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330千伏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投运

来源 :新能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4月30日0时,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院)参与研发的国内首台330千伏车载移动式变压器带电投运.rn该变压器容量为240兆伏安,在陕西省神木330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中首次使用.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7日,位于杭州富阳区的中埠—亭山换频站完成地质勘探,标志着浙江杭州供电公司220千伏中埠—亭山柔性低频输电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是借助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灵活选择20赫兹频率的新型输电技术。
2021年3月29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联合进水口交通洞顺利贯通。该工程联合进水口施工交通洞全长232.05米,是进入联合进水口及趾板的交通要道。交通洞所在地为峡谷地形,地势险峻、结构松散、稳定性差,隧洞施工的安全风险和难度较高。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安全质量从严要求,细化生产进度任务安排,及时调整生产资源投入,严格控制爆破开挖进度,确保洞室施工任务如期完成。
2021年5月7日,江西省公布了2021年首批光伏发电项目竞争优选结果,约86个项目进入优选名单,规模总计为3 029.05兆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为33个,规模为2 78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为53个,规模为243.05兆瓦。
2021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平供电公司应声而动,准确把握能源转型发展趋势,推动区内电源结构持续优化,全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服务乡村低碳发展,助力南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目前,同塔多回和高载流导线技术被广泛用来提升线路传输容量,而其感应电水平是检修作业人员防护和设备选型的重要依据。文中针对某大容量、远距离的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建立线路仿真模型,研究了同塔双回线路共塔长度、避雷线保护角、线路潮流、回路间导线水平间距和土壤电阻率等五个因素对感应电的影响,并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静电感应电压主要受导线间距(MIC=0.735)和避雷线保护角(MIC=0.69)影响;电磁感应电压与双回线路共塔长度、潮流及导线间距有高度相关性;
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对输电线路的地形特征判别是实现输电线路成本估算以及安全设计的重要步骤。为解决对输电线路中的地形进行快速判别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数字化输电线路地形特征提取方法。基于数字化勘探技术建立复杂地理信息的数字化模型,再根据建立的数字模型使用深度自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在深度自编码器的训练过程中,使用逐层训练法解决训练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并在实际算例中,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深度自编码器的超参数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将不同特征的地形进行快速的分类,其结果可以辅
针对集中式控制方式在进行规模化电动汽车有序控制时优化时间过长,影响控制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电池动态损耗的电动汽车分层调度策略。首先,电动汽车用户计及电池动态放电损耗,以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V2G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可接受计划集。接着,本地调度机构以电动汽车接入对负荷波动的平抑效果最好和负荷波动调节产生的额外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确定实际充放电计划并提交。最后,配电网控制中心针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对充放电计划进行管理控制,引导不合理的充放电行为。以包含3个本地调度机构的IEEE 33节点配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负载均衡可降低瓶颈节点的过载,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系统可靠性.针对电力通信网络路由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文中在传统等价多路径ECMP算法和遗传算法的
为降低外界干扰在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中对电气设备内部发生的长间歇性、潜伏性局部放电的误判,避免因绝缘击穿而导致的设备故障停电。文中对长间歇性局部放电的放电特性进行研究,在现有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便携式长间歇性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完成设备内部不同频带局部放电信号的采集与放电缺陷的初步定位,而且在云端可以完成局部放电缺陷发展状态的动态跟踪。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证明所设计长间歇性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可以完成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长期跟踪,并通过实时的数据更新、在线数据分析,可以为异常设备
2021年4月21日,在合肥举行的2021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上,江苏省技术市场携省内优质科技成果在“长三角成果”专区精彩亮相。本次参展的5G全连接智能工厂、大型桥梁复合材料防撞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异种金属制造工艺及装备等17项成果主要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0所知名高校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