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路径研究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符合新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局。学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路径来实施,即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开展团体学习和学会系统思考。
  关键词: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25—0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对于学校而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
  1 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内涵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西方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196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佛瑞斯特教授最早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构想。后来,佛瑞斯特的学生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正式确立。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习型组织在组织模式、学习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管理者行为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组织,并注重开展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型组织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政治组织在内的各种组织类型,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于景森2009年在《学习型政党研究》一书中指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使党员本体化、组织扁平化、学习实践化、思考系统化、管理科学化、创新常态化的政党建设新载体,是以持续的与完成任务相融合的修习和管理为手段来改善党员和党组织工作绩效的政党发展新阶段,是持续通过重新学习、革新思维和创新行动达到更新管理的政党组织形态。”简单来说,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通过学习提升能力、促进发展的党组织。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政党建设的实际,创新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形式。
  2 学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性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学校在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仅是源于我党90年来的优良的学习品格,更是学校发展的各种现实需要。党组织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党组织的建设情况及党员师生的模范作用,都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在促进学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同时,必然会辐射到学校的其他工作,对于凝练学习品质、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办学质量、优化教育技能和构建和谐校园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2.1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凝练学习品质的需要
  学习品质是学习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实践中凝练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师生双方都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许多教师在学习提升上的热情减了,在物质追求上的热情高了;许多学生学习的欲望弱了,享乐的欲望强了。实践也已经证明,物质刺激和简单说教对于改变师生的学习态度收效甚微,更无法凝练师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激发师生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已经成为凝练师生优良学习品质的迫切需要。
  2.2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时提出,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要内容。然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依然将中国教育无情地推向了尴尬的境地。无可否认,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成效是微弱的,是不适应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大局的。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对于改善教师在人才培养的思路、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需要
  提升办学质量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背景下,如何让提升办学质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管理层的一大难题。市场经济大潮对教师的物质诱惑,传统人事体制对教师岗位的客观“保护”,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师对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关注,甚至影响了某些教师的价值取向。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引导广大教师建立共同愿景,对于激发全体师生凝神聚气,合力提升办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也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提升办学质量的客观需要。
  2.4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优化教育技能的需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技能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使命。由于在教育经历、工作经验、自我钻研等各方面的差异,当前各校的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之间在教育技能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因此,在教师之间开展团队学习,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各校的普遍关注的问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团队学习,并通过党员教师的模范辐射,鼓励全体教师开展团体学习和交流活动,必将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技能。
  2.5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基于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而提出的的战略举措。然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倾心投入,需要全体人员的通盘协作,需要所有个体之间的系统联系。当前,许多学校党组织仅仅将构建和谐校园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实践尝试,没有切实举措,这是与中央的精神相违背的。创建学习党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和全体教师学会系统思考,激励广大党员和全体教师关注整体效应,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3 学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路径
  学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在吸取学习型组织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际,需要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相关理论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方法路径来实施。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五项修炼”的相关内容,笔者提出学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五条路径”。
  3.1 实现自我超越:凝练学习品质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实现自我超越是组织成员扩展个人能力、突破发展极限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不是指组织成员拥有某种能力,而是指组织成员在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自我超越的修炼要求组织成员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愿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对客观现实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成员通过不断学习来激发自己内心深处实现的愿望的实现,并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实现不断创造和超越。实现自我超越兼容并蓄了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需要成员个体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耐心,集中精力。
  学校在创建学习组织的实践中,要引导广大党员从个人着眼,积极投入终身学习,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党员教师要明确各自的超越目标,制定科学的超越规划,要把个人自我超越与学校发展大局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不断超越的学习行为来凝练优良的学习品质,并不断发扬优良学习品质对于自我超越的激励作用,实现不断超越。此外,党员教师要通过自己终身学习、不断超越的精神与实践感悟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明确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实现超越。
  3.2 改善心智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心智模式是指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对其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想法、假设或图式。心智模式的形成往往是人们日常经验的总结,心智模式常常沉积在组织成员的心灵深处,不易被察觉,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我表现的行为。具体实践中,改善心智模式还包括开展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活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改善心智模式要求组织成员把自己所在的组织看成学习的场所,看作是转向自己的镜子,通过学习不断发掘内心世界的潜在能力,来优化自身改造世界的行为。
  学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要引导党员教师加强对自我心智模式的内部剖析,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变化等,避免固有心智模式的消极影响。同时,党组织要引领党员教师在应对以上变化的实践中培育进取、自信、灵活的心态,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广泛吸纳大众智慧,形成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凝聚不断创新的勇气,锻炼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创新人才。
