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南:不懂外语的“译界之王”

来源 :各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曾经因为捍卫古文而被新文学界斥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的老夫子,一生没有走出国门一步,外语更是一种也不懂,却翻译了近200部文学作品,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第一人。精通多种外国文字的钱钟书甚至认为这种古文风格的“林译小说”比其所译的西洋文学原著还好。他就是民国文坛的传奇人物林琴南。
其他文献
胡适抗战时期做过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从相关资料推算,他的工资远远超过了蒋介石和李宗仁。
由于晚茬小麦冬前有效积温低,苗小、苗弱,分蘖少或无分蘖,最终成穗数少,制约了单产的提高。经实践和调查,推广"四促一补"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晚茬小麦单产,由于方法简单,易于采用
历经20多年,我国私募基金终于合法化,从灰色地带步入“阳光”大道,并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本文根据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私募基金发展经验,对我国私募基金未来的发展
蔡元培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弥漫于内心的仁慈。  1917年,北京大学有个出身官僚家庭的学生,行为不端,引起同学反感,有人写了“征伐”他的告示,贴在西斋的墙上。当时正在该校就读的傅斯年也厌恶这个人,写了个匿名帖参与“征伐”,引来众人围观,有人还在上面圈点,语言也很出格。蔡元培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对学生说:“诸位在墙壁上攻击同砚,不合做人的道理,诸君若对他不满意,出之同砚之谊应当劝诫。这样的做法才是耿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