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掌跖皮肤角化综合征的连接蛋白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来源 :中华耳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GJB2、GJB6、GJB3基因与遗传性耳聋及角化病有关,以GJB2、GJB6、GJB3基因为候选基因,研究1例伴有掌跖角化病的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的分子病因,探讨其表型及遗传特征。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并提取DNA,对GJB2、GJB6、GJB3基因编码区进行PCR扩增,以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父母GJB3、GJB6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先证者携带GJB2基因R75W单等位基因突变,其父母未携带此突变,在证实先证者与其父亲的亲子关系后明确先证者携带的R75W为新生突变。301名中国正常对照中未发现GJB2基因R75W突变。结论在中国首次发现了GJB2基因新生突变R75W,此突变可能以显性方式遗传,导致耳聋-掌跖皮肤角化综合征。在不同种族R75W导致的耳聋多为双侧重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而皮肤表型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Ⅰ)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和结果:将质粒CBD—intein/pTWIN1和TnⅠ/pET28a分别用NcoⅠ及XhoⅠ双酶切,回收。回收后的载体C
通过对煎药机煎药过程的认识和经验总结,指出用煎药机煎药的弊病,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化疗病人血白细胞下降的防治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69例癌症患者按3:1比例分别随机进入国产rhG-CSF组及进口rhG-CSF组,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 BTG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HK-2)和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786-O)中的表达及BTG1基因对HK-2和786-O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
1996年Silverstein首次应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聋,之后关于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的基础、临床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成为耳科学研究的热点。我科在应用鼓室灌注泼尼松龙治
目的:观察乳宁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对54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予乳宁合剂口服,3次/d,每次50 mL,疗程1~2月,停药3个月后复查.结果:治愈 218 例,有效 283 例,无效 39 例,总
<正>入世后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面临很大机遇,打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则是大势所趋。一些专家认为,我国中药应走多元化之路,大力推动这一产业的国际化。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治疗新近发生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 56 例房颤患者,给予普罗帕酮2 mg/kg,5 min内静脉匀速注射,注射20 min后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追加注射1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