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荣誉称号是对教师最崇高、最神圣的评价,能得到荣誉称号是教师最美好的心愿和追求。这个目标激励着广大教师希冀通过努力奋斗,取得不凡的业绩,去获得这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而拥有一个荣誉称号,又将推动该教师不断努力达到另一个高度。可见,荣誉称号对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十分巨大,它就像指挥棒一样不停地引领教师前进。但是,如果这根指挥棒胡乱指挥,那效果就适得其反。如,不具备获奖资格但因受领导赏识而获取了荣誉称号的教师,看到自己轻轻松松就得到了,反而导致他们不珍惜这荣誉,不求上进,自以为是,不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继续专注于对领导的溜须拍马。而一些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教师,虽不是为荣誉称号而工作,但遇到此种不公平的评选,心里自然不舒畅,甚至会产生抱怨心态而丧失前进的信心。大多数没能获取荣誉称号的教师则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没有动力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的工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荣誉称号要在一定客观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进行评选,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科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评选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其一,荣誉称号不能按行政等级分配。据笔者了解所知,有相当一部分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名不副实,不是凭借其真才实学和科研能力以及获得的教育、教学成绩,而主要是看其是否属于学校领导层。领导级别不同,获取荣誉称号档次就不同,大领导获取高级别和含金量高的荣誉称号,小领导就获得普通的荣誉称号。荣誉称号成为学校领导的特有资源,绝大部分普通教师只能望“优”兴叹。其二,荣誉称号不能假借评职称之理由而沦为论资排辈甚至滋生腐败的工具。一些教师虽工作多年,但没有取得多大成绩,为了能评上相应职称,不得不打悲情牌换取领导和同事的同情,学校领导就以此为由,随意赠送“荣誉称号”。每年都有要评职称的教师,可现实中一个学校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按教育局规定只占所有教师比例的6℅,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荣誉称号这种稀有资源成为某些领导培养亲信的有效工具,为领导支配。大部分教师评职称和晋升都需要它,在这种情况下,腐败也就可能产生。学校是一个纯洁的地方,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荣誉称号不能成为小团体主义和腐败的工具,它的有效合理评选不仅仅需要真实、客观和有效的教育、教学、科研等数据,更需要群众提高民主素养,大力监督、支持和参与。(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