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斯贝尔斯基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猛烈地冲击着校园这方静土。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的优越,更使他们有恃无恐,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因此,面对这一现象,《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让学生“学会做人”。
  作为小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是课堂,因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地方,课堂教学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启蒙者,应积极挖掘现行教材中各种道德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使之在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责任心。
  
  一、阅读探究,品读感悟
  
  古人云:“情者,言所依。”而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备,在优美的言辞中表达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探究感悟,使其在学习积累优美语言的同时,思想情感、品德情操定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和升腾。
  1、点好课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显示文章主旨的“窗口”。因此,引导学生准确领会文章题目中的“字眼”,对学生理解文章,体会文章中的道德情感因素大有裨益。如课文《丰碑》、《金色的鱼钩》、《最后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倔强的小红军》等都可以抓住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
  2、深入阅读,体会感情
  每一位作者都力求把自己的感受形象化、具体化于外部语言,使读者阅读时循着一条路子走入文中,和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一起体会所经历的辛酸苦辣。只要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引导到位,学生就一定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去主动积极地理解课文,从而获得思想启迪,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品德得到定位。
  3、抓住重点,深层体会
  文章的某些重点字、词、句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课文的中心所在,而这些重点词句,犹如士兵前进道路上的“堡垒”,学生最难体会,如果把它们重点“攻破”,学生的思路也就会豁然开朗。这也正和语文教材中的“思考.练习”反复提出的“抓住重点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所包含的意思”要求是一致的。
  
  二、由境入情,激发学生内心感受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情感和思想的关系。因此,通过一系列办法从文中之事、文中之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1、形象感染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教育感悟人类,让人们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净化心灵、提高认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因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把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与可观的具有视听效果的多媒体相结合,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心灵深处也容易得到更大的震动。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便可结合电影放映而进行,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学习中感受到先烈为了部队、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燕子》、《阿里山的云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金华的双龙洞》、《毛主席在花山》等都上网搜集材料,结合文章进行形象化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中默默地便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的教育
  2、以情激情,启发想象
  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陪伴着积极的思想情感的参与,因此在阅读文章时,教师慷慨激昂的渲染、抑扬顿挫的讲述,对于启发学生进入角色,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文中,与文中人物同欢乐、共磨难,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一定会起到强有力的感染作用。如教学《草原》一文可以从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开头,叙述内蒙古草原的辽阔、壮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访问队员,和作者一起畅游美丽的大草原。《别了,我爱的中国》可以讲述一些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面临的血雨腥风,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被迫远走他乡而又舍不得离去的那种痛苦心情以感染学生,然后再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激起学生学好知识、长大报国的内心需求。
  3、移情体验
  情感体验是人生素质“自我构建”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述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类似实例,说出自己的体会并进一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再进一步理解课文,对提高其生活认识、品德的构建定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养花》一文中,当学到菊秧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时,让学生举出类似例子。有的学生说他喂了一条小狗,当快长大时,突然长病死了,自己一连哭了好几天,即使现在想起来,心里也怪难受的。通过这种移情体验,学生由自己的境地深化了对作者境地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理解了养花之乐是一种高尚的情趣,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趣。
  
  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教育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人文地貌,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所感知、有所感悟,也是对其进行品德构建的一个方法。
  1、读写结合
  学习过优美文章之后,可让学生仿照例文写作文、谈体会、论感受,赞美家乡的山水、叙述家乡的人文历史,从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如《桂林山水》一文学后,可组织学生习作《夸夸我的家乡》,使之热爱自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并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感到骄傲,从而使学生受到一次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2、课内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品德意识
  小学生的天性善于模仿,如果结合其所学知识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亲身的实践便会触及到他门的心灵深处,使之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是一个人行动的准则。如《小儿垂钓》一诗的末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学生对谁招手搞不清楚,即使在课堂上和学生说明白了,其教育意义也不会太大,如果让学生分别根据自己的理解实际表演一下,他们就会明白招手的是稚子而不是路人。这样,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歌内容,品德教育也寓于其中。
  花儿被春雨感动,于是开得更加鲜艳;小草被大地感动,于是长得更加健壮;小鸟被天空感动,于是更加勇敢地飞翔。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挖掘课本中的道德因素,渗透于学生的心灵,使之健康发展,去拥抱明天、拥抱未来。
其他文献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或者说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思维反映的内容不属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关系,而是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  辨证唯物主义要求人们的思维必须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它是正确的思维路线,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使人们学会
期刊
语文本来就难教,在新课程背景下似乎更难教了。语文教师往往存在角色错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急着去“传道授业解惑”,急着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实,平时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角色,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真正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价值”的教学理念。    一、少当“红娘”,多扮“新娘”    红娘的角色,往往
期刊
中学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教师的教法依旧,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如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反映数学难学。笔者认为,这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教材,没有把新的教学观念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要想走出现在的困境,要求更新观念,将新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欲望和实践能力形成的教学氛围,而这一切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和教学语言。下面,笔者就新课标下如何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改进数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的实践中,有很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更感到无内容可写。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创设情境,创造生活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居重。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用图片、实物、幻灯等去导入,把学生带到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趣味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能从现场取材,既有内容可写又乐于去写,从而达到寓教于乐
期刊
近年来,择校之风由城市向广大农村蔓延,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年一到招生时节,许多在外务工的农民会不远千里纷纷回乡为子女选择他们理想中的学校。他们携子带女不停奔波忙碌于多个重点学校、名牌学校,参加一轮又一轮的入学考试。当代农民给子女读书为何舍近求远?目前农村择校呈怎样的总体趋势?……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苏北五县部分农村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状    1、择校增幅逐年攀升  
期刊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是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及书写能力的综合考查,高考书面表达鼓励学生尝试应用较多的语法结构和高级词汇,语言表达强调多样化和复杂化。  【关键词】高考英语 书面表达 优先原则 高分突破     英语书面表达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及书写能力的综合考查,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写出内容丰富、语言正确、表达流畅的一篇书面材
期刊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高一新生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须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影响因素    造成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材的原因。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学校大都由于地域分散造成信息分散、隔绝、不畅,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点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多年来未参加过乡镇层面的教学教研的现场观摩、交流。这严重影响了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随着优质师资向城市流失过大,城乡差距进一步增大,使教研骨干本来就少、教研机制欠活的农村学校教研变得更加缺乏生命力。而农村学校在各地所占比例最大,它们教研的不力,必然导致全局教研工作受到影响,全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强化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教育的创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群体。  【关键词】打造 教师队伍    我们海伦一中已走过了八十年的历程,这八十多年,我们是在不断探索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形式、更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环境中成长壮大的。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逐步确立了“为学生发展引路,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办
期刊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来主张文道统一,要求学习者读书作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通过后天的“习染”,修身养性,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读书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思想品德的修养。在当代,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德育工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保证的作用。一些地方或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