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好群众权益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目标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rrg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就当前社会建设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意见,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权益,成为当前中国各级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面临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唯有如此,才能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一、明确维护群众权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目标
  
  社会成员的正当权益,始终应当是社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现阶段,一种自下而上推动着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变革的社会力量,正以不可忽视的姿态亮相在人们面前。近年来此起彼伏的维权活动,正从个体维权,逐步发展到群体维权,趋向组织化,公民参与公共事件渐成惯例;从单纯私人利益诉求,发展到环境保护等多种公共利益诉求;从主张公民的土地使用权、财产权、人身安全权等各种经济、人身权利,发展到主张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等各种政治权利,冲击着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面对公民社会所形成的倒逼机制,社会管理的主体必须加快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同时在创新管理中必须尊重他们的这些权利,使他们的这些权利充分实现。如果他们的这些权利得不到尊重,无法实现,人民就会不支持社会管理的创新,社会管理就会出现问题,管理创新也会流产。
  近几年,我国进入了“矛盾多发期”,那么,什么才是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主要原因呢?显然主要是“民生”问题,其实质就是权利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已经导致我国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以失地农民、进城民工、城市下岗职工、拆迁户等为代表的位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的基础资源屡遭侵害,这也使他们成为当前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体。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分配的失衡问题,一味以追求GDP、政绩工程为目标,或者以稳定为名压制合法的利益表达,不仅无助于纠纷的解决,反而会使社会更不稳定。新的维稳逻辑应该是: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权益,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
  
  二、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指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对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群众权益本质上是利益问题。协调利益关系并不否认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在公平竞争中协调利益关系、调整分配格局的必要性。但是,在市场竞争使不同利益群体间不公平感显著增强的情况下,仅仅靠“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根本不够的。必须发挥党和政府在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努力实现各方面群众利益的同步增长,使之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法律约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获取利益,防止在利益的取得过程中采取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二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成员,都有各不相同的利益和利益诉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协商和对话机制,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一方面,党和政府应当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充分的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利用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等等;另一方面,对一些新的民意表达渠道,如网上在线交流、电子政务、博客论坛、领导信箱等,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加以肯定使其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当然,从利益表达主体来说,应该进一步提高理性化程度,采取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重大分化。社会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渐扩大,由此引发的种种利益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利益矛盾,调整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领导机制上,建立党政领导、主管部门和具体单位的责任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化解矛盾,避免激化;在手段运用上,要学会和善于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调处利益矛盾,特别是要学会和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处矛盾纠纷,把调处利益矛盾的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应急处置机制上,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坚持依法办事,讲究方法、分类处置,既要尽量把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能有效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四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维护好群众权益,必须首先做到保障广大群众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益,保证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参与、管理、监督等权益不受侵犯,保证他们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权益得到体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必须建立、完善和切实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必须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三、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
  
  政府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重视法治建设,为社会管理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益。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就是要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多元化。政府应推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作用。社会管理本来就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应该发动全社会来共同承担。事实证明,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自律、自治,基层村民、居民组织的自治,是达成良好社会管理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适当退出,管理主体的多元,并不是否认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应有作用,造成“弱政府、强社会”的局面,而是要求政府坚持依法管理,以法律权威树立政府权威,以公共权威而不是以公共权力,形成强势政府,主导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当前,群众权益的核心问题是民生问题,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首先应当从民生入手,着力建立健全民生领域的立法。其次,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是社会管理的新兴主体,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目前亟需出台一部专门的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再次,行政机关承担着主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和维护群众权益的任务,从规范行政权的运作的角度来讲,亟需出台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最后,健全和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正司法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政法教研部
  (责编/张立新)
其他文献
本文对水中黄腐酸氯化产物及其形成氯仿的反应历程进行综合评述。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AVR导联QRS波振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该院内科收治的不同病因96例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VR导联QRS
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能提高资本效率,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资本账户开放也能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分散风险,而不把
本文基于实测资料,分别讨论了大亚湾的溶解有机碳、颗粒碎屑有机碳、沉积物有机碳及生物碳的含量、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在威驰GL-i、GLX-i和GLX-S上搭载了丰田公司的1.5 L双顶置凸轮轴16气门EFI发动机.发动机电控部分出现故障时,控制单元使仪表板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CHKENG点亮,同时在ECM存储
1汽车空调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一般情况下,汽车空调系统发生故障后,不要急于拆卸修理,而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分析。常用的检查和分析方法可归纳为"一听、二看、三摸、四测"。
4.3 中国一汽的"大红旗"红旗牌高级轿车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产品,由一汽轿车公司生产.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是以原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简称中国一汽(FAW).
得益于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及黄龙600基本款这两年树立的口碑,黄龙巡航版BJ600GS-A(以下简称“黄巡600”)的基调定的很高,但也还没到曲高和寡的地步。如果从气质上对这款车定个基
2009年7月中旬,受吉林大学珠海分校返回长春的学生中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事件影响,吉林省突增2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为扎实做好部队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吉林总队紧急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8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123例,重型64例。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