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业家大起大落的经商历程

来源 :大众商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北平原广袤肥沃的土地上,有一个号称“穷棒子”的小村庄,我们的主人公老董就出生在这里。
   老董今年60多岁了,为人正直、善良,有能力,人缘特别好,是有名的大好人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和母亲、大哥、小妹四人相依为命,家境虽贫寒,生活却也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老董的大哥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过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好在苍天有眼,总是眷顾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们。后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老董,哦不,那时候应叫小董,可以到城里上班,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不久,小董便离开家乡,踏上了北去秦皇岛的列车。
  小董的精明能干,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很快成为单位的团支部书记。秦皇岛离家远,为了便于照顾家人,又调回到了县城,任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一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见过世面、能说会道的小董这时候已成了真正的老董。看着眼前的大好形势,老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想到一个主意:老家有铸造的历史,何不自己回家开一个铸造厂呢?他把这个想法给老婆一说,他老婆吓了一跳:“你疯了,放着铁饭碗不吃,何必自讨苦吃呢?”老董却说:“你不懂,现在形势好,我想趁这个机会致富,让你过上好日子……”听老董这样说,他老婆就没有再说什么。不久,老董就回家了,这个消息像炸了锅一样在村子传开了,人们都认为老董不可思议,走在大街上都用异样的目光看他,但他毫不理会。
  回家后,他利用交通局给的安家费和同村的人合伙开了一个铸造厂,与其说是工厂,倒不如说是一个作坊,工人只有几个(包括他老婆,小姨子……),规模不大,老董负责业务。由于他为人忠厚,深得客户的信赖。一年之后,工厂的规模比以前扩大,资金也雄厚了,于是他进行了扩大再生产,到年终可以分到几千块钱(在当时算是很多的)。如果没有老董,大家不会有这样的收益,大家从心里感激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家的收入越来越高,后因所谓的“分赃不均”,大家不欢而散,各奔东西。此后,老董自己开了一个铸造厂,他主外,他老婆主内,真所谓夫唱妇随,全家人齐心协力,工厂的生产井然有序,让老董庆幸的是:他有了一很大的客户--天津外贸,外贸给他生铁,老董负责加工,几年下来,他已身价百万,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在改革的浪潮中,老董成了幸运的弄潮儿。
  资金的雄厚并没有改变老董的为人,他依然善良随和,乐于助人。不管是谁在经济上遇到困难,他都会解囊相助;村子里出了交通事故找他,他会解决;谁家出了矛盾找他,他会化解……总之,大事小情都少不了他,因此人送绰号“事妈”。他的平易近人、慷慨大方远近闻名。因此每逢佳节,总看到络绎不绝的人来看望他,尽管礼物不重,他高兴,心里美滋滋的。正所谓瓜子不饱是人心吗?
  老董在当地名气越来越大,正好镇里的一个企业需要像老董这样的业务员,镇里就派领导来请老董出山,让他任工厂的顾问,有事厂里派车来接,没事就可以不上班,他不想去,但碍于面子,只好答应了。工厂在他的帮助下很快步入正轨并蒸蒸日上,他经常得到领导的夸奖,用领导的话说“你为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镇里干了几年,他不甘心,又回家和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大型铸造厂,投资几十万,虽然别人有股份,但钱可全是老董贷的款。正好钢铁跌价,钢厂赔钱,结果所有人一哄而散,债务全落到了老董头上,他毫无怨言的承担下来。
  随着国家的改革形势不同于以前,老董已招架不住了。他毕竟是农民出身,没有什么文化,奉行的是那种传统的销售观念,过于陈腐,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这样一句话“慈不带兵,义不经商”,老董就犯了大忌,因此事业一落千丈。雪上加霜的是,他又被别人骗去200多万元,后虽追回100万,但从此债台高筑。家里也由原来的门庭若市变成现在的冷冷清清。
  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县里的校办工厂,需要一个厂长,他们又找到老董。开始的时候效益很好,可老董只擅长销售业务,而不大懂科学管理,导致工厂帐目混乱,还有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所以经营每况愈下,这几年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把自己的本钱和一辆卡车全部搭了进去。这还不算,一件更令人气愤甚至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在1995年深夜,有一群不法之徒手持枪支闯入老董的家(当时老董不在),借口是校办工厂欠他们债务(其实跟老董没有关系),非法拘禁老董儿子两天两夜并敲诈3万元。事后老董报警,县检察院以超过诉讼期、没有立案等诸多借口,不予解决,实际上是他们不敢得罪县里的某些领导,袒护不法分子,这事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结果,老董还在苦苦地等待。
  遥想当年,一个讲诚信、忠心耿耿为公的人,竟然有如此的遭遇,竟然落到如此地步,怎能不让人心痛?从老董的身上我们不难悟出这样的道理:经商既要讲诚信,又要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经营理念。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对优裕生活的渴望,更多的人怀揣着强烈的赚钱的渴望,他们纷纷走出舒适的办公室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中来。人们曾经将创业形容为"下海",这的确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如果不会水性,不懂得如何生存,那么等待你的只有两种可能:被海水呛到或是沉入海底!所以如果想在商海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清楚经营什么项目,如何打理你的钱财,对于那些资金不是
