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文化振兴。十九大不仅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而且为农村文化振兴提供了遵循依据,这是农村全面发展的大好契机。本文就农村文化振兴这个话题做出讨论,希望能为乡村建设出一份力。
  关键词:农村文化;乡村振兴;策略]
  一、农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1.农村文化振兴是生活奔小康的条件
  文化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农村文化的进步乃至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农村文化振兴,城乡之间和农村不同群体之间文化的均衡发展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协调,地理位置偏远及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更需要普及精神文化活动。
  2.农村文化振兴是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
  文化的兴衰事关国运和乡村发展。在新时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对生活文化层面有更加丰富的需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方面的追求不断增加。根据产业、环保和民风等方面的要求,把三农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兼顾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事实,根据实际情况最大程度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的整体文明同时得到发展和提高。
  3.农村文化振兴是促进经济兴旺发展的重要动力
  综合总结过去多年的实践教训,农村经济的发展靠农村产业的兴盛,在当下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不应该局限于仅仅为对经济进行补贴,而是要把文化事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政策性补助区分对待,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是过上好日子的条件,也是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保障。只要保障了知识、技术和创新上的优势,才能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化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养,才能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不同于城市,农村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特点,立足于农村文化的特色才能发展出符合农村实际发展水平的经济之路。
  二、新时代农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1.重新审视农村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要从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农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中华文明是扎根于农村的农耕文明,但是如今我们谈起中华文化的时候往往侧重于抽象概括的意义,对于孕育出文明的农村社会土壤却很少提及。因此,农村文化振兴要从挖掘历史内涵开始,对乡村文化本身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对愚昧落后的文化要敢于破旧立新,组织和引导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让农民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和态度,引导农民到主流文化的轨道上来。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要认识到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做到协调发展。农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文化振兴,我们需要找到用农村文化振兴带动农村振兴的方法。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农村文化应当被足够重视,保持农村文化的延续性和不断创新发展,在新的时代下应当展现出农村文化新的内涵。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
  农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民本身,多给农民创造学习传统文化、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的机会,农民的思维就会逐渐开阔。逐步改善农民固有僵化的思想和作风,优秀的思想教育则有利于农民抵抗不良思想的影响,给他们的生活以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基于此,颁布促进农民思想作风建设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条例和规则势在必行,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被集中和重点推行。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在保留了传统的优秀农村品德的前提下充分吸收最先进的文化思想成果,更加有利于开创美好的乡风民俗,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3.加强组织建设,把控舆论阵地
  农村文化建设不但需要好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而且需要确定推广人员和推广方法,推广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需要一只组织系统完备的推广队伍系统。我们需要加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对多种传媒渠道加强监管,尤其在网络阵地,对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牢牢把握舆论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优秀部分的传承、发扬和健康发展。
  4.努力发掘人才,促进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多方面人才提供人力、智力和资源的支撑。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农村大学生往往选择留在大城市,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也选择到大城市打工生活,留在农村的大多是是老人和儿童,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精英的不断流失也导致农村文化振兴难以成效。政府只有通过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农村,是他们投入到基层乡村建设中去,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分配,同时不断加强重视农村文化精英,努力培养出新的农村文化阶层。其中的主力军是多年在农村从事教学的教师和技术娴熟的工匠,他们的工作深入农村实践活动,对农村具有醇厚的感情,与农村相亲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同时在乡邻中有着比较高的威望,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发挥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作用。政府可以在农村教师、技术能手和种植能手中选出模范带头人作为新的农村文化代表,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凝聚作用,积极推动农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在当今新时代中,农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农村基础建设的加强不断提高,农民普遍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呼声,需要体现农村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农村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也要注意把控农村文化宣传的舆论阵地。除此之外,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政策吸引和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最终达到农村文化振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维兵.新时代如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J].学习月刊,2018(05):29-31.
  [2]何白鸥,齐善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J].领导科学,2018(12):4-5.
  [3]陈运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检视与现实思考——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视角[J].皖西学院学报,2018,34(03):30-34.
其他文献
两相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相间存在着界面效应和相对速度,致使两相流参数检测的难度较大,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急待发展的探索研究领域。在两相流系统中,流型是一个重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研究背景微重力又称零重力,是相对于地球表面1g重力环境而言的一种“零重量”状态,也是人类在太空工作及生活所处的环境。人类长时间处于微重力状态下可引起各种病理生理变化
文章回顾了已有文献关于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内涵、评估方法的研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主权债务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财政压力,在此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的方法评估了中国
目的 工作压力如影随形地影响着职场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研究表明过多的工作压力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对组织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引起工作者的不满、消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 要: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其本身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特征。因此在积极促成电视新闻传播和各类媒介融合的基础上,充分弥补以往新闻传播中的诸多缺陷,最终使整个电视新闻事业呈现出高水平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传播发展]  1多媒介融合大时代下新闻传播自身的优化  1.1新闻传播的多样化  通过现阶段的媒介融合,能够有效地拓展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以及传播方式
[摘 要:现代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心灵与学生心灵对立不统一的现象。教师执着于教学技巧的打磨,极力维护着自己的权威形象,在师生之间创造出一种陌生的距离感,说出的话不能很好地贴近他们自己的心灵,更不能与学生的心灵相契合。本篇文章立足于教师心灵,主要关注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呼吁教师鼓起勇气,问问“我是谁”,并给出帮助教师完善心灵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心灵;自身认同;自身完整]  一、教师心灵与学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