  3.3 建立共同愿景:提升办学质量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成员共同持有、并真心追求的愿望和景象,是组织中能够起到感召作用的力量。组织内的不同个体,只有建立共同的愿景,才能汇聚集体智慧,使组织焕发生机与活力。建立共同愿景强调组织成员对愿景的共同持有和共同分享,切不可将个人的愿景强加于他人或组织,切不可违背组织全体成员内心的真正的期许和追求。组织成员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将集体愿景融入到自己心里,在组织中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并通过努力学习,产生追求卓越的想法,转化为能够鼓舞组织的共同愿景。
  学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要通过民主、平等地方式在党组织中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党员教师普遍认同的目标和信念,激发党员教师不断生成向前超越的力量,真诚地投入和奉献,自觉追求卓越。党组织可以将学校发展的大局问题作为广大党员教师普遍接受的共同愿景,也可以通过交流征集党员个体之间的通用愿景,再将之升华为共同愿景。学校党组织在建立共同愿景时,切忌“一言堂”,切忌将个别领导的单体愿景强加于党员教师之上,否则将不仅严重影响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还会损坏党组织在党员个体心目中的形象。总之,学校学校党组织的共同愿景应该是符合学校实际的、与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为学校整体发展有益的共同追求。
  3.4 开展团体学习:优化教育技能
  团队学习是组织成员整体搭配、相互配合、共同提高的学习活动,是潜在的团队智能。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学习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学习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开展团体学习时,经过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不仅团队整体生成丰硕的成果,团队成员的个体成长速度也会出项相对于学习方式的快速状态。开展团体学习不仅要形成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还有形成创新性与统一性兼顾的团体行动,也要提升团队成员在团队内外的综合影响力。
  学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要带领广大党员教师开展团体学习,并通过民主生活会、集中学习等方式推广团体学习中的优秀个体经验,了解和接受其他同志的独特见解,帮助团体学习中表现不佳的个体进行改进,进而达到团体进步的目的。党组织在推进以教育技能为学习内容的团体学习时,既要防止个别党员教师的保守狭隘,又要关注少数教师的自卑失落,要兼顾全局,要转变教师发展方式,要在教师互助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竞争模式,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技能。
  3.5 学会系统思考:构建和谐校园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学会系统思考要求组织成员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组织的发展,对问题所处的系统范围进行适当的界定,把问题放在恰当的系统中加以考虑。学会系统思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开展团队学习”和“实现自我超越”作为基础。学会系统思考不仅要求组织本身能合理科学地整合个体成员的思考实践,还要能及时纠偏组织成员的失当思考行为,从而形成系统的、全盘的、和谐的思考模式。
  学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要引导广大党员既看到局部又关注整体,既看到当前又关注长远,避免为解决个别问题而忽略学校发展的整体利益,防止为了获取眼前利益而损害教师发展的长远利益。党组织要在学习中培养党员的系统思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竞争提升能力和创新进取能力。当前,学校党组织党组织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在系统思考时,正确看待可能出现的个人利益的损害,正确看待可能出现的暂时的委屈,学会全局思考,学会动态思考,学会本质思考,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载体,因此,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是学校党建的目标性要求,而是学校党建的过程性要求。学校党组织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要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将团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相结合,将创建活动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将创建实践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相结合,将树立新型学习观念与改进基层党组织作风相结合,将创建活动与建立长效学习机制相结合,将创建活动与打造特色党建文化相结合,在广大党员和全体教师中倡导不断创新和积极进取的新观念,促进党员本体化、组织扁平化、学习实践化、思考系统化、管理科学化、创新常态化的新型组织模式的建立,为学校更好地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中信出版社,2009..
  2 于景森.学习型政党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
  3 罗辉钧,张耀武.论学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12).
  4 田兴.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N].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外宣翻译成为了承载文化和信息的重要桥梁。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国外受众了解和接受中国,但他们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极具中国特色的事物不在他们理解范围内,因此外宣翻译又不同与其他的文学翻译和商业翻译,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翻译方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探讨了三点外宣翻译常见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外宣翻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浏阳城关镇方言,探索湘方言对浏阳赣方言的影响及其成因。  关键词:湘方言;赣方言;浏阳城关镇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28—02  湘方言、赣方言是现代汉语两大独立的方言,由于地理、历史、移民等因素,湘赣方言的接触频繁,关系密切。属于长沙行政区划的浏阳市城关镇方言历来专家考证属于赣方言特征明显的湖南境内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词汇禁忌语的类别、特点、形式,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词汇禁忌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限制和特点,加强禁忌词汇的学习,对学习者在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禁忌语;禁忌词汇;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18—03  禁忌语(taboo):tabo
期刊
摘要:语言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学习语言点,而应该把语言作为工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任务教学法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任务选择与设计,实施原则与步骤,以及评估与测评等方面,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健词: 任务教学法;学生为中心;任务;语言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象山县深入开展渔文化研究,有效加强渔文化保护,大力繁荣渔文化创作,努力推动渔文化产业发展,倾情打造渔文化特色,成为建设海洋文化大县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地域特色;渔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29—02  渔文化是发展在渔业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群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渔文化,做大做强渔文化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及归纳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多年高职体育教育实践,提出高职体育教育应针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对学生体育课程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内涵、方法及措施的探讨,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高职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实施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20—0
期刊
摘要: 军事留学生饮食管理具有复杂性、敏感性和特殊性,涉及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文化差异。从文化差异角度看军事留学生的饮食管理对科学管理学员,深化后勤改革,优化培训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讨论军事留学生饮食管理的特点及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军事留学生;饮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
期刊
摘要:高校工会工作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发展。工会工作创新,首先要以创新的思维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主渠道作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教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把工会真正建设成为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教工之家”。  关键词: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构建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肥沃的文化土壤,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让青少年从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吸取精神养分,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处于多元文化生存环境中的青少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现实问题引发思考,试图寻找加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源泉;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传达校园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校园文化景观存在着建设不到位,个性特色不突出,正日益受到破坏等三方面问题。针对问题可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校园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建设。安徽宣城中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关键词:校园文化景观;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26—03  校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