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9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记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减弱为主要特征,且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学习及记忆功能进行性损害.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机体损伤,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和接受性较好.总结相关研究发现,百会、四神聪、风池、神门、内关、肾俞、关元、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及太溪等腧穴以及于氏头针分区之额叶情感区、颞叶在临床上治疗情志疾病、改善认知功能等方面应用颇多,治法则予以补虚泻实,改善认知.针灸治疗AD的手段较多,如头针、电针、穴位注射、特种针法以及针刺联合其他疗法的综合疗法,以上方法在改善患者认知、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均收效显著,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康复及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试验组加用百笑灸,穴位选用天突穴、膻中穴、关元穴、风府穴、大椎穴和命门穴.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析比较两组吞咽X线电视透镜检查量表(VF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营养状况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健侧上臂中部肌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结果:试验组
目的:探讨活血灵方对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及Notch2/Hes-1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活血灵方低剂量组(6.3 g/kg)、中剂量组(12.6 g/kg)、高剂量组(25.2 g/kg),每组10只.对照组仅进行缝合伤口,其余各组均通过结扎下肢静脉的方法构建下肢DVT模型;建模成功后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进行灌胃处理,持续灌胃14 d,模型组及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以苏木精-伊红染法检测大鼠血栓形成处静脉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研究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2名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名.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包括口服药及胰岛素)及缬沙坦胶囊降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降糖、降蛋白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评估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目的: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芪葵颗粒对胰岛素抵抗豚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组、12H组、24H组和芪葵颗粒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均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加改变光照节律的方法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其中高脂组进行自然光照,12H组进行12 h光照,24H组和芪葵颗粒组进行24 h光照.空白组豚鼠饲喂普通饲料并进行自然光照.模型构建时间为6周,从第7周开始,芪葵颗粒组豚鼠给予芪葵颗粒治疗,连续给药4周,其余各组均保持原条件饲养.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豚鼠血清中尿素氮(B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ι(PKCι)、Yes相关蛋白1(YAP1)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癌局部免疫微环境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正常组织(NCT)、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各80例。收集4组蜡块组织,实时荧光PCR法测定4组组织高危型HPV感染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组织中PKCι、YAP1、CD4及CD8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以及临床病理分析。结果NCT、LSIL、HSIL以及SCC各组间高危型HPV感染率、PK
目的: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完善培本固疏方(PBGSF)通过促成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具体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BGSF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BGSF中剂量组(中剂量组)、PBGSF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末次给药后,测定胫骨骨密度(BMD),骨组织弹性位移、极限位移、脆性,骨细胞的矿化水平,Akt/PPARγ的蛋白表达以及血清ALP、ROS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骨组织弹性及极
崔应麟教授善用经方,医理娴熟,融会新知,方药精当,学验颇丰.本文总结了崔师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撷萃其临证验案三则,以飨读者.案一为妇人产后阳虚漏汗不止,究其病因乃阳虚不固,营卫失和,择桂枝加附子汤化裁,使阳气复,营卫和,汗液止.案二为周身乏力虚劳案,治以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填精固摄之法,使火生土运,脾肾阳复,复如常人.案三为湿热脾虚痿证案,崔师化裁古方,消补并施,使湿去脾健,痿证痊愈.
目的:观察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匮肾气方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后随访1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疲劳量表-14评分、阳虚质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治病用方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赤丸、甘遂半夏汤、附子粳米汤、瓜蒌瞿麦丸等便是真实案例写照.本文列举了数则血液系统疾病的验案,所用之处方均涉及中药“十八反”配伍,认为其取效的关键在于所用方药是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囿于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此才能真正将临床疗效的提高落到实处.
本文从“左瘀右痰”理论源流出发,探讨了该理论的科学意义.认为“左瘀右痰”的提出是根源于“阴升阳降”理论,受“左肝右肺”思想影响,并对“左血右气”进行的总结发挥,是朱丹溪从中风病诊治经验中总结出的理论成果.其理论为后世医家诊治中风、胁痛、乳癖等偏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