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洗澡》这部小说是我国当代作家杨绛所创作的,小说是以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思想改造运动为背景,讲述了多个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杨绛笔下的两位女性形象姚宓和施妮娜可谓是两种典型的女性代表,本文探讨《洗澡》一文中对上述两位女性的刻画,从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感受杨绛作品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洗澡》 女性形象 智慧
  一、引言
  《洗澡》是一部描写新中国成立后知识青年首次经受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说,杨绛用生动的语言,将书中的知识青年形象塑造得跃然纸上,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内心活动。这部小说中,杨绛刻画了多个女性,有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具有个性美的姚宓,有贤良淑德、品貌端庄、持家有方的家庭主妇,也有工于心计、处心积虑陷害别人的施妮娜。姚宓和施妮娜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代表了当时两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本文着重介绍杨绛笔下姚宓和施妮娜的形象。
  二、智慧女性姚宓
  杨绛笔下的姚宓富有智慧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姚宓上大学时,她的父亲就走了,母亲也生病了,尚未20岁的姚宓一边操办父亲的后事,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此时,姚宓的未婚夫希望姚宓放弃照顾母亲,跟自己结婚,一同前往国外寻求更好的发展。姚宓不但拒绝了未婚夫这个无情的想法,甚至直接放弃了她的婚姻。为了维持生计,还没有完成学业的姚宓只能到图书馆当小职员。经过一系列重大变故的姚宓,依然表现出一种独立与坚强的气质。但是坚强的也仅仅是外表。就像许彦成对她的评价,她用坚强的外表来包裹着自己内心的柔弱,小心处世、谨慎做人,生怕别人看出她的柔弱。许彦成感到她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人,但她的智慧就表现在这里,她将自己包裹在隐身衣之下,用表面的平静与坚强保护自己,俨然一副新时代的坚强女性的模样。[1]
  姚宓的形象改变了大多数人对女子柔弱的刻板印象,她是蕴含东方美的当代知识女性形象,举手投足之间满是书香气息。而由于早期经历的缘故,姚宓又不同于那些有着脾气的大家闺秀,她品格独立,性情深沉,在杨绛塑造的众多女性知识分子中犹如鹤立鸡群的存在。小说中往往存在着作者的影子,因此,有理由认为这是杨绛在影射她青年时的样子,并用其年老的智慧使这一人物更美,更具有深意。[2]姚宓代表了杨绛心中的完美的女性,她显然不同于当时大环境之下的其余女性,但她并不试图改造周围的人,也从未随波逐流,而是把自己包裹在隱身衣之下,保全“自我”于乱世。在当时那个年代背景之下,很多的知识青年在经历过“洗澡”之后而迷失了自我,姚宓的姿态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保全“自我”独立精神和人格的途径。
  三、心机女性施妮娜
  施妮娜与姚宓相比,更像是一个自作聪明的女性。施妮娜因为自己出国的经历,以及与社长夫人的关系而自视清高,她拼命地想要在文学研究社中表现自己,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她表现自己的做法更加显示了她的浅薄与无知。施妮娜并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高,她没有文化却对自己要求甚高,但事实是别人不过把她当作笑话而已,没人瞧得起她。她的不甘心让她在这种尴尬处境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步步地走上了“歧途”。她不按照图书馆的规则借书,却强词夺理。但她确实有着政治敏锐性,善于扣帽子。她想要阅读姚謇先生的私人藏书, 而她的行为被姚宓阻止后,竟然冠冕堂皇地说,既然藏书占用的是国家的地方,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对外开档。并且觉得姚宓一家“剥削了劳动人民的血汗”。为了在研究上取得成果,她处心积虑让姜敏把书藏起来,并叮嘱方芳说书已经没有了。当她发现她想要的姚謇先生的私人藏书突然“人间蒸发”后,便对姚宓咬牙切齿,怀恨在心。[3]在学术上不思进取,没有作为的施妮娜,把重心全然放在政治上,殊不知她以为的政治正确,也不过是她自己内心的一意孤行罢了。
  杨绛笔下的施妮娜的外表也呼应了其内心。作为一个有留洋经历的人,施妮娜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时尚,而那些用力过猛的装饰,实在是不适合她的面庞。施妮娜是旧社会当中生存的人,又因为其出国的经历而非要把自己表现得有留洋气息。施妮娜是最需要“洗澡”的人,她一脚迈进了新时代的大门,而另一脚却摆脱不掉旧社会的风气。她没有意识到思想的新才是真正的新,思想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
  四、结语
