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胶剂”的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高高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水平及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中药药剂学》中传统剂型“胶剂”为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学习资源、板书及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环节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阐述。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胶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55-01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授课前期的核心内容。教学设计对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本文以《中药药剂学》中传统剂型“胶剂”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学习资源、板书及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环节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阐述,为本章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借鉴[1-3]。
  1教学内容分析
  11教学目标结合授课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掌握胶剂的原料与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图);熟悉胶剂的含义与辅料的作用;了解胶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胶剂的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培养从事胶剂生产中相应岗位的工艺员及QA的工作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中药胶剂的认识。③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严格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观念,建立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为生产有效、安全、稳定的中药制剂及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进一认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
  1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胶剂的含义与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图)。教学难点:在制备工艺中所涉及的“打沫”“挂旗”“发锅”“胶坨”“开片”“闷胶或伏胶”“塌顶”等传统生产术语的解释。
  2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中药学专业大三学生,学生的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等相关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中药的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为工艺流程的讲解奠定了基础;学生对中药的鉴别、功效、临床应用能够掌握,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医药的思维模式,但是中药胶剂的特点、制备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对胶剂的原料、制备可能感兴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阿胶生产的实例,并与中医药相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目的。
  3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本章内容以课堂讲授与提问式、讨论式、实例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板书为主、PPT为辅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阿胶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究,互相提升教与学的能力。如采用以“临床常用的中药三宝人参、鹿茸,还有一个是什么(阿胶)”设疑导入课程。以“阿胶属于什么类型的剂型?”“具有什么样的临床功效?”“药厂生产怎样制备?”等问题进行引导,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过程中采用总结、举例、提问、练习、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教学中。
  4学习资源
  41教材《中药药剂学》教材选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为中药学专业学习的主要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胶剂为该书第十二章。教学参考书主要有《中国药典》20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
  42多媒体课件自制“胶剂”课件,网络下载的视频资源课件(阿胶生产技术)。
  43网络学习资源以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5板书及多媒体课件设计
  板书设计以黑板(白板)为载体,分为重点书写区域与编写区域,二者应分开,授课中重点区域尽量不要擦掉便于学生记笔记及上课结束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掌握的知识要点。多媒体课件设计,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组合,将原本枯燥、缺乏吸引力的讲授变成了生动有趣、动静分明、图文并茂的讲授。因此要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注意与板书的配合要恰当。如载入中药阿胶、鹿角胶图片、胶剂原料图片、工艺流程图、对工艺中各操作单元配图片等。视频播放以阿胶生产为例,使学生加深理解。
  6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课堂互动: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本章讲解的剂型。如给出中药阿胶的照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哪种中药及其功效等,然后抛出问题,它属于哪种剂型,采用何种原料、如何制备,导入本节课。如讲到胶剂的制法时,结合生活中皮冻的制备及煎法的分类,进行提问,引入胶剂煎取胶汁的制备工艺。讲到辅料选择时,用明矾沉淀胶液中杂质的原理,从目前来看是否可取,进行提问,与学生互动。课后互动:通过布置作业,包括简述胶剂的特点和分类、说出阿胶的原料、简述胶剂制备的工艺流程、胶剂中加入黄酒、植物油的作用。并在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讨论板,如胶剂服用采用什么方法?目前为便于服用,用中药胶剂开发的剂型有哪些?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次授课结束后要对本堂课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通过再认识、再思考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内容,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本章教学反思与改进主要有:在板书与PPT的协调配合方面应进一步熟练;授课中应注意学生听课状态(困惑、走神、说话、开小差等),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问、控制语速、互动等);胶剂剂型无相应的实验课教学,因此对“打沫”“挂旗”“发锅”“胶坨”“开片”“闷胶或伏胶”“塌顶”的解释,应结合图片,使教学难点通俗易懂;另外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应与药厂实际的生产工艺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娟,杨静,吴一敏.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气相色谱定量分析"说课.高等教育研究[J],2012,(8):145148.
  [2]李赛美.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案例版《伤寒论》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243244.
  [3]杨晶凡,代丽萍,王利丽,等.《中药鉴定学》“说课”实例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7273.
  (收稿日期:201504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辨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兰茂是明代云南省著名的医药学家,著有《医门擥要》,书中记载了兰氏中医临证体会。兰茂对经方的运用极为精湛,尤其是金匮肾气丸的加减变化更具特色,笔者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整理以期展示兰茂坚实的中医功底及灵活的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关键词】医门擥要;金匮肾气丸;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14-02  兰茂先生是明洪武至成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结肠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0例,两组接受相同治疗,研究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药物配伍、剂量比例、剂量大小、随症加减的探讨,为提高经方疗效、灵活运用经方及扩大经方运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伤寒论》中柴胡与黄芩共用方子的主症、病变经脉、剂量及剂量比例进行统计,采用河洛数分析配伍比例,用原文分析剂量大小及随症加减。结果:《伤寒论》中柴胡配黄芩用于治疗少阳病且比例为8∶3,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差异,不同方剂剂量大小不同,但配伍比例一致,且做到随症加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盆腔炎血瘀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桂枝茯苓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单纯抗生素治疗,月经前3d,200mg甲硝唑口服(生产厂家:远大医药(中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中草药外洗保守方案与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10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药外洗组(50例,59指)及小针刀组(50例,61指),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药外洗组的有效率为680%,小针刀组的有效率为90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个月,中药外洗组的复发率为140%,显著高于小针刀组20%(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5g/d;水肿;高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7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彩色B超检查研究对象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的比值,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以门静脉内径是否大于14cm为标准将观察组患者进行分组,门静脉内径大于14cm的为大直径组,门静脉内径小于等于14cm的为小直径组,研究门静脉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类叶升麻苷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类叶升麻苷药理作用广泛,尤其是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记忆和神经保护作用等更为突出。其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内分布广泛且存在系统前代谢情况。结论:类叶升麻苷药理活性强、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类叶升麻苷;药理作用;药动学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