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腋窝处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对腋窝处理的改进,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在ALND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并作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及洞式探查。结果:ICBN保留率97%(84/86),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率4.7%(4/86),随访3年2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SLBN检出率90.6%(78/86),准确率94.8%(74/78),假阴性率5.0%(4/78)。假阴性4例中,有3例被洞式探查证实为跳跃式转移所致。SLBN的转移阴性率35.8%(28/78)和阴性率64.2%(50/78),与ALN的阳性率38.4%(55/86)和阴性率61.6%(53/86),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LNB可以取代ALND,对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出准确判断。SLNB阴性患者将不再清扫腋窝。洞式检查可修正SLNB的假阴性率,使其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需ALND者,术中常规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PMPS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癌 腋淋巴结清扫 前哨淋巴结 洞 肋间臂神经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深入,已经证实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由强调“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转变为目前“有效的最小治疗”的理念,其外科治疗已经从根治术、扩大根治术,逐步发展为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手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手术已成为目前我国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流术式[1],其中腋淋巴结清扫是各种乳腺癌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腋窝处理的更新便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其中包括前SLNB,洞式探查和保留ICBN等。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对86例乳腺癌于改良根治术腋窝处理中,实施SLNB、洞式探查和保留ICBN的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6例,均女性,年龄27~68岁,平均43岁。左侧乳腺癌35例,右侧51例。外上象限45例(52.3%),外下象限8例(9.3%),内上象限17例(19.7%),内下象限9例(10.4%),中央区7例(8%)。浸润性导管癌64例(74.4%),浸润性小叶癌9例(10.4%),单纯癌6例(7%),其它7例(8%)。Ⅰ期26例(30.2%),Ⅱ期45例(52.3%),Ⅲa期15例(17.4%)。基本术式为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
  手术方法:①SLNB于活检腔外上方皮下和乳腺组织或乳晕下,注入2%亚甲蓝2ml。然后按根治术切口切开皮肤,分离皮瓣直达腋尾部进入腋窝。沿蓝染淋巴管找到蓝色或尚未蓝染的SLN,将其摘除并送活检。②保留ICBN,首先显露腋静脉,于腋静脉向下剥离约4~6cm,即可触及横穿其间的琴弦样ICBN。术者左手食指将其勾起并向神经两端分离,直至显露ICBN全长加以保护。然后继续完成ALND。③洞式探查完成Aaehincloss术后,于胸锁关节外下方沿胸大肌肌间沟分开一洞式裂口,经此洞口直视下清除Level Ⅲ淋巴结并送活检。洞口无需缝合。
  结 果
  SLNB结果可代表ALN的病理学状态:本组SLNB检出率90.6%(78/86),准确性94.8%(74/78),假阴性5%(4/78)。检出SLN 148枚,平均每例1.9枚,均位于Level Ⅰ。8例检出失败,均为Ⅲa期患者。其中原发肿瘤位于内上象限3例,外上象限和中央区各2例,外下象限1例。假阴性4例均为T2N1期,原发肿瘤位于外上象限3例,内上象限1例。SLNB的转移阳性率35.8%(33/86)和阴性率61.6%(53/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保留ICBN可明显降低ALND术后上臂感觉异常发生率:本组ICBN成功保留率97%(84/86),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4.7%(4/86)。随访3年2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86例中,ICBN属单干(含单干分支)型70例(81.3%),Ⅱ干型12例(13.9%),Ⅲ干型4例(4.6%)。
  洞式探查是解决SLNB假阴性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探查,本组Level Ⅲ淋巴结已有转移率10.4%(9/86)。其中3例Level Ⅲ淋巴结已有转移,而SLNB都为阴性(假阴性),应视为跳跃式转移(skipmetastasis)所致。提示洞式探查有助于SLNB假阴性病例的术中更正。
  讨 论
  SLNB是针对ALND缺陷而开展起来的腋窝处理新技术,是乳腺癌外科的又一次里程碑式革命[2]。目前SLNB有染料法,同位素法以及联合应用染料和同位素等3种示踪方法。其检出率依次提高,分别为81%、87%和95%[3]。其判断ALN有否转移的准确性已达100%[4]。由于同位素法需要特殊设备,异硫蓝和专利蓝V等染料国内又不易买到,故本组采用亚甲蓝作示踪剂,不仅材料价廉易得,且SLNB的检出率(90.6%)和准确性(94.8%)亦与文献报道相近。本组8例检出失败均为Ⅲa期患者,其本身ALND就在所难免,也没有必要再SLNB。其中有3 例原发肿瘤位于内上象限,2例位于中央区,检出失败的原因则可能与该两处肿瘤存在双向淋巴引流有关。既流入腋淋巴结,亦流入内乳淋巴结[5]。因此,该两处乳腺癌的SLNB,可选用含同位素示踪法,以提高其检出率。历经10年努力,SLNB技术日趋成熟,准确性显著提高,假阴性率明显下降。在判断区域淋巴转移情况方面,SLNB已有取代ALND的趋势。有人建议在该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SLNB的成功率应>90%,假阴性率应≤5%[6],对于SLNB阴性的患者将不再清扫腋窝[7]。
