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菌株来源:2005~2007年来我院住院及门诊呼吸科肺内感染患者的痰中分离到的菌株。严格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晨起刷牙,清水嗽口,用力咳取气管深部痰液,第1口痰弃去,留取第2口痰于无菌器皿中1小时内送检,涂片、镜检证实为合格标本。
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及用细菌编码生化反应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手工K-B纸片扩散培养基,药敏纸片购于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定。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茵,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于吉林省检验中心,室内质控结果均在Nccls敏感试验操作标准。
统计分析:用WHONFT-5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菌群分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中前4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由2005年的18.97%到2007年的10.20%呈下降趋势,而铜绿假单胞菌2007年跃居致病菌的第1位(15.31%)。
分离致病菌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极大挑战,为控制耐药性的发展,监测医院感染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就成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重要任务,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方新诺明69%、头孢曲松58.25%、哌拉西林55.4%、头孢西丁49.4%,其中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近百分之百。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近40%,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70%(见表1)。
讨论

近年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种类已发生很大变化,呼吸道致病菌319株,革兰阴性杆菌218株占68%,肺炎克雷伯氏菌14.42%,阴沟杆菌12.54%,铜绿假单胞菌11.91%,不动杆菌10.3%与文献报道相符,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是共同构成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本次检出16%产生ESBLS菌株略高于文献报道,说明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使用抗生素不同所致。
药敏结果表明:4种致病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为7.58%,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分别为8.9%和10.2%、15.05%,再其次是加替沙星26.0%,再次是头孢他啶30.0%。肺炎克雷伯氏菌及易产Ampc酶的阴沟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阿米卡星40.3%和头孢他啶36.2%、头孢西丁49.8%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阴沟杆菌。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致病菌3年的分离率是11.91%,药敏试验最低耐药率的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头孢他啶9.2%、美罗培南10.4%、阿米卡星17.8%、环丙沙星19.2%、左氧氟沙星20.0%、亚胺培南31.2%。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6%、头孢哌酮/舒巴坦10.0%、美罗培南11.2%、加替沙星19.8%、左氧氟沙星24.6%、环丙沙星37.2%,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50%。
呼吸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通过上述统计的前4种致病菌对14种抗生素耐药性的统计得出:①2005~2007年草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X2检验对比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他啶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阴沟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敏感率有所降低,其中阴沟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头孢西丁敏感率比去年同幅增高,而阴沟杆菌3年间的变化不明显。③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在不断降低。其中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及替卡西林/棒酸的敏感率降低在9.9%~21.4%不等。亚胺培南2005~2007年发现有耐药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波动不大,其中2006年的敏感率最高,而抗铜绿假单胞菌的高效药物头孢他啶、亚胺培南,2005年和2006年敏感率分别是80%~93%、70%-90%,另外适当地减少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临床应用,从而降低不应有的耐药性的产生。
菌株来源:2005~2007年来我院住院及门诊呼吸科肺内感染患者的痰中分离到的菌株。严格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晨起刷牙,清水嗽口,用力咳取气管深部痰液,第1口痰弃去,留取第2口痰于无菌器皿中1小时内送检,涂片、镜检证实为合格标本。
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及用细菌编码生化反应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手工K-B纸片扩散培养基,药敏纸片购于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定。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茵,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于吉林省检验中心,室内质控结果均在Nccls敏感试验操作标准。
统计分析:用WHONFT-5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菌群分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中前4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由2005年的18.97%到2007年的10.20%呈下降趋势,而铜绿假单胞菌2007年跃居致病菌的第1位(15.31%)。
分离致病菌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极大挑战,为控制耐药性的发展,监测医院感染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就成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重要任务,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方新诺明69%、头孢曲松58.25%、哌拉西林55.4%、头孢西丁49.4%,其中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近百分之百。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近40%,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70%(见表1)。
讨论

近年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种类已发生很大变化,呼吸道致病菌319株,革兰阴性杆菌218株占68%,肺炎克雷伯氏菌14.42%,阴沟杆菌12.54%,铜绿假单胞菌11.91%,不动杆菌10.3%与文献报道相符,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是共同构成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本次检出16%产生ESBLS菌株略高于文献报道,说明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使用抗生素不同所致。
药敏结果表明:4种致病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为7.58%,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分别为8.9%和10.2%、15.05%,再其次是加替沙星26.0%,再次是头孢他啶30.0%。肺炎克雷伯氏菌及易产Ampc酶的阴沟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阿米卡星40.3%和头孢他啶36.2%、头孢西丁49.8%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阴沟杆菌。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致病菌3年的分离率是11.91%,药敏试验最低耐药率的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头孢他啶9.2%、美罗培南10.4%、阿米卡星17.8%、环丙沙星19.2%、左氧氟沙星20.0%、亚胺培南31.2%。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6%、头孢哌酮/舒巴坦10.0%、美罗培南11.2%、加替沙星19.8%、左氧氟沙星24.6%、环丙沙星37.2%,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50%。
呼吸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通过上述统计的前4种致病菌对14种抗生素耐药性的统计得出:①2005~2007年草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X2检验对比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他啶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阴沟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敏感率有所降低,其中阴沟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头孢西丁敏感率比去年同幅增高,而阴沟杆菌3年间的变化不明显。③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在不断降低。其中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及替卡西林/棒酸的敏感率降低在9.9%~21.4%不等。亚胺培南2005~2007年发现有耐药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波动不大,其中2006年的敏感率最高,而抗铜绿假单胞菌的高效药物头孢他啶、亚胺培南,2005年和2006年敏感率分别是80%~93%、70%-90%,另外适当地减少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临床应用,从而降低不应有的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