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29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术前细针穿刺行细胞学诊断,诊断明确后行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化疗,化疗后3~5 天行手术治疗.术前细针穿刺留置标本及术中所取新鲜癌组织,均采用TRAP-ELISA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 结果: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较化疗前显著降低(0.771±0.442 vs 1.172±0.501,P<0.01),化疗前T1、T2、T3期肿瘤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626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联合光凝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 方法:对106例PDR患者124只眼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光凝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106例PDR患者发现
目的:研究下消化道出血的可栓塞性及可栓血管范围,为临床下消化道出血的栓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杂种犬6只,5只结扎小肠和结肠直动脉1~5支及上一级分支和上二级分支,术后30 min
目的:探讨结肠滑动性脱出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采用手术复位修补方法.结果:34例经手术修补复位后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结肠滑动性脱出是结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