  洞式探查的用意是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根治术的基础上,于胸锁关节外下方的胸大肌分开一裂口,直视下探查并清除Level Ⅲ淋巴结及其周围脂肪组织,从克服Auchineloss术难以彻底清除Level Ⅲ淋巴结的缺点[8]。本组经洞式探查,发现Level Ⅲ淋巴结的转移率10.4%(9/86)。而其中3例的SLNB却为阴性(假阴性),占本组SLNB假阴性疗例的75%(3/4)。虽然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绝大多数是首先经过SLN(Level Ⅰ)而有序进行的,但亦有少部分病例可以跳跃式的形式,经Rotter淋巴结直接levelⅡ、Ⅲ淋巴结转移,导致SLNB 出现假阴性。这可能是淋巴管解剖的个体差异所致,亦是染料法SLNB出现假阴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认为,洞式探查是解决SLNB假阴性问题有效手段之一。
  关于保留ICBN对于ALND在所难免的乳腺癌患者,尽量减轻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又是腋窝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通常在施行ALND时,都能恪守胸长、胸背等运动神经的保留保护。但ICBN等感觉神经则常被随同腋窝组织一并切断切除,导致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或称ICBN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47%~78%[9,10]。而保留ICBN则PMPS发生率仅4%~14%[11],本组3.5%。因此,ALND中保留ICBN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寻找ICBN有多种途径,但我们认为,经腋静脉下方途径,操作空间回旋余地大,方便而且安全。本组86例均经该途径顺利完成ICBN的全干分离。其关键是ICBN在背阔肌前缘的跨越处,该神经分支及走向不恒定,且该处淋巴脂肪组织致密,常有被切断之虞。本组2例便是在此处被切断。故应找准该神经在此处的位置小心分离。有目的地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才能更有效地防止PMPS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金茂,鲁建国,何显力,等.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5):929.
  2 Beechy-newan N Sentinel node biopsy in primary breast cancer[J].Int J Clinpract,2002,56(2):111-115.
  3 Cody HS,Fey J,Akhurst,et al.complementarity of blue dye and isotope insentinel node localization for breast cancer:unicanare and mtlltivariate analysis of 966 procedures[J].AM surg oncol,2001,8(1):13-19.
  4 Bonema J,Van develde C J,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J].Annoncol,2002,13(10):1531-1537.
  5 Veronesl U,Paganelli G,Gaumbertiv,et al.Sentinel-node biopsy to avoidaxillaly dissection in breast cancer with clinically negtive lymph-node[J].lancet,1997,349(9069):1864-1867.
  6 Smlllie T,Hayashi A,Rusnak C,et al.Evaluation of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sentinel node biopsy in early breast cancer[J].AM J surg,2001,18(3):427-430.
  7 张涛,张保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5):389-391.
  8 卢崇亮.乳癌洞式仿根治术[J].中国现代手术学志,2000,4(1):14-17.
  9 Bratschi H U,Hallek U,Signinficance of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in axillaryiymph mode excision[J].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1990,50(5):689-693.
  10Linpp,Allison D C,Wainstock J,et al.Impact of axillary lymph nodedissection on the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J].J cln oncol,1993,11(10):1536-1544.
  11封义兵,何用如.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02,8(5):3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和股骨远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32例股骨髁上骨折均应用DCS内固定,36例股骨远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内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但由于化疗药物均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血管
炎性乳腺癌诊治12例报告李东旭郭长江李书华(惠民县中医院外科,251700)关键词肿瘤;乳腺肿瘤;急性乳腺肿瘤;炎性乳腺肿瘤炎性乳腺癌又称急性乳腺癌,其临床表现酷似急性乳腺炎,甚易误诊。我院外
睾丸扭转为泌尿外科急症,好发于青少年,基层医生对本疾病认识不足,初诊极易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延误手术时间造成睾丸坏死至被切除。2008~2009年收治睾丸扭转患者17例,报告如下。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反应症候群,在我国以长江中上游为著,我习水地区属长江上游,近年来该病例在不断增多,由于无特异
摘 要 目的:探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以来应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8例均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尤其适用于老年骨折患者,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关键词 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 股骨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治疗重度及复发性乳头内陷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复合的术式代替过去单一的术式,即:①利用两个乳晕皮瓣延长乳头颈部;②逆行乳腺腺体:瓣填充于乳头下方分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