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采用自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农户采纳意愿调查问卷》对西北某地区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0%的农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还不了解,绝大多数人均认为农业面源污染很有必要治理并希望政府能以现金的方式给予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补贴。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发展循环农业。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对策;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181.3;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222-02
  作者简介夏德强(1984- ),男,安徽亳州人,讲师,硕士,从事新型水处理材料与方法以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2
  面源污染是指各种污染物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滤等作用进入水体造成的污染。面污染源一般来自农业、森林砍伐、矿业、建筑与城市5个方面,这其中最严重的是农业面源污染[1]。
  农业面源污染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忽视所直接导致的结果,包括因氮肥磷肥等化肥使用不当、农药滥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禽粪便处置不当等所导致的污染。有关报道显示,我国化肥施用量达4 000万t/a以上,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2]。研究表明,我国农业氮肥利用率为30%~40%,磷肥利用率10%~15%,钾肥利用率为40%~60%[2]。氮肥磷肥用量过大,使周边水体大面积富营养化,直接危害到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安全。化肥的长期使用还容易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这与当前世界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相背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势在必行。
  面源污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发生源较为分散,发生污染的随机性较强、成因复杂,且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危害,发现并治理起来比较困难,一旦发生污染则波及面较大,难以有效控制,其危害周期很长,现在已经成为影响水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如近年发生较多的太湖、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大量的事实证明,不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则水质污染问题就无法根本解决[3],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在此,笔者采用自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农户采纳意愿调查问卷》对西北某地区农民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居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程度以及农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措施的采纳意愿,一方面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知识,让大家提高认识,懂得污染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了解当地政府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情况,希望能对治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农户采纳意愿调查问卷》对西北某地区农民进行调查,问卷分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农田经营情况、面源污染认知程度及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采纳意愿5个部分。
  1.2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4%。
  1.3数据处理调查问卷的全部数据均由SPSS软件包处理。
  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2.1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
  由图1、2可知,近90%的农户认为身边的水体存在污染,说明农村水资源已受污染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而对于水质的污染程度,75%左右的人认为污染程度一般,尚且不严重,说明现阶段着手治理污染为时还不晚,但治理工作拖延不得,否则一旦发展到大家普遍觉得污染程度很严重时,再去治理将困难重重。图3显示,70%的农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均不了解,最多也只是听说过而已,说明农业面源污染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很不到
  位;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人,其渠道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和电视;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近50%的人认为非常大,38%的人认为较大,说明大家对于污染的危害均有统一的认识,污染是健康和安全的敌人。
  2.2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措施及其农户采纳意愿
  由图4~6可知,绝大多数人均认为农业面源污染很有必要治理,55%的人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田施肥有很大关系。对于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措施,绝大多数农户希望政府能以现金的方式给予补贴;但80%以上的农户没有收到氮肥流失防治的政府補贴,说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府工作还很不到位,这样就无法落实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无法使治污深入人心。农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已愈发严重,农村的污染治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3.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宣传首要是做好对农民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宣传,让农业清洁生产深入人心。做好宣传培训的同时,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在农民中间推广农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肥料生产企业等的作业水平,树立从源头到终端的广泛的环保意识。
  3.2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首先建立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市场监管体系,引导企业生产更加环境友好的产品,并在就近市县建立农产品和农业环境的检验检测中心[4]。同时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地发现并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努力做到农业的安全生产。
  3.3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不应一味地依赖农药,对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也不应一味地依赖化肥,而是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用自然天敌食物链解决农业病虫害的方法早已有之。农田肥力的提高也以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为更加有效的手段,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同时在施肥前,应做好土壤肥力的诊断,视情况配方施肥,这样既可降低肥料成本,又可防止因施肥不当而引起的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
  3.4推广沼气利用技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
  以农业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沼气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也较为广泛,应该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并非废物,而是可利用的资源。使用沼气生产技术处理畜禽粪便,既有了新的能源,又解决了环境污染,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3.5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循环农业
  农业生产过程中,从源头到产品处处都是宝,传统认为的农业废弃资源,实际上都是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如农作物秸秆、腐败的果蔬、人畜粪便等,均可以通过沼气技术转化为有用的沼气能源,副
  (下转第227页)
  (上接第223页)
  产的沼液是良好的农药,沼渣可作为有机肥使用。这样就降低了因焚烧秸秆导致的大气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土壤及水体污染等,让农业发展走上无公害的道路。
  4结语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与进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现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生产必须从依靠农药、化肥的高投入,从追求农业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土地可持续耕种的高效农业,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李其林,魏朝富,王显军,等.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条件与污染机理[J].土壤通报,2008(1):169-176.
