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痛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及此症状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发病率的比较

来源 :中华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痛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发病率.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疼痛科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尿病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40例,将其分为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painless-DPN组)及有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painful-DPN组),对患者入院时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等一般情况,以及个人史和血糖、血脂化验结果进行调查,完成调查问卷表.结果 三个民族就诊患者DPN的痛性症状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均<0.05),维吾尔族的发病率(42%)高于汉族(28.4%)和哈萨克族(16.7%);中学/中专组[OR(95% CI)=2.894(1.450 ~5.777)],小学及以下组[OR(95% CI) =2.865(1.087 ~ 7.550)];血糖定期监测组[OR (95% CI)=1.733(0.746~ 4.027)],偶尔监测组[OR(95% CI)=3.663(1.727 ~ 7.768)],不监测组[OR(95% CI)=5.011(0.842~29.832)];患病年限[OR (95% CI) =1.082(1.030~ 1.137)]和空腹血糖[OR(95% CI) =1.146(1.043 ~1.259)]为各民族人群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地区各民族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加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增强对DPN的了解与对自身血糖水平的管控意识,减少痛性症状的发生.
其他文献
  文章从民族学院成立与多元文化发展及原住民文化自觉的关系;学院与部落及社区之结合;族群关系与文化及原住民族文化、语言与发展;族群研究领域之开拓与发展;学院与民族教育师
  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问题的争论与现代社会一样激烈。对于传统文化,统治阶级试图利用它来使自己的集权合法化,现代知识分子指责它是一种落后文化,而保守派知识分
目的 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运动发育推拿法联
  文章讨论了中国的音乐与学术研究的文献问题,思考了在更广阔范围内西藏音乐的宣传和形象塑造问题,包括学术研究和音乐会的表演。指出音乐主要是地方传播,不能过高估计国际媒
  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中国文化知识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提出了“抢救”和“保护”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的任务。为数众多的学者和知名人士大力呼吁,并得到了社
期刊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却相对滞后。这种状况,引起了文化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也受到了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地区经济的保守封闭的状态被彻底打破,而投入激烈的竞争之中。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开发和利用地区经济优势被提到了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少数民族同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问文学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
目的 研究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6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