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实践与探索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根基。然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质检测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超过三分之二。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5%的高中毕业生因体质不合格被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老师及家长对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有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不惜牺牲学生健康成长换取一时高分的错误做法。触目惊心的数据与现象给了我们强烈的警示,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6年岁末,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昂扬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我校召开了学校首届体育工作研讨会,认真学习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健康现状,积极探究改进措施和有效办法,树立了全体教师“健康第一”的紧迫意识和发挥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积极响应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倡议,大胆创新,尝试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努力践行与验证着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这一响亮的口号。
  
  一、 定时定物保驾护航提高实效性。为克服课间时间短,浪费多、锻炼时间与强度无法保障等现状,我校采取整合优化的措施,在上午第二和第三节课之间挤出30分钟作为大课间时间,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安排表,明确了以年级分组、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及体育组牵头、年段长负总责、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机制,制定了班班一特色项目,定点定人看管指导的管理模式。同时发放告家长书,告知活动内容及温馨提示,争取家长支持,落实器械,确保学生达到“五个一”,即每生一个毽子、一个沙包、一个呼拉圈、一根跳绳、一个球拍。建立大课间活动考勤薄,定期对教师学生进行考核、比赛、评比、总结,设立若干奖项,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奖罚之中,落实兑现。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的大课间体育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二、 精心设计定期更换增加趣味性。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健身性和娱乐性。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为追求终身体育的享受,主动积极地学习掌握煅炼身体的知识与技能。以跳绳和呼啦圈这两项常见的活动入手,在活动中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使每名学生都有一两手绝活,从简单中出花样,在平常中显特色。由于器材简单,所需场地较小,不仅便于学生在校内与同伴锻炼,还易于学生在校外与家长一起运动,慢慢地养成一种课外锻炼的习惯。体育组紧紧围绕健身性和娱乐性的要求,对各班活动内容作出调整和更换,力求一月一更换,同时倡导各班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自主开发、精心设计各种活动项目,许多有趣的活动由此应运而生。如,六一班的花样呼啦圈已玩出了花样,有单摇、双摇、脖子摇、脚摇、静摇、动摇等十几种花样,二一班的跳格子、六三班的跳绳也是各显神通、各具特色。为了防止学生因长期做同一套健美操而感到厌倦,以至失去锻炼的积极性。体育组根据难易程度编制了几套健美操,定期更换,让学生一直保有新鲜与兴趣,让健美热情伴随每一个大课间,使学生保持广泛的运动兴趣,接触更多的锻炼方法,掌握更多的活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阶段测试精彩展现保持延续性。学校要求参与和组织大课间活动的教师要注意积累,积极发现优秀的苗子,积累有新意的做法,总结工作开展中的体会,并联系教育教学规律搞好总结升华。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新颖”二字上做文章,不断拓展、延伸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体育老师在课堂中涉及大课间活动内容,以此来检验大课间时学生的练习情况。这样既可以对学生作出技术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也可以起到监督反馈的作用。使学生在大课间时练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真正达到煅炼的目的。同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阶段测试,既有班级内部之间的比赛,也有年段中班级之间的竞争。校运会上组织开展全校跳绳擂台赛、三年级开展男女混合接力赛。 “庆六一、迎奥运”活动中,我校还开展了花样呼啦圈、集体跳长绳、健美操等大课间展示活动。在展示中评选出优胜班级,运动之星和健身之星。赏识促学的理念,各式各样的展示舞台,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测试和竞赛活动如同一针针兴奋剂,不断刺激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 多元互动育人为本挖掘功能性。为了发掘学校体育的教育内涵和发挥其在素质教育整体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我校着力改革传统的课间体育模式,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引入体育活动之中,达到以体促质、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以体娱乐的目的,整体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的自觉性,我们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歌曲和名曲,发展他们的协调性、节奏感。班级活动中的许多项目,如:快乐呼啦圈、花样跳绳、跳方格、猎人打乌鸦、兔子舞等都是由学生自己编排训练,教师只在运动量的控制和技术上做简单的指导。同学们主动思考,共同参与。编排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全身运动规律的认识,又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不服输和竞争意识,“你好,我比你更好”“不怕输、不怕挫折”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到处充满了力争上游的竞技氛围。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做任何事情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积极进取,以及与他人合作等精神。除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竞赛以外,我们还倡导开展亲子运动,力求在运动中增进家长与学校的友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育人为本、运筹谋划、多元互动的大课间运动充分显示了它多方位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学生身体与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年的实践证明: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全面落实“健康第一”“体卫两个条例”指导思想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满足师生对人体健康的需要。大课间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审美意识、集体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使校园出现了生机盎然的崭新局面。我校全体师生将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立足改革,立足创新,不断反思改进,让大课间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让阳光少年在精彩大课间中健康成长。
  (责编钟园娴)
其他文献
中学声乐教法需要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代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更为迅速,教师在声乐教法设计中,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从教学情境创设到歌唱技巧把握,从强化声乐训练规范到
“案例评析”就是把有关教育教学事件中的“案例”作为校本教研的对象,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分析,再辅以教学实践的跟进。视频案例则是用视频的形式真实记
摘 要:水利工程在一个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仅关系着民生,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基础。当今的水利水电施工项目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同样也体现在管理中。正是由于水工建设对社会的影响深远巨大,因而每一项工程都需要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并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对于技术、管理的要求便有所提高。  关键词:水电工程 水利工程 管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6
褥垫层的设置是CFG桩复合地基的重要技术之一,影响着CFG桩复合地基的众多特性。该文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于单桩时,褥垫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对CF
【正】 1.处理好工商关系。现在工商矛盾比较尖锐,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些工业产品质次价高,缺乏竞争能力。因此,除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地方产品的竞争能力以外,各中心城市政府应
【正】 彭子勤同志在《当前货币流通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了吗》一文中说,在党的调整经济方针的指引下,国家压缩了国力所不能承担的基本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
以制度管理学校,是当前学校管理的主流。但笔者认为在对师生进行管理、与师生进行情感沟通的过程中,校长同时也应加强人本观念,以人为本,尊重、关怀、赏识、激励教师和学生,
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海域使用管理职能的现代化管理工具。该文针对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秉统的建设目标,介绍了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构
【正】 流通中货币量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将通过物价变化得到反映。因此,以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判断货币流通状况,是完全可靠的。其具体步骤:第一步,选定历史上国民经济发展比较正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设良好校风、学风,传承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其育人功效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思想上成熟,促使学生学会从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