期刊
人物剪影  陈泽民大学学历,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出生于1943年1月,1965年任四川五六五医院外科医师,1979年调任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治医师,1984年任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州市卫生局医政处干部。1989年发明“二次速冻法”,1993年郑州市三全食品厂成立,任厂长;1998年郑州市三全食品厂改制为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01年6月股份公司设立至今,任公司董事长。至目前,陈
期刊
目前,不少个体经营者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或多或少会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到银行申请贷款。因此,个体经营户应多与银行打交道,掌握银行贷款知识及相关技巧,以利于资金融通。   个体经营户申请银行贷款的条件是:须持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营业执照、具有法人资格、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在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按时向银行报送财务报表等资料,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银行信贷制度、能提供有效贷款
期刊
花为媒的编结工艺     这10年来,通过上海花卉产业、特别是上海国际花卉节致富的人不少,但记者在现场采访的这两个人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严群芳这个名字听上去注定要与花卉发生关系。不幸的是,幼年时的一场大病使她的右腿落下毛病,5岁之前一直是爬着长大的。她的邻居是鼎鼎大名的编结专家冯秋萍,她从小便拜她为师,开始编结。才8岁,她的编结技术已经在学校里出了名。15岁时,严群芳自己设计并编结的一件毛衣参
期刊
编者按:中国有这样一个“商人”:宁可自己受到侵权假货的巨大干扰冲击而使自己的商品积压,也不把产品随随便便的提供给想经营中华飞伞的经营者!这个人,就是中华飞伞的专利发明人张雄舰!你想成为中华飞伞的经销商,如果经过张雄舰的全面了解,感觉到你不具备赚这个钱的条件,任何人都不用想 在张雄舰手里进到货——张雄舰这种对经销商和消费者负责任的高尚的商业道德品质,让我们感动!同时 也值得推荐给大家,希望同行们好好
期刊
在美服《魔兽世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服务器,里面有六成的人物角色都是来自不同打钱工作室的人,他们几乎包揽了野外掉落金钱的所有怪。与此同时,另外四成的玩家就惨了,他们赖以用来升级赚经验的怪全都被打钱工作室的人打光了,甚至有人形容,这个服务器被“剥削”得死一样的寂静,看不到任何一种生物,只有在副本中才能打些怪赚些经验。不难看出,打钱、代练工作室已经成为伴随网络游戏的一种新的行当,而这个行当
期刊
朱金凤 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20年前,她从机电厂下岗,一家三口失去了生活的来源;20年后,一个资产1.5亿元的企业集团在她身后崛起,她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米王”。  20年前,她身患绝症,几乎被“判了死刑”;今天,她依然神采奕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接受“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的荣誉。  这2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朱金凤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人生风雨路,回首间皆是坚强铺就。  朱金凤原是沟帮子镇
期刊
在经营活动中。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高效无风险、在代理行业中,“风险”主要来源于货物积压和货款回笼两个方面。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是影响资金高效运转的主要因素,而后者则显得更为直接。   资金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随着商业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投机手段进行营货和金融诈骗。这些犯罪分子采用的诈骗手段有:假公司、假帐户、假汇(支)票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利用中间关系的信用诈骗,所以增
期刊
透骨疗法是太原市循经火疗专业委员会的多名骨病专家经过多年实践,将罐疗 热敷 灸疗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骨病治疗方法,该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用特治的罐具及灸疗器配合专用的火神通络液,3分钟见效,治疗时病灶处有酸麻胀热跳感,操作简单,安全 省时省力 透骨疗法对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肠胃病、痛经等有显著疗效。成本0.3―0.8元每次,可收取30--45元每次,因其治愈率高,可按
期刊
撒豆成兵赚钱法可以让小买卖发大财:《封神演义》写闻仲与姜尚大战岐山,由于商朝军队得到申公豹一帮道友相助,西周军队渐渐不支。关键时刻,姜尚得到燃灯古佛相助,撒豆成兵,反败为胜。这一概念如今被许多企业运用自如。但在很多小企业的思维方式中,撒豆成兵是需要资金堆砌的,因此往往不敢企及。     “娃娃屋”遍地开花    北京有一个专门经营陶瓷娃娃的店铺,最初的时候仅仅是在西单选择了一个小小的门脸。店铺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