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设“坛”香江保安严密跟上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包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商界巨擘王嘉廉杨致远等全球600多位商界巨头和政要云集于此,来自130多家媒体逾千名记者也报名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这是香港继1997年世界银行年会之后又一盛事,规模是空前的。
  撇开其他特邀的“看客”不说,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一下子涌来如此众多的“大腕”,确实给香港政府带来了诸多的荣耀,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压力,那就是保安问题。然而,香港素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保安方面当然也成竹在胸,据记者的亲历和了解,“论坛”的保安工作可谓万无一失。
  
  “一哥”挂帅 严密筹划
  
  由于“《财富》全球论坛”的主办权得来不易,港府自然对保安方面不敢松懈。为此,5月5日,香港警务处处长曾荫培(“一哥”)亲自带领警队高层人员开赴会展中心进行全方位视察,并坦言,不排除外来人员借会议期间来港制造事端,因为过去同类大型的活动在外国举办期间,都发生过不少的暴力事件,因此,对这次活动的保安威胁评估为高危。基于这样的考虑,曾荫培就放言警告那些不安份的团体和个人,如果有过激行为,警方会采取果断行动,他说,此次活动的保安问题不可小视,弄不好,会严重影响人们对香港的信心,尤其是投资信心。这是曾荫培上任警务处长后第一个最重大的国际活动,港人认为,这把“火”烧得旺些,自是情理中事。
  


  海陆并举 全不放过
  
  曾荫培率队视察后,第一阶段的搜查工作旋即展开。地点自然是会展中心新翼(主会场)内外部 ,记者可以看到,警员全副武装攀上了高高的玻璃幕墙,对每一盏吊灯以及所有的音响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排查。而在低处,人犬齐上。警员利用先进的光纤视镜以及爆炸品探测器,搜查会场内外隐蔽处,甚至会场里面及其周边的线路槽和开关间隙也不放过;而经过专门训练的特种警犬则在附近花铺和绿化带穿梭,搜寻可疑物品,检查完毕后,立即加上封条,并派员监视。与此同时,“水鬼队”(水警)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身穿潜水服,坐着橡皮快艇在会场沿岸水域巡逻,并不时飞身入水,把海床翻得个水浑浑。
  负责该阶段工作的重点及搜查组总督察高剑丰对记者说,该组共有400名警员,平时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责,为了这次行动,他们经过了三周的特殊训练。他表示,经过九七回归和世界银行年会后,警方已增添了4部全新型号X光机及15部金属探测拱门,新的仪器透视力更强,能够更清晰、更准确地探测到进场人员是否携带有危险物品,包括炸弹、枪械及利刃。
  
  夜洗“太平地” 查可疑人员
  
  香港人向来把娱乐场所(包括红灯区)称为“太平地”,我们从许多警匪片中,也得到这样的共识:一些黑帮分子往往可以在这种地方挥金如土,吃喝玩乐,享受“太平”。香港警方也许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因此,白天忙完之后,晚上也没闲着。于是,第二阶段的行动——“O记”行动,又于5月5日晚上9时开始展开(注:这次行动由香港警署“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统筹,港人俗称“O记”)。据警方消息,这次犁庭扫穴式的行动,集中地点主要是湾仔、荃湾、油麻地、尖沙咀及旺角各区的娱乐场所,两辆警方客货车首先驶向旺角豉油街、山东街、上海街的芬兰浴室、桑拿浴室、卡拉OK夜总会搜查,继而派员到妓女经常流连的休憩公园、茶餐厅进行盘查。大半个小时后,港岛警方的客货车亦随后出动,对谢斐道、骆克道一带娱乐场所查牌。这次清洗“太平地”行动一直到5月8日凌晨才结束,期间警方共搜查全港逾300处娱乐场所,先后截查1.6万多人,另拘捕嫌疑犯50多人。警方官员表示,这次行动其实是月前刑事情报科所采取的缉凶行动的继续,主要是针对活跃欢场的黑人物,其目的也是确保“《财富》全球论坛”的顺利进行,维护香港的国际声誉。
  


  保护政要 另有安排
  
  前面说过,此次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有600多位嘉宾莅临,负责保安工作的警务人员多达3000名,其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西装革履、神情严肃的“猛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就是警队王牌之一,俗称“G4”的保护要人组成员,这些人都是智勇双全的精英,被誉为名人的“防弹衣”。为了确保保安工作万无一失,每次行动之前,都由负责保安工作的警司,与刑事情报科以及到访要人所属国家的保安单位联系,对到访地点的危险程度做出评估,然后再安排周密的保安计划,尽量将危险度降至最低点。
  “G4”成员必须经过严格挑选,被选入伍后,还要经过70天的训练,课程包括体能、枪械、防弹器材、紧急应变、急救等,当训练测试合格后,才能派往执勤,真正成为政要身旁的“守护神”。
  “G4”原属政治部,1995年编入警队保安处,日常工作主要是保护特首、访港政要以及一些被评估为高度被袭危险的官员。“G4”有独立的枪房及车队,队员在执行任务时,大都西装笔挺,经常戴着耳机型通讯器,怀揣微型手枪,个别成员更是配备有德制“MP5K”手提箱式轻机枪,以备紧急事故发生时,有足够火力保护要人安全撤离。他们所用的车辆,亦全部经过改装成防弹设备,车辆的马力亦较同类车款为高,方便突围及执行任务。
  
