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也可以这样写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看一篇例文《煮汤圆》(作者谭慕平):
  那一年父亲尚健在,妻上班时在桌上留下几个生汤圆,给我和老父亲当早膳。那时烧的是煤基炉,火力不大,圆子下水后,老不见浮,我便要盛起来。父亲略带犹豫地说,要等浮起来才熟吧?我自信回答,不,我懂。见我坚持,爸便不吱声了。
  到了中午,妻问:“汤圆好吃吗?”我回道:“我看爸爸吃得蛮有滋有味的。”“浮起没有?”“还要浮?”妻子停下筷子:“那就是没等浮起来,这不夹生吗?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午睡时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清晰地想起,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要同学们学雕刻印章,我家贫买不起,便想了个坏主意,把父亲那颗图章磨去了名字。刻起自己的名字,得到老师好评。正自得其乐,父亲察知此事,勃然大怒,举手抽了我一巴掌。可如今,时过境迁,父亲却不敢坚持汤圆浮起才熟的正确观点,不再正面指点我,反庇护着我,到底为什么?
  许多年过去了,这煮汤圆事件,却怎么也抹不掉,老是在脑中映现。迫使我不断反思,渐渐想起父亲的一生,劳累终身,东跑西颠,苦挣两个钱养活一家五六口人,供我吃穿,供我上学,我犯了错,打我一巴掌理所应当。父亲迷信命运,为了改变命运,多次改名:志明、益民、震呀、发呀什么的,你毁了他的印章,岂能不怒?与他的也即全家的命运攸关呀,打我,当然理直气壮!可现在呢,他退休了,拿着微薄的工资,从乡间小学来到省城的儿子家,他自觉矮小了、虚弱了,低声下气了,不敢坚持正确意见,跟着儿子指东说东,指西说西了。世上之事难道真会因金钱地位改变原有的父子、亲戚、朋友关系吗?
  从煮汤圆这件事中,我吃惊地悟出一个道理:人的关系是双重的,既是道德的、人伦的,又有财产的、权势的,谁服从谁呢?这本是不该问的,自然后者要服从前者。但是,儿子、小辈常常因地位升高、财产增多而气壮腰挺,小视、低视甚至轻视自己的长辈,自然也就产生了许多不幸的矛盾,导致纠纷、不孝甚至惨案的发生。岂不知汤圆浮起来才熟,这是不变的真理。儿子、晚辈应该永远尊重父辈、前辈。这也是永恒的真理。
  看标题,一副记叙文的面孔,却实实在在又是以议论为主体。写法上没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模式。议论文也可以这样写,新鲜,使人耳目一新。
  议论文不只是抽象地讲道理。议论文里有具体的材料、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不仅会增加文章的色彩,也是表达的需要。本文作者将事实依据、推理的过程与读者共享。所以,结论是可信的。也富有感染力。
其他文献
寒假到了,快乐自在的日子来了,亲爱的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来一趟成语旅行呢?下面给出的成语填空,不但可以让你了解历史知识,还能让你的成语积累量大大地丰富。怎么样,试一下身手吧?  一、下面给出的每一个成语,都包含着一个历史故事。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出这些历史故事的“主角”。   1.举一反三( )2.一鼓作气( )  3.一字之师( )4.一字千金( )  5.二桃杀三士( )6.三顾茅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76条向公证机构提出了关于办理公司自然人股东死亡后继承公证的新课题。股东资格继承概念的提出使身份继承再次成为热议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