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移植途径及机制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和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胺诱导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比较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和直接肝内注射MSCs治疗猪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并记录存活情况;术前、术后1、3、5天抽血检测肝功能;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情况并进行组织学评分;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caspase-3、survivin、AKT及ERK表达水平。

结果

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肝内注射MSCs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猪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4.7±1.5、10.0±2.0、6.0±1.0、3.3±0.6) d,病理学评分分别为9.5±0.5、3.2±1.0、8.2±0.8、10.7±0.6。与D-gal对照组相比,门静脉组小型猪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门静脉组(3.17±1.04,P<0.05)和肝动脉组(8.2±0.8,P<0.05)组织病理学评分与D-gal对照组(11.50±1.32)相比显著降低(P<0.05)。门静脉注射MSCs可使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此外,门静脉组[(25.0±3.4)%,P<0.05)]和肝动脉组[(40.5±1.0)%,P<0.05]肝细胞凋亡率与D-gal组[(70.6±8.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MSCs移植能够降低活化caspase-3水平,提高survivin、AKT及ERK表达水平。

结论

门静脉注射MSCs可显著改善急性肝衰竭小型猪的肝功能和生存时间,并且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抑制肝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引导共面模板(coplanar template, CPT)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或复发胸壁恶性肿瘤的剂量准确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31例转移或复发胸壁恶性肿瘤患者接受CT引导CPT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资料。术前制定治疗计划,处方剂量(PD)110 Gy,术中在CT引导下应用CPT辅助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立即扫描CT观察
目的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恶性肿瘤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本院接受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头颈部复发/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共42例。其中头颈部肿瘤原位或瘤床复发26例,头颈部淋巴结转移16例。肿瘤体积为2.4~102.8 cm3(中位体积大小为28.6 cm3)。处方剂量给予110~160 Gy,选择粒子活度为
目的对比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术前与术后剂量学结果,探讨该技术在粒子植入治疗中的精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实施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粒子植入患者32例,植入病灶36个:包括肺部10个、颈部淋巴结5个、盆腔3个、椎体3个、胰腺2个、腹腔淋巴结2个、门静脉2个、其余9个。所有患者行术前计划设计,在共面模板引导下一次性完成所有层面
目的通过评估术前、术后治疗计划的物理剂量学参数,阐明利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子宫颈癌的精确性。方法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9例,术前均行CT模拟机扫描定位图像传送粒子治疗计划系统(B-TPS)行术前计划,打印3D-PNCT,模板复位,插植粒子针并植入粒子,记录术前计划和术中实际植入针数和粒子数,比较计划靶区剂量学参数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GHA)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5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1.2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类型多为溃疡型、分化程度低、伴有广泛脉管癌栓。12例术前肝转移,15例术后肝转移。结论胃肝样腺癌是原发于胃黏膜的恶性肿瘤,是胃腺癌的特殊类型。形态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及GSK-3β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TDZD-8(GSK-3β抑制剂)预处理组(T组)。采用Nauta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热缺血后30、60、90 min开放动脉夹,再灌注120 min。各实验组于再灌注末处死大鼠,抽取肝上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
目的比较术中胆总管下段损伤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方法以"胆总管(胆道)下(远、末)段(端)损伤"为检索词,检索中文医学全文数据库。纳入1990年以后发表的所有关于胆道手术术中医源性胆总管下段及周围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及不同处理方式的病死率和再次手术率。结果共34篇文章23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14例单纯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后,余219例患者总体病死率为9.6%,再次手术率为17.4%。
肝癌微环境在肝癌的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侵袭和转移的整个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是肝癌微环境中的一种重要间质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癌细胞能诱导周围HSCs活化。而活化的HSCs又能通过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生成、抑制免疫反应等功能反作用于肝癌细胞,两者的双向作用形成一个促癌的正反馈环路,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肝星状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