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世运用桂枝芍药治疗杂病经验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业医六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徐老常运用桂枝芍药治疗杂病,尤其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脱发、郁证等疾病方面疗效较为显著,文章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总结徐经世教授运用桂枝芍药治疗杂病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脱发;郁证;桂枝芍药;徐经世
  【中图分类号】R249.2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5-0079-03
  Abstract:Professor xu jingshi, a m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practicing medicine for more than 60 years and has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He often USES guizhi peony to treat miscellaneous diseases,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lopecia, depression and other diseas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pharmac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d professor xu jingshi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miscellaneous diseases with guizhiushi peony.
  Keywords: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Hair loss;Depression Syndrome; Cassia Peony; Xu Jingshi
  桂枝,首見于《神农本草经》,味甘、辛、温,归肺经、心经、膀胱经,有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发汗解肌、补中益气之效;芍药,味苦、酸,性凉,归肝经、脾经,《神农本草经》通称芍药,《本草经集注》首次明确提出芍药分成白、赤两种。《注解伤寒论》记载芍药:“白补……赤泻,白收……赤散”,明确提出了白芍与赤芍之间的差异,白芍有敛阴益营、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赤芍善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泄肝火。
  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临证用药灵活,独具特色,喜用桂枝芍药,两药配伍滋阴、敛汗、柔肝、养血、调和营卫的疗效显著,通过突出剂量以疗杂病。笔者结合验案及桂枝芍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将徐经世教授运用桂芍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脱发、郁证等杂病的经验浅述如下。
  1 桂芍养阴补血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紫癜”“发斑”“血证”等范畴[1]。《黄帝内经》阐释了血液的产生及运行,对出血性疾病作出了详细描述,为血证发展奠定理论基础[2]。唐宗海针对血证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治血法则[3]。徐经世教授认为,血证因阴血不足,肝失濡养,引起相火妄动,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气阴两伤,冲任失调,故用药以滋阴益营为主,配合调理冲任之品。白芍平制肝阳、敛阴和营,滋阴以和阳,以免温化伤阴之弊,性凉而入血,清血中郁热。桂枝性温以通脉气,使血气通而不滞,徐老取桂枝温通血脉助阳之性以治卫强,取白芍敛阴之效以扶营弱,两者合用滋阴清热,养血补血、调节冲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4],白芍既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栓的形成,又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桂枝提取物可压制胶原及ADP所诱导的血小板堆积,从而克制或减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
  1.1 病案举例 患者某某,女,46岁,2013年8月23日初诊。主诉:四肢出现瘀斑1年,加重3天。刻下症见:口苦,动易汗出时有盗汗,夜间流涎,夜眠浅梦多,行经后乳房胀痛明显,后背畏寒。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数。西医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诊断:血证(气阴两伤,冲任失调型)。治以养阴益气,调节冲任。处方:合欢皮30g,淮小麦50g,杭白芍30g,石斛15g,桂枝6g,炒川连3g,酸枣仁25g,紫花地丁15g,甘草6g,熟女贞15g,旋覆花15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二服。2013年9月4日二诊,患者自诉四肢瘀斑较前改善,口苦、盗汗、夜间流涎、夜眠浅梦多、乳房胀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守上方继服7剂,以资固效。2013年9月18日三诊,诸症均轻,情绪不定时见瘀点,时有腰痛,舌苔白,舌质淡红,继续依据病情调整处方,上方加川断15g,桑寄生15g,使患者的病症逐渐好转。3个月后电话随访状况良好,并嘱其勿食辛辣,注意饮食规律、生活调护,按时休息,适当锻炼。
