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 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推动内涵质量建设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西南民族大学近年来坚持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努力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实施“全面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表彰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发展。
  实践中,学校高度重视加强民族团结,注意处理好竞争体制与团结合作的关系,不断充实丰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鼓励形成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让校园始终充满生机,为“和合偕习”的精神赋予了时代特色。
  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到周末或者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学校都会举办相应的歌舞活动,比如三个“周末民族舞会”(藏族锅庄舞会、彝族达体舞会和新疆少数民族舞会)、四个“民族节日庆典”(藏历新年、彝历新年、羌历新年和“三月三”民族歌圩节)、五个“民族风情”系列活动(民族饮食文化节、民族服饰展示大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民族风情摄影展、民族语言竞赛活动),简称“三舞四节五风情”系列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各民族的学子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和交流,陶冶情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
  倡导社会核心价值 助民族学校灾后重建
  为更好地履行“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提高民族大学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在2008年灾后重建的短短时期内,将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并进作为推动灾后学校教育重建的突破口,也是重塑教育发展模式、推荐教育制度变革的良机。
  作为灾区的民族高校,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不同学科切入点,开展了大量实践调研和课题研究,并积极帮助灾区学校重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帮助灾后民族地区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先后选派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带领团队到实地考察、测量,通过与校方进行有效交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园文化策划主题以及创意设计方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南,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努力与探索。
  学校领导认为,灾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之一为感恩教育。为此,学校专门设置了感恩室,以详细且具体的图文展示出不同援建单位为学校重建所作出的贡献,那些鲜活的资料将兄弟省份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人性光芒深深铭刻在学校灾后涅=的历史中。设计这样的陈列室,也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力图将感恩主题与民族文化重叠。例如,由学校城建学院安排的骨干教师设计团队为汶川黑水多所中小学校园文化策划设计提供了整体方案,总实施金额达到了700余万元,使灾后的中小学校园物质面貌和校园文化氛围得到极大改善。不仅仅如此,学校在其他地区也先后做了十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策划,涉及实施总金额达到800万元左右。
  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灾区县的学校进行暑期支教活动,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当地学生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和活动,为四川灾区民族地区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铸造校园文化品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努力建设颇具特色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近年来,学校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类活动,并且认真组织,踊跃报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学生在管理挑战赛、机器人大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赛、中国创新公益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与此同时,学校的积极努力也得到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研讨会中各方专家代表极高的评价。
  例如,学校申报的《情系藏娃 德润人心 薪火相传 励志践行——西南民族大学“情系藏娃”志愿者行动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摘得一等奖的桂冠,在第七届(2013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中,学校申报的成果《各美其美 和合偕习——西南民族大学“三舞四节五风情”系列活动》荣获特等奖,成为国家民委所属院校中唯一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的高校。通过此类活动,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外部环境,对提高各民族同学的综合素质有极大帮助。
  强化文化引领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近几年来,学校不仅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另外也在不断投入大量精力建设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育人环境,合理规划了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和运动区域,完善了各种配套设施,园林与建筑交相辉映,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
  在新校区建设中,学校积极树立环境先行的理念,采用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规划结构,使绿地与道路、水景、建筑群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集“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特色化”于一体,体现出独特的人文气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莘莘学子营造出宁静和谐而又生气蓬勃的生态环境氛围。新老校区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多次获得省、市级“园林式单位”“示范性园林式校园”等称号。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推行以物质文化推动精神文化发展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地区精神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大力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对校园文化中的所涉及的人物形象进行科学设计、对校园环境进行严谨的艺术设计,这样不仅仅能够明显丰富学校物质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漫步在校园、进行娱乐玩耍活动时感受到学校风格的现代化,更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每一个卡通形象以及标志性建筑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容,受到民族地区在校师生的高度肯定,值得长期推行。
  事实证明,通过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学校进一步提高了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促进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成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沃土、培养民族英才的重要基地。
其他文献
一说起我们的乐队,知道的人一定会立马兴奋起来。因为在整个杭州,我们的少儿乐队可以说是赫赫有名。我们的演出地点可不仅仅在杭州,别的城市也经常会邀请我们去演出。即使我
中国新一轮产业机遇的到来凡在经济逆周期或在大的结构性变化时定会产生两个集中度的提高:一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原来一个行业可能有100家企业,未来也许就剩10家了,其余90家
甘肃省财政厅会计处与厅信息中心不断沟通联系,在厅信息中心和山东大学欧玛软件公司共同协助下,甘肃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安装成功。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安装和
本文以合水县为例,通过对地方财政资金专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剖析,阐明当前如何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专户的管理与监督,以达到有效防范财政资金风险、更好履行基
金塔县实施公务卡改革以来,在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堵塞公务消费管理漏洞、推进源头防治腐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县域经济发展、传统思维
庆阳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财源建设很大程度地受限于资源业,导致财源结构单一、总量不足、后续乏力等严重问题。本文从庆阳的实际出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从转方式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国内先行改革省市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从中探索对甘肃省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有利于推进财政支出绩
作为高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二门基础性的课程,“电工学”对于工科专业的高校学生具有非常重的作用。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高校的电工学课程也应当以强化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装配箱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的结构形式和施工要点,分析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状况变动和文学观念的变化,左翼文学因鲜明的政治色彩,其真实性受到质疑,甚至有论者把左翼文学仅仅归结为一个“话语事件”、一个“文化出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