  杨绛笔下的女性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她们是时代的缩影。姚宓是杨绛心中的智慧女子,是杨绛着力塑造的“完美”形象,她的沉稳超脱是新时代女性智慧的表现。不同于那些市井女子,她处事不惊,知道最适合在社会上生存的方式。同时她也不同于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依附于男子的女子形象,她性格独立、果敢,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在经历思想的“洗澡”之后仍然能够保有自我,这是杨绛所希望的女子应该具有的智慧。
  施妮娜与姚宓显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施妮娜也加入了国学专修社,但她在文学上并无造诣,而仅凭自己的一点背景就自视清高,活在一个自己给自己塑造的幻想中的世界里。一旦现实不如她意,她便不择手段地来取得成功。她总是将过错归咎于别人,而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是不智慧的代表。想必杨绛也想通过对施妮娜的塑造,提醒广大的青年女性,要脚踏实地地追求、进取,要做一个思想上的“新”人。
  杨绛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也给予了读者无限的关于人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施永秀.论杨绛小说《洗澡》中的女性形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3(02).
  [2]刘昱辰.《洗澡》中的女性形象特点[J].牡丹,2017(29).
  [3]吴学峰.冷眼尽观人生世相——论杨绛《洗澡》中的女性形象[J].怀化学院学报,2011(09).
  (作者简介:张潇逸,女,本科在读,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期刊
七律·碧草孤单望远楼  碧草孤单望远楼,煎熬日子满心愁。张张绿毯爬田地,朵朵鲜花盼自由。且待阴霾皆散去,还希绿水永回流。春光明媚风温暖,总有欢声到此游。  七律·观庚子元宵晚会有感  别具一格少掌声,台前观众影无踪。银屏面孔抛生死,华夏同胞荡血胸。累累伤痕催泪水,行行脚印烙英雄。集结号角除妖孽,雨后天晴见彩虹。  七律·庚子元宵节有感  灯笼隐匿过元宵,灰色苍穹罩树梢。寂寞乡村遭锁闭,孤单市井受煎
期刊
期刊
妈妈呀,妈妈!儿给您跪下!rn妈妈!今天是您在天堂满一周年的时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人间肆虐,使九州遭难,为了抗击疫情传播,儿不能如愿祭奠.值此,把一首悲歌《妈妈呀,妈妈!儿
期刊
张良1963年生于人杰地灵的泉城济南,常以千山为号。他属于一个天性使然的画家,七八岁时所画的玻璃幻灯片便吸引了儿时的伙伴们,不惑之年的他依然是童心未泯,以 Zhang Liang
在楼市遇冷、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4年会在中国南京举行。如何看待当今楼市泡沫,市场调节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城镇化对未来楼市将产生怎样的作用,等
目的:分析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接受鼻窦功能开放术后的远期生存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鼻窦功能开放术对青少年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参照2013年欧洲意见诊疗书慢性鼻-鼻窦
摘要: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将自我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凝结在作品中,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艾青诗歌的自我意识、苦难意识和民族意识等三个方面对艾青诗歌艺术创作观念进行梳理,充分挖掘其诗歌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艾青 诗歌 创作观念  在中國现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艾青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中国诗歌会诗人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又借鉴了现代派诗人的
《沧浪诗话》针对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此涉及宋诗具有普遍性的弊病,并推陈出新,激于时事,慨然以复古为志.严羽自诩《沧浪诗
摘要: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叙述语言呈现诗化、散文化表达,现实而又浪漫,具有明显的抒情特征。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叙述语言 抒情特色  一、小说的叙述语言  小说语言分为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叙述语言是作者在小说中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场景、抒发情感、发表议论所使用的语言,一般能奠定小说叙述的风格。同时,小说叙述语言的风格十分多元化,通过叙述语言的语调、词汇、句法、修辞等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