  后 话
  
  香港能够获得“《财富》全球论坛”的举办权,并非侥幸,而是因为《财富》500强企业对香港经济复苏及发展潜力有信心的表现,尽管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有一定的影响,但他们认为香港仍是他们在亚太地区设立总部或办事处的首选之地。而香港人士也认为,此次《财富》设“坛”香港,对于香港拓展合作领域,吸引外来投资、加强互相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此想来,严密的保安工作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其他文献
美国差不多家家有车房,但是大部分不是用来停车而是用来堆积杂物。于是一般住宅区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汽车停在车房外面。有时候真使人不大明白,为什么把价值数万元的新汽车停在露天任凭日晒风吹雨打和露天侵蚀,而把既没有用又不值钱的杂物堆满了车房。  美国人的家庭为什么有这么许多杂物也颇令人费解,这大概和人的惰性有关。反正车房有堆积东西的空间,就把暂时不用的东西在里面放一下。哪里知道,所谓暂时居然变成永远
期刊
演讲的时候,喜欢创作现代诗的青少年询问我有关投稿的园地。他们用心构思,提笔一个字一个字把诗写出来,作品完成后,才发现竟然没有适合的版面刊登他们的文章。  曾经在一本杂志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德国一位诗人,根据他的调查,大多数人是不太喜欢上书店的,这对想要出版个人诗集的他仿佛浇上了一盆冷水,但他却希望自己的诗作被更多读者欣赏,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空前的方法,将自己的诗张贴在公园的树干上,甚至地铁的柱子上,
期刊
时间永远不会改变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也译作“柏克莱加州大学”的面貌。20世纪60年代,你会在这里发现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嬉皮士、“死头”(Deadhead、学生运动的领袖或剪着短发的共和党人在同一个班上相安无事地上课;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惟一缺乏的是“平庸智商和平凡理想”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学生一向无奇不有,而教授
期刊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我因公务赴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差,偶患急症住进了医院。那有限的国外津贴,用来住院治病,也相当于没钱。而我却在事先没交任何钱的情况下住了院,治好了病,风风光光地当了一回“上帝”。    急救车没收钱    南非的六月正值初冬。清晨如厕,突然发现便出许多柏油状物,常识告诉我这是血,心里顿时没了底,继而四肢无力,心慌意乱。急切中,同伴小梁挂通了该市救护站电话。十多分钟后,一辆
期刊
有时,只要花点心思,不用花什么成本,就可以带给员工很大的乐趣,提高公司士气。  最近,北方电讯公司(Nortel)就应用很特别的做法。它所定下的规则是,只要你在工作上的表现超过应尽的责任时,经由上司或员工提名,就可以获得一个荣誉点数。集合足够的荣誉点数,就可以向公司兑换现金红利或是奖品,例如一次旅行。员工也可以将这些点数继续累积,将来兑换更大的奖品。  这种方式听起来好像很老套,在各种商品的促销活
期刊
穿牛仔T恤    16岁的科索沃少年鲁安·舍利夫,身穿(美国制造的)奥克兰皮大衣,脚登耐克运动鞋,嘴上叼着Lucky Strike牌香烟,老气横秋地游荡在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广场上。他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发出的信息是:西方文化已经影响了他的家乡、他的国家和他的同龄一代。  自从1999年5月北约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以来,“西方”这个概念就再难被科索沃人忽略了。由于北约维和部队的
期刊
对于各国的皇亲国戚和社会名流,也许这是件大好事,但对于假冒攀附皇室的人来说,却绝对是坏消息。  开列全球皇室分散于各地后裔的《哥达年鉴》在“失踪”50多年之后,首次在英国印刷。它把每个皇室家庭,包括曾为皇室的,其男子男孙的后裔顺藤摸瓜统统开列出来,上榜者多达7000人。  1793年《哥达年鉴》首次出版时,源用了德东哥达公国的名字,取名《哥达年鉴》,问世后不久,它便成为欧洲王子和公主婚配最权威的参
期刊
人遇到危险时会大喊救命,动物碰到敌人会狂吼示警,但是不动又不叫的植物怎么办呢?科学家的新发现解开了植物的“御敌密码”,原来植物比人类还要精明,深深懂得“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大道理!  植物学家为我们解开了这道有趣的谜题,他们在美国犹他州西南区的Great Basin沙漠进行深入的观察,发现一种野生的烟草植物在面临五星鹰蛾啃食树叶的时候,会施放出一种化学物质“通风报信”,引诱鹰蛾的天敌前来“
期刊
关于苏格兰人与威士忌的话题永远令英国人津津乐道。  威士忌酒在木桶里储藏期间,第一年有4%的酒蒸发掉了,以后每年则有2%的蒸发量。所以一桶储藏了12年的威士忌,其中会有1/4的储量被蒸发消失,等于白白丢掉了上亿瓶的佳酿,这令苏格兰人痛心疾首,只好戏称这1/4的威士忌是被天使喝去了,算是特别奉献给天使的贡品。  因为威士忌酒的最后成败只能听天由命,投资生产威士忌被形容为一项赌博和冒险的投资。装进木桶
期刊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派武侠小说,延续了明清章回体小说的传统,梁羽生、金庸等均是驾驭古诗词的高手,两位的古文造诣实不分上下,故而才有了这么一则有趣的梁羽生与金庸暗中较劲的故事。    梁羽生招招攻心,直击要害    要说起这事,必须从1966年1月香港《海光文艺》创刊号的一篇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论》说起。  《金庸梁羽生合论》一文为署名“佟硕之”之人所作。以往有人以为这是金、梁二人老友罗孚的笔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