚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池。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规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资金与企业养老保险资金互相独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仍然由国家财政负担,但是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大大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
  3 多层次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
  3.1 事业单位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构建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采用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了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是以事业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为基础;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以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缴纳为基础;补充养老保险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规定,建立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制度。
  3.2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
  2015年4月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具体规定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制度。根据《机构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规定,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对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2).
  [2]林东海.突破公务员养老改革困境:政策分析的视角——近年公务员养老改革国际趋势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软科学,2011(5).
  [3]孙守纪,周志凯.事业单位改制的社会保障政策衔接与配套改革[J].重庆社会科学,2012(9).
  [4]高一民.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1(21).
  [5]中国政府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4-05/15/content_2680034.htm.
其他文献
转化触媒长周期运行,受到精脱硫出口总硫、催化剂炭化以及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转化炉口甲烷含量会有所升高,同时系统阻力也会逐步升高,这样就会导致压缩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署,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吉林省为例,深入探讨了如何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手段全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依
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学生,形成每一个班级独特的班风,在班风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在抓好思想薄弱生的同时,老师也要重视中等生的心理动态,采用科学方法,做好中等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就需要不断地革新其管理理念,变革其经营方式。因为受到商业银行内部会计主体过于单一的限
<正>中医妇科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辨证施治。但是,其中某些理论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与深化,今笔者试从历代典籍及临床所见,再事考察如下: 一、并月、居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