  [2] 吴淑芬.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J].福建农业,2006(4):31.
  [3] 闫丽珍,石敏俊,王磊.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99-107.
  [4] 柴世伟,裴晓梅,张亚雷,等.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6):192-195.
  责任编辑张彩丽责任校对况玲玲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东胜区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1~9月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量等小时数据,对新旧两套自动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缺测率、粗差率、一致率、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出降水时段双套自动站相对湿度采集数据粗差率较大,但数据仍在规定差值以内,综合各有关分析结果可知,旧站相对新站来说运行较为稳定,双套自动站数据在规定差值范围内可相互替换使用。  关键词双套自动站;资料;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S163+
期刊
摘要通过对九嶷山地质公园的走访调研,分析其地质旅游资源与土地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決措施,以期为旅游用地和区域整体的土地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旅游用地;可持续发展; 开发; 九嶷山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赵娴昱(1989- ),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苏香粳3号的栽培特性和成香机理。[方法]研究了苏香粳3号的栽培特性,利用特异引物检测了其香味的基因型,并利用全二维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了致香物组分。[结果]苏香粳3号播种量为90.0 kg/hm2、施氮量为225.0 kg/hm2 时采取直播栽培产量最高;苏香粳3号的抗、耐高温逆境的能力较好,并且较适宜网室栽培。香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苏香粳3号受fgr 基因控制,第
期刊
摘要通过总结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指出郑州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郑州休闲农业短板,提出郑州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郑州;发展  中图分类号S-9;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165-02  作者简介黄巍(1987- ),男,河南许昌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水土保
期刊
摘要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所面对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森林可以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碳汇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碳汇林发展现状、森林碳汇机制,提出了我国碳汇林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碳汇林;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制约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154-02  作者简
期刊
摘要基于紫薇在我国悠久的栽培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紫薇文化的表现和内涵,分析了其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方式。  关键词紫薇;栽培历史;文化意蕴;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S68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163-02  作者简介杨霞(1981- ),女,云南丽江人,讲师,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3  紫薇(Lagerstroemia ind
期刊
摘要该研究以长势良好、冠高相近的3棵成年胡杨为采样株,在树冠垂直方向上进行3等分,取每个冠层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混合树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冠层叶片的形态特征,以及在不同浓度PEG-6000下生理特性。结果显示:成熟胡杨植株树体上从树冠基部到树顶依次为披针形、卵形、宽卵形叶片,3种叶形指数、叶面积和叶柄长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水分胁迫时,第1层叶片通过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来增加抗逆性,第2层叶片通过快速积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武汉市新建绿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分析,研究对园林绿化树木生长的影响,提出新建园林绿地土壤质量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绿地;土壤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5-091-02  Quality Manegement of Newlyestablished Green Belts in Wuhan  WANG Jianqian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 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 (dSPE)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水果中六六六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水果样品用乙腈提取,再加入 NaCl 和无水 MgSO4液液分离,然后在样品提取液中加入无水 MgSO4、PSA和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固相净化。[结果]所测定的4种六六六的质量浓度在0.005~0.200 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
期刊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5.006 m,平均树幅3.12 m×2.61 m~4.41 m×4.14 m,树型79%乔木、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