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90年代的纽约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公共租界——城市建设法规对摩天楼的高度控制

来源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天楼的出现与人类历史发展的都市化进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并且它在城市的选址与垂直生长都对城市空间发展与土地利用影响深远。随着19世纪美国都市化进程加快,大批摩天楼的快速建造引发了严重的都市环境问题。文章讨论了从19世纪90年代的纽约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出台的高度控制法规对摩天楼设计的影响,包括控制法规的出台过程、具体细则以及对摩天楼设计的高度、体量及形态上的影响,在历史的比较中发现上海公共租界在城市建设法规制订过程中向西方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努力尝试。
其他文献
香港公屋与中国大陆的廉租房均为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租住房屋,而香港的发展背景与中国大陆国情之间具有一定的吻合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冲突点。鉴于此,本文通过运用"背景迁移"
最近大家都在探讨如何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际上,城市与住房的关联是很紧密的。
对于一开始不被看好的微型音箱市场,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对于品牌林立的微型音箱市场。朗琴如何进一步发掘用户需求,并保持不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通过回顾朗琴音响两年来的成功经验,我们或许可以找准微型音箱行业的发展道路。  朗琴音响的创立,一开始是源于张义春对微型音箱市场敏锐的洞察。在2009年,微型音箱行业还存在不少不负责的厂商,让做工粗糙、音质恶劣等名词伴随着微型音箱。张义春回忆道:“当时,我们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