  1.2 按语 徐经世教授认为本例患者是冲任失调、气阴两伤所致,治以调节冲任为先。方中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杭白芍味酸收敛,滋阴养血、敛阴收汗,两者相配,一散一收,一阴一阳,一营一卫,一气一血,使里气和、表邪解,共奏调和营卫的功效。酸枣仁、淮小麦益气养阴、敛汗宁心,熟女贞、旱莲草滋阴益肾,紫花地丁泻热解毒,石斛滋阴清热,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甘草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旋覆花可降气消痰。全方以调节冲任为主,桂枝配伍芍药加强调节冲任之功。
  2 桂芍理气解郁治疗郁证
  郁证多因情志内伤以及气机郁滞、脏腑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常出现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易哭易笑等临床症状[5]。《医学正传》首载郁证病名,《类经》曰:“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明确指出七情内伤皆伤及脏腑。徐经世教授认为郁证因肝郁不达,营卫不和,以气机郁滞为本,临床应用桂枝芍药治疗郁证,多用疏肝理气的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6],桂枝中的桂皮醛成分具有抗惊厥作用,白芍有抗惊厥、镇静作用,其中抗惊厥的成分,对于治疗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   2.1 病案举例 患者某某,女,33岁,2015年6月9日初诊。主诉:疲倦乏力半月,加重3天。刻下症见:胸闷气急,浑身发凉,眼睁不开,精神不振,情志抑郁,舌淡,苔白微腻,脉浮缓。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中医诊断:郁证(肝郁气滞,营卫不和型)。治以条达木郁,调和营卫。处方:竹茹10g,生姜15g,法半夏12g,远志10g,郁金15g,杭白芍30g,桂枝6g,合欢皮30g,淮小麦50g,川芎12g,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煮分二服。2015年8月1日二诊,自诉用完药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疲倦乏力、胸闷气急、浑身发凉等症状缓解,前方加柴胡8g,继服7剂,并嘱其饮食清淡、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半年左右电话随访,患者未诉病情复发。
  2.2 按语 徐经世教授认为,郁证发病之本在于肝郁不达,气机郁滞以及营卫不和。该方以白芍滋养肝阴,养阴和营,扶正固本,防生姜、桂枝发散太过,耗伤阴津,桂枝入卫透邪、解肌发表、助阳化气,二药结合,刚柔相济,升阳敛阴,调畅气机,清胆疏肝,解肝气之郁之效倍增,远志宁心安神,郁金清心解郁,合欢皮安神解郁,三者芳香宣通之品,芳香开郁,疏理肝氣,川芎活血疏理肝气,因郁而生痰,以竹茹、法半夏开郁化痰,淮小麦、甘草滋养肝阴,理气而不伤阴。
  3 桂芍养血柔肝治疗脱发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脱发多是因精神压力的增长,生活规律的紊而造成的一种病证。近代医家认为脱发多因毒邪所致,瘀血阻络,毛窍阻塞,发根缺乏滋养[7]。徐经世教授认为临床治疗脱发可分别从气、血以及心、肝、脾、肾四脏入手,根据脱发证型的差异,补养脾胃、疏肝滋肾、养血生发,使气血得以生化。徐老将其病机归于木郁不达,气血失调,肝郁血虚。因气血郁滞,毛窍闭塞,发根失去荣养,常用桂枝通血脉、疏理肝气,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景岳全书》言其:“补血热之虚……泻肝之火实。”两者合用有调和气血之功。
  3.1 病案举例 患者某某,女,21岁,2013年4月2日初诊。主诉:脱发1年,睡眠差多梦加重3天。刻诊症见: 出现斑秃,心烦,痛经,经期怕冷、恶心,小便不调,双目干涩。舌紫暗、边有麻点,苔黄腻,脉细弦。西医诊断:脱发。中医诊断:斑秃(木郁不达,气血失调型)。治宜条达木郁,调和气血。处方:柴胡10g,白芍30g,桂枝6g,茺蔚子15g,菊花15g,合欢皮30g,蝉衣6g,酸枣仁30g,贯众炭15g,制香附20g,竹茹10g,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3年4月10日二诊,患者自诉服用药后,睡眠差多梦心烦等症状较前改善,守方加减,酸枣仁减至15g,加首乌藤20g,继服7剂,以观后效。半年后随访,脱发症状明显改善。
  3.2 按语 本病案平素工作压力大,木郁不达,气血失调,本案治疗特色是未用一味乌发之品,主方以逍遥散为基础加减,以条达木郁,调和气血。肝主疏泄,喜条达,因肝失条达、肝气郁结,郁证丛生,故治疗郁证以疏肝为先。方中白芍辛酸入血分,养血补肝,桂枝辛散入气分,疏肝行气,一散一收,桂枝得白芍,免疏肝太过耗伤营阴,白芍得桂枝,防补肝体致气机郁滞,二者皆入肝经,两药相伍,气血同治,以达疏肝养血、行气行血之效[8];蝉衣、柴胡、菊花、制香附疏肝解郁,条达木郁;贯众炭凉血止血,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茺蔚子活血行气;酸枣仁益气养阴;竹茹除烦、清肝热。
  4 小结
  徐经世教授临证强调辨证,善用桂枝与芍药,将二者合理配伍、灵活运用到杂病的治疗中,取其滋阴敛汗、柔肝养血、调和营卫之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后学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姗姗,全日城,麻柔.麻柔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03-104.
