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色于凌罡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位热衷于个人集资盖楼计划的年轻人能实现他的“乌托邦”梦想吗?
  2005年1月,据于凌罡本人称,合作盖楼计划的参加人数已达到500人。
  于凌罡原本是联想集团一位籍籍无名的技术工程师,但自从他提出个人集资建一座住宅楼的计划后,他顿时成为房地产业内的热门人物之一。他固执地认为,这种形式盖楼的费用将比开发商低40%,但一些北京的房地产商显然不这么认为。
  于凌罡的这个类似乌托邦式的想法出现在一次等车的过程中,当时他觉得等待公共汽车“太复杂”,成本、危险性很高,能源环保性又很差。“比较爱思考”的他把对交通工具的社会效能的优劣比较,扩展到对一个居住社区的规划设想以及现实可操作模式上。
  2003年12月,于凌罡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提出自己的合作盖楼项目方案,意外的是,当天上午就有七八个人表示愿意参加。至今,于凌罡的手机里仍存有第一个支持他的那个网友的短信,因为它“很有纪念意义”。
  此后,于凌罡通过网络和自费旅游交友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想法,只要有人与他联系,他就会付出路费和饭钱,亲自去与其面谈,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
  以凤凰卫视杨锦林对此项目的“阅读”为起点,媒体开始频繁报道,让于凌罡的想法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2月10日,于凌罡的个人“蓝城”网站开通。
  他拜访了无数专家,包括银行、政府和法律界人士,细化、完善这个尚未有人做过的事业的每个繁琐细节。
  现在,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工作,从中午到晚饭前最少接待10个人,给他们讲解项目;当然还要接无数的电话,有时还要接待记者。他说他的同盟团队现在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关心或者不关心“合作盖楼”的人都知道,这个项目不会伤害老百姓的利益,同时也符合社会以及个人的利益。
  本刊记者两次采访于凌罡,他留给记者的印象是:语速极快,频繁蹦出各种数字以佐证他极富数学性的逻辑;个人表达连续不断可达半个小时以上,中间难以被打断;如若试图善意打断他,就有遭遇逐客令的危险。
  采访当中,于凌罡接到父亲的电话,他说:“早就想回去看您,最近实在太忙了。”
  从小,于凌罡就对发明创造方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学了计算机专业后,他设计过一种芯片能让开电脑就像开电视一样,一开就亮而且立即执行,操作系统的运行速度也会加快。
  1989年至1995年,于凌罡每周花5天时间泡在北京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科学类书籍。他还是个投入的军事迷,但经常,别人对他的“不专业”会表示不屑。
  他的自我评价是“做事投入,执着”,受父母的熏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很敢想”。不过,“等我做成的时候再说自己‘很敢做’吧,不然就该是‘做得很不好’或者是‘做得很傻’了。”于凌罡充满笑意地说。
  于凌罡的最终梦想并非“合作盖楼”,而是“蓝城”,他认为合作盖楼的非赢利性不可能被社会普遍推广和复制,而蓝城的实现才预示着一个房产业“历史必然”时代的到来。
  “大家不是相信我个人,而是相信这种制度。事情如果最终做成了,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主义的成功。”于凌罡说,“但个人能力会在这个项目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这次没有成功,肯定是我的个人能力不足,不过,我会卷土重来的。”
其他文献
20 0 1年 3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傅士成先生的《行政强制研究》一书 ,该书是第一部对行政强制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展开士成先生的大作 ,不免为其庞大的体系所吸引 ,油然生起一
政府关心税收和GDP,厂商关心赢利,城市却越来越容不下更多的私家车  在私人用车问题上,北京和上海再次表现出泾渭分明的态度。  上海一直是国内最旗帜鲜明地限制私人用车的国内大型城市。虽然外界恶评如潮,但上海依然在新的一年继续拍卖车牌,在1月15日举行的上海市2005年首次私车牌照额度拍卖上,5000多张车牌拍出了平均中标价为32520元的高价。  几乎与此同时,在北京市发改委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北
湖北荆州:推进天然气延伸服务价格改革rn自湖北省物价局把荆州城区作为全省天然气延伸服务价格改革试点以来,荆州大胆探索,取消燃气初装费、接口费等一次性费用,产权属于燃气
期刊
坐落于广东南海之滨的深圳市宝安区,已从几年前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明社区。这里不仅是深圳先进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基地,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所在地,
基本情况rn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自1999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 是全区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级市之一.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60岁及以上老人48.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为有效
期刊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万荣县教育系统4000余名教职工在局长刘荣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在克服困难中
我国地大物博,矿藏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也最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扬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也为新中国成
期刊
日历一页页飞速翻过,2007年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国各方面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应该毫不为过。党的十七大所展现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