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料运筹模式对“扬麦20”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388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优化浙江省余姚市小麦生产的肥料运筹模式,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特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模式对“扬麦20”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基肥施用茂施“麦坚强”控释肥450 kg/hm2、“金菌冠”微生物菌肥1500 kg/hm2,返青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施1次植物生长调节剂“芸乐收”,分蘖期追施脲铵75 kg/hm2,拔节期追施脲铵150 kg/hm2的肥料运筹模式的小麦经济效益最高,
其他文献
随着蔬菜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该文介绍了有机蔬菜生产对投入品的基本要求和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控制内容。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应通过建立投入品供应商管理体系、投入品验收制度、投入品出入库管理制度、投入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机蔬菜生产“源头管得住,过程控得住”,以保证有机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产人员的健康安全,为全面提高有机蔬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为探究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Vayego 200 SC(四唑虫酰胺)、10%溴氰虫酰胺OD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显著优于1%甲维盐WP;药后7 d,每667 m2用Vayego 200 SC 8~10mL或10%溴氰虫酰胺OD 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在81.93%~85.10%之间,虫口防效在84.34%~88.6%之间,与每667 m2
为探明上海市宝山区绿叶菜不同施肥方式下的肥料利用效果,特进行了绿叶菜田间肥效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宝山区不同绿叶菜生产农场的土壤供肥能力有一定差异,平均土壤供肥能力为0.66 kg/kg;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可在比常规施肥减少11.1%氮肥用量的基础上,既保证绿叶菜产量,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同时,测土配方施肥区的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高于常规施肥区。
为研究干热处理的不同温度和时长对黄瓜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以碧玉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长显著影响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干热温度100℃,时长12 h、24 h、36 h均显著抑制黄瓜种子的萌发,干热温度75℃、时长24 h,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较高,分别为86%和96%;用干热温度75℃、时长24 h处理的种子育苗,黄瓜的茎粗、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黄瓜的畸形果率仅为3.92%,且未发生病毒病;干热处理还可有效钝化黄瓜种子携
光周期是影响植物营养生长及生理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明不同光周期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研究了4种不同光周期对弱光条件下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16 h的光周期处理,西瓜幼苗矮化健壮、叶片宽大、根系发达,且成苗时间比10 h光周期处理减少5 d,缩短了西瓜的育苗周期,可节约育苗成本。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并为40%氟环唑悬浮剂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40%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40%氟环唑悬浮剂16 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第2次用药后14 d的防效为78.18%,且与对照药剂24%己唑·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相近。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进行了静电喷雾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江苏苏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带有静电喷雾装置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WZ-350A,可在用药量较常规用量减少50%、用水量较常规减少65%的情况下,对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效与普通机械常规用量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静电喷雾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量和用水量,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
为论证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用于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并为其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于2018年—2019年对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PT-R-02型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赛扑星”进行了田间监测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能清楚地监测到稻纵卷叶螟的始见期、高峰期,与人工赶蛾监测结果一致;诱虫量低于测报灯诱集,但明显优于普通性诱监测器;自动计数准确率较高。因此,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可用于稻纵卷叶螟的动态监测及预测预报。
为提高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水平,特选择7种不同的杀菌剂进行了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4 g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 g或15%氯啶菌酯水乳剂60 g或25%嘧菌酯悬浮剂120 g,于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常规喷雾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作者研究了引发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发处理可提高甜瓜种子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的出苗率,出苗时间可提早1~2 d;引发处理对陈种的萌发促进效果更显著,能提高种子活力,且种子贮藏时间至少可达2年;引发处理还可提高甜瓜种子的耐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