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理论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分析探究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因论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理念,它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教学指导模型,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语言视为一种模因,这种语言模因论的思想引入高职的英语听力教学课堂极大的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为高职英语听力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模因理论的内涵进行简单的额概述;接着,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指出当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对语言模因传播的阶段进行描述;最后,文章对基于模因理论背景下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模因理论;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1 模因理论的内涵
  模因理论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发展理论,它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衍生而来。模因理论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模仿而进行知识、信息的传播与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基因论与模因论进行对比来更加清醒的认识模因论。基因轮是基于遗传基因而繁衍生息;而模因论则是通过模仿使信息逐渐蔓延。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仿、进步的过程,因此,模因论教学方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的学习效率。
  2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英语教师对听力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文、例句、以及词汇的讲解上,很少将精力放在学生的听力能力的训练培养上,尤其是学生在进入高职后,学生的英语考核的试卷形式与高中、初中时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减少英语考试的意外性,高职英语的期末考核中往往都不设听力部分,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许多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受应试思维的惯性影响,以考核内容作为高职英语的教学导向,高职英语教师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在进行听力学习时缺乏相应的动因,导致高职英语学生的听力能力很难有效提高。
  2.2 高职英语课堂听力材料较少
  听力材料的选取也是高职英语教学课堂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料,但就目前高职的英语听力教学课堂中,教师所能搜集到的听力教学资源少之又少,有时,高职英语教师进行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时所采用的听力材料主要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相关听力材料,除此之外很少涉及到其他的听力内容;有的教师表示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本来就比较弱,因此,很少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引用类似于雅思、托福这种级别的听力材料供学生们学习,这种高职英语听力资源的限制也导致了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难以取得进步。
  2.3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
  由于高职录取批次的原因使得其与普通本科院校在生源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高职在校生的英语底子薄弱、英语课堂学习状态不佳、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强。长此以往,高职学生间的英语学习氛围就会大大折扣,这又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积极性;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主观上是要求上进的,但是由于自身基础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自己的学习热情维持的时间较短。
  3 语言模因传播的阶段
  3.1 语言模因的同化阶段
  语言模因的同化阶段指的就是在整个模因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模因要想发挥出他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和总要指导作用,首先就要受到高职学生的认可,即要在一定程度上“同化”、感染所要学习的对象,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去记忆其所观察到的景象,并且进一步的将自己所学、所听的英语教学内容复述出来。
  3.2 语言模因的记忆阶段
  语言模因学习的第二阶段就是记忆阶段,记忆階段在高职英语听力的模因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只有高职学生在模因学习被同化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尽量使模因知识的记忆在大脑中保存为长期记忆,如,才能在下一阶段中更好的将所记忆的内容表述出来。
  3.3 语言模因的表达阶段
  语言模因的表达阶段是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模因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职学生要将英语听力课堂中感知到的知识在记忆的基础上流畅的表达出来,使其内化为自己能够感知的英语语言表达形式。
  3.4 语言模因的传播阶段
  语言模因的最后一阶段就是传播,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中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语言模因学习,最后就是要将第三阶段的表达经过一定的媒介传播给其他英语听力学习的个体,使高职学生的听力学习做到系统、有规划。
  4 基于模因理论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路径研究
  4.1 模因基础的加强——听力材料的背诵
  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中,要想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就要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以模因理论为学习方法指导论,对英语课堂中学习的额听力文章有选择性的进行朗读、背诵,这些听力资料的积累的复述、模仿、积累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在脑海中构建出有利于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语境,并且在模因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听力材料的背诵,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
  4.2 模因重组——听力训练的加强
  在上文中加强听力资料背诵的基础上,学生已初步建立了英语听力学习所需要的词汇语句准备,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高职学生的听力训练,在模因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就能够跟据听力材料去试图模仿、复述所要听到的内容,在模因理论指导下的起始阶段学生可能重点去模仿所听到的每一个词、句,力图准确将其复述,在进入熟悉期后,学生模仿的阵地就会开始转向音调以及速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学生也一直在进行着模因重组。如此,高职学生在模因理论指导下的听力教学不仅听力能力有所长进,其口语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4.3 模因模型的构建
  如果只是单纯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因此,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鼓励学生们在听力模因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建构活动。在模因基础上的创造性建构活动,要求高校学生不能只是做到对高职英语听力资料的简单复述、重组,而是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再造,并且创新的内容能够使高职学生在新的英语情境中灵活的把控、运用。此外,教师在鼓励学生们在模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时要能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汇、句子以及句子结构去表述同一片文章,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对同一篇英语文章进行创新。
  作者简介
  苏可(1980-),女,汉族,湖南省湘潭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改。
  作者单位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5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课程是初中教学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最后就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
本研究对10个供试菌袜通过采用药剂驯化、紫外诱导游动孢子角变和紫外诱导菌落角变的方法,来比较辣椒疫霉菌对双炔酰菌胺产生抗药性的难易.结果表明:采用药剂驯化和紫外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