  [2]张宏.《血证论》从脾论治浅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报,2019,39(7):870-873.
  [3]徐新宇,唐秀琴,牧慧,等.谈《血证论》的止血法[J].福建中医药,2019,50(2):61-62.
  [4]俞春林,杜正彩,郝二伟,等.四类不同功效桂枝药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226-234.
  [5]王萌,周永学.从中焦论治郁证学术思想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9):4142-4144.
  [6]李冀,李想,高彦宇,等.柴胡-白芍配伍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7):8-12.
  [7]王馨雨,王子妤.雄激素性脱发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6):122-124.
  [8]薛艳,蒋鼎,王学宗,等.“桂枝与白芍”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成分-靶点”调控网络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9):2140-2143.
  (收稿日期:2020-04-30 编辑:程鹏飞)
其他文献
【摘要】慢性肾衰竭患者大部分表现为脾胃功能失常的症状,脾与胃同属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脾与胃在功能相互促进,气机上相互协调,一升一降,升降相因,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慢性肾衰竭病机本虚标实,在治疗中处理好补虚升清,泄浊降浊的平衡,对于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改善患者症状,保护肾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脾升胃降;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以白族医药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文献法、分析法等方法,总结白族医药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传承与保护的情况。  【关键词】 白族医药;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5-0066-03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f Bai nationali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米烈汉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米烈汉教授门诊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规范化录入,分析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规律等。结果:通过对30首方剂,122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核心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关联性,衍生新方4首。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米烈汉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期刊
【摘 要】 荣肤洗剂是董燕平教授的经验方,由当归饮子、消风散精简化裁而来,全方具有补肾养血、清热祛风的功效,治疗血虚风燥型儿童特应性皮炎(AD)疗效显著,为儿童AD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关键词】 荣肤洗剂;儿童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类激素样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5-0089-02  特应性皮炎(atopic
期刊
【摘 要】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痴呆发病的高危因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早期防治十分重要。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从脾肾入手,脾肾同治,并相应的采用温补脾肾之阳、补益脾肾之气的治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脾肾;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5-0076-03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体外抗痛风药物筛选模型,对木藤蓼不同部位提取物进行抗痛风体外活性筛选研究。方法:利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筛选模型,用木藤蓼不同部位的提取物进行抗痛风活性筛选,并测定IC50值。结果:木藤蓼不同部位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大小顺序为:95%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结论: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木藤蓼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撑。  【关键词】 木藤蓼;酶促反应;黄嘌呤氧化酶
期刊
【摘 要】 目的: 研究慕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对推拿学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长沙医学院2016级年级本科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接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学生纳入对照组,将其中35例进行MOOC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研究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对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束时,两组理论知识、手法力学、人体模特、手法演示成绩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
期刊
【摘 要】 蒲公英为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文章对蒲公英治疗痤疮相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加以分析,认为蒲公英提取物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以炎症反应为主的痤疮发生发展,并对蒲公英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肯定了蒲公英治疗痤疮的疗效,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  【关键词】 痤疮;蒲公英;清热解毒;抗炎;护肤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扶阳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卒中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三焦次第扶阳法中药内服,治疗28 d后,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判断病情轻重,并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 28 d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
期刊
【摘 要】 老年期抑郁障碍属中医郁证范畴,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发病率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方面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王宝亮教授认为其中医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根本,以肾阳虚为主,并常常兼夹痰瘀气滞。中医治疗方面以温阳开郁、升阳开郁、通阳开郁为治则治法,循序渐进,兼以理气、祛痰、疏肝、安神等。用药方面注重扶助阳气但不能过燥,驱邪而不伤正。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障碍;抑郁症;扶阳开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