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设备与系统(五)

来源 :现代电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FCC审定的525行NTSC广播系统所用的第一台商用彩色摄像机利用三个超正拆像管和真空管电子线路。摄像机头体积庞大的封装以及摄像管和伴随电路的不稳定性大大阻碍了彩色广播的广泛使用。因此,大多数演播室和现场位置的节目制作继续以黑白进行,而彩色限于一时的特殊新闻和体育节目以及少数具有循环装置和相对简单制作要求的有规律安排的节目。
其他文献
1.系统定时,对视频信号源进行组合时,为了不使电视机或监视器上的画面出现滚动、跳跃、撕裂或者呈现不正确的色彩,所有视频信号必须同步到达视频切换台(中心结合点,图1)即要求每一个
今傳《宋會要輯稿》蕃夷一之一至蕃夷二之三八完整保留了《永樂大典》所據《宋會要·蕃夷類·遼門》底本的篇章結構。其内容主要是據諸本《宋會要》相應部分拼合而成
在南朝劉宋高道陸修静的現存科儀著述中,《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是道教史上第一部"立成儀注"的傳授儀典。此書篇幅頗長,内容十分豐富,已引起不少學者的注意和研究。但大多數
本文在先行研究基礎上,對中古佛教史傳《華嚴經傳記》的成書年代、撰者問題提出了獨自的見解和論證,還重點探討了《傳記》的史料來源問題。並通過具體分析材料,揭示了《傳記
1.简介。在广播级摄像机中,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已进入商品实用阶段。这种摄像机和以往的摄像管摄像机相比,克服了摄像管自身带有的不稳定性、易毁坏
本文认为《唐六典》所载奏抄与发日敕书的行用场合合并起来,大致即等同于唐初奏抄的应用范围。日本《大宝公式令》中论事式的相关规定吸收的正是唐初奏抄的应用范围,此後的《养
日本开办电视广播已有35个年头,现在,无论是获取信息还是欣赏节目,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中心机器。
《太一宫記》是北宋前期道士爲控制和改造終南山炭谷湫神,重塑太一宫歷史之作,大約撰寫於1008-1076年之間,而非原碑所説的建隆三年(962),託名陳搏是爲了利用他在本地和儒家士
广播专业用彩色摄像机在我国已广泛使用。无论是在演播室使用的大型摄像机,还是在转播车上及EFP、ENG使用的小型摄像机,在各个电视台都被广泛用来摄制各种电视节目。因此摄像机
ADO是英文AmPex Digital OPtics的缩写,意思是安培公司数字光学系统,也称数字特技。1983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引进,经过近8个月的安装调试(包括整个演播室的设备)才开始运行。到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