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视网膜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对照组肠壁、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有神经节细胞段和无神经节细胞段肠壁神经组织中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的表达结果,目的在于了解HD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寻找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外科2005至2008年手术切除HD标本54例,包括HD扩张段与痉挛段.以15例年龄与之相符的无HD患儿的手术切除结肠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对HD痉挛段、扩张段、对照组肠壁组织切片进行CR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计算机成像系统照相存盘,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分别判定CR在HD扩张段与痉挛段神经丛中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所得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①无论是HE或免疫组化染色HD的扩张段神经节细胞皆存在,肌层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的排列改变,神经节细胞大小不等;痉挛段均未见神经节细胞;②在正常结肠及HD扩张段肠壁免疫组化染色可见钙视网膜蛋白在肌间及黏膜下神经丛中对神经节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神经纤维也呈阳性反应;而HD痉挛段肠壁的免疫组化染色则可见钙视网膜蛋白在肌间神经丛及黏膜下神经丛大多表达阴性(90.7%),仅少量呈弱阳性表达(9.3%);③定量分析:CR分别在HD痉挛段之间神经丛中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0.00665±().00387)与其在HD扩张段神经丛中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0.26483±0.14626)存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很好的显示正常结肠及HD扩张段肠壁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而在HD痉挛段该指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钙视网膜蛋白可能作为诊断HD的神经标志物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自制保护动机理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问卷,并测定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方法 从社区随机抽取了2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自制的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问卷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策略。方法收集2例前列腺间质肿瘤的病例并且回顾了相关评估此疾病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策略的文献。1例是1位老年患者因排尿困难而至
目的 利用宝石CT能谱成像测量正常成人甲状腺碘浓度的正常值及甲状腺与周边组织碘比值,为甲状腺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26例怀疑颈部或颈椎、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能谱CT
通过原生质体电融合得到经EGFP标记的外源细菌(蒽高效降解菌An和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与土黄麻根际优势菌融合的2株融合子Tu-An与融合子Tu-P,然后将两种融合子以及出发菌株分别
目的 建立并应用检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WU多瘤病毒(WU polyomavirus)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方法.方法 选择WU多瘤病毒的VP2基因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薄荷醇、丙二醇和甘油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超声辅助下对8种牙膏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6820型气相色谱仪,配19091X-233 WAX极性毛细管柱(3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利用前期研究建立的体外HCV细胞培养体系,将HCVJFH-1RNA转染CD81-Huh7细胞,确定能够获得感染性HCV后,收集HCV转染后10,50,1
目的 探讨不同附加滤过对成人胸部高电压X射线摄影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X射线管负荷的影响,筛选合适附加滤过厚度,优化临床摄影参数.资料与方法 分析心脏手术前后进行检查
目的 评价2004-2008年广州市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居民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与每日死
筹资也就是资金的筹集,可谓是一个企业发展生息的根本和命脉。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企业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难以运转,更谈不到发展。可以说筹资是每一个企业都无法忽视的重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