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基氯化锡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体外条件下,研究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对PC12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探讨TMT对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 (1)不同浓度TMT(0、0.3125、0.6250、1.2500、2.500、5.000、10.000、20.000 μmol/L)处理PC12细胞24、48 h,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1.25、2.50、5.00、10.00 μmol/L TMT分别染毒PC12细胞12、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细胞凋亡率;(3)1.2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的TMT染毒PC12细胞6h后,测定活性氯(RO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4)1.2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的TMT染毒PC12细胞12h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NF-kB的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染毒24 h,2.5000、5.0000、10.0000、20.0000 μmol/L TMT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染毒48 h,1.2500、2.5000、5.0000、10.0000、20.0000 μmol/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2.50、5.00、10.00 μmol/L TMT染毒细胞12h,凋亡率分别为15.30%±0.75%、18.90%±0.61%、22.00%±0.60%、36.50%±0.66%,染毒24 h凋亡率分别为28.60%±0.40%、43.54%±2.00%、65.73%±0.71%、74.67%±0.40%,明显高于对照组[12 h:(12.80%±1.00%)、24 h:(16.8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组的ROS荧光强度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71、1.78、1.8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5.00、10.00 μmol/L组GSH含量分别为(0.17±0.0)、(0.20±0.04)、(0.07±0.03)μmol/μg pro,明显低于对照组(0.30±0.01) μmol/L 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组NF-kB p65表达的蛋白条带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TMT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氧化应激以及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上海某郊区铸造行业接尘农民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和行为水平,为农民工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按文化程度和工龄比较农民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和行为水平.结果 (1)该区铸造行业266名接尘农民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危害因素进入人体途径知晓率分别为57.9%和79.3%,但对职业病发病条件的知晓率较低(9.4%);了解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
近年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纠纷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诊断与鉴定的体制机制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在执行制度与规则上尚有误差.以下介绍并分析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2起尘肺病诊断与鉴定案例,与同行们交流,供有关部门参考,以利更好地改进与执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期刊
目的 了解某市工厂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和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该市工厂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其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单纯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到的120家工厂企业的14400名职工采用自制职业卫生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20家工厂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8.4%,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户口所在地、年龄、学历、用工形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防治所”(简称西山职防所)是一所集健康体检、卫生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咨询与服务、业务培训与指导、科研教学与实习为一体的专业职业病防治机构。下设10个科室,在册职工84人,70%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技术力量雄厚,具备强大的专家服务团队。
期刊
目的 了解从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至2012年某市3所医院272名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的血压测量、眼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ECG)、淋巴细胞微核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同时选择274名不从事放射工作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组人群血压、眼科检查、临床生化、血常规、尿常规、B超、ECG、淋巴细胞微核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肌肉骨骼损伤的关系,为制定预防肌肉骨骼损伤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煤矿集团一矿区的500名工人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的现况调查,应用北欧肌肉骨骼损伤标准问卷调查评估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结果 在过去的1年中,有227名煤矿工人自诉患有肌肉骨骼损伤,占总人数的60.9%,下背痛最为严重.高工工作要求(O
目的 对大鼠长期(6个月)生活于磁环境中的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大鼠分别置于1800高斯和2200高斯磁声中6个月,观察一般表现、体重、进食量、血常规4项、白细胞分类、血生化11项等指标测定,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在试验期间,各组动物体重呈增长相.各剂量组均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各组动物体重、增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和职业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宁夏预防医学会协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于2012年8月15日~19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会议共收到310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工业毒理、物理因素与人机工效学、职业流行病学、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与企业健康促进、职业卫生管理等领域。共有来自大专院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期刊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作为清洗剂、溶剂和萃取剂等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由其引发的中毒和皮肤损伤病例也逐渐增多.1915年国外开始有三氯乙烯中毒病例报道,主要是肝脏损害,皮肤损害表现为刺激、脱脂和一般皮炎;1948年开始有三氯乙烯致严重皮肤损伤的报道,但十分罕见.国内自1988年以来,在广东省三氯乙烯接触工人中发现大量以药疹样皮炎、肝功能损害和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病例;广
期刊
目的 探讨丙烯酰胺(ACR)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及脉络丛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为阐明ACR神经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CR组,每组16只.ACR组按20 mg/kg体重腹腔注射丙烯酰胺溶液(1 ml/kg),每周5次,连续4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周进行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测试.染毒结束后测定脑脊液中伊文氏蓝(EB)和荧光素钠(Na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