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长江依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也长江,死也长江。在6000多公里的长江两岸,那亿万年间的不息逝水,曾蕴育了多少生命,就淹没过多少生命。所有的生命有如无足轻重的尘埃,有如缠绵悱恻的水草,爱也长江,恨也长江,爱恨长江依。
  1983年的夏天,藏在母亲孕肚里即将出世的我,根本读不懂大人们的焦急与惶恐。一连多天的大雨将池塘和洼地全部淹没,大水眼看就要漫进村子里的所有房屋。这时候,千百年的洪水记忆让所有安稳待命的动员失效,家家户户开始将那些箱柜家当向高地转移。于是,在这名为双溪的小镇即将被洪水淹没之前,我随母亲还有挑着家当的父亲来到了外婆所在的山村,一直住到洪水退去。长江方静,酷热又至。我就在这水火未济的时分出生了,似乎一开始就与长江有了某种难以言明的缘分,若即若离又难舍难弃。
  当然,书本里面的长江是有如母亲一样和蔼慈祥的。从地理层面来说,它灌溉了一方水土;从文化层面来说,它催生了长江文明;从历史层面来说,它是政治主战场;从发展层面来说,它是经济大动脉。于是,每一个在长江边上成长的孩子,都会为自己生于这方水土、享有这份文明而骄傲和自豪,以仰视和崇敬的视角,一厢情愿地膜拜长江,这是对历史的臣服,更是对发展的祈盼。
  是的,未曾见识过长江的洶涌,又哪里知道江水的无情,又如何能真切感受到史册里频仍出现的江洪肆虐、哀鸿遍野的分量。哪怕父亲曾在夏夜“讲古”中以沉痛的口吻念叨,1954年的江水如何滔滔,整个家族在避退高地之前,无奈将土屋前后打通,以期躲过几无幸免可能的毁家之劫,都不能让我生起对长江的一丝敬畏。那时,我还不知道,在此之前的安徽省会是安庆,枞阳县治是双溪。而因着这场洪水,省会搬走,县治撤离,最终改变了我们本是县城人也是省城人的命运。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以至于每到夏季梅雨时分,我会格外惧怕江水。在我12岁的时候,村里一年青妇人不知为何抛夫别子,独自到了旁邻铜陵市郊的江畔,在纵身跳江之前,脱下了衣服鞋袜叠好,并留下了一张写着家庭地址的纸条。经过无数波折,妇人的遗体被打捞运回,停放在我们上学必经的路旁稻床(打麦场)上——风俗里,在外意外去世的人不得回家——初夏的雨后,骄阳火热,几台大鼓风机吹着,也不能阻止那浓浓的异味。我们只能绕路远走,落荒而逃,但在梦里都逃不开早被传得无法辨别的是非,据说妇人死状颇惨,在被鱼虾攒食后又因打捞而钩损,这惨烈的景象成了我们的梦魇。以后几年里,每到夏季雨落河涨,我就心怀畏惧,总会担心江水泛滥,成为鱼鳖之餐。
  可是,又绕不开长江。在长江沿岸的土地上,每一条溪流,每一洼河塘,都是源于长江,它们从几千年前起,就或大或小、或有或无地汪在那里,映照着人们的生或死。有水在的地方,就必然有人家,沿河而居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吃水、浣衣、洗澡、灌溉都有赖于它,而长于其中的菱茭、莲藕、芡实、鱼鳝,更成了土地之外老天爷最大方的恩赐。没有一方水面是闲潭,乡下过日子容不得一片空地,哪怕是在无法种植禾苗的水泽里。即使后来通了自来水,那水还是熟悉的长江水,很有一种“同饮长江水”的浪漫,只是那时的我们不懂,也无法欣赏,甚至还为家门口的河塘日渐荒芜而颇感遗憾,日子好了,就没多少人愿意精心侍弄和费力清淤了。
  你若试图远离长江,它又总会在无意中走近你,如影随形。初中时离家远,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吃饭的时候,我们会不辞路远,翻过大埂,来到离校数里的双溪河,河上偶有船过,河畔芦苇丛生。那时并不知道双溪河通达长江,只是莫名地为河水会一浪一浪地拍打岸堤而感到惊奇。就着河水清洗饭具,也会试着引诱水中的鱼虾。一只无辜的小鱼不幸被捕,在教室窗台的一只玻璃瓶里观摩了一下午的课。听课的间隙,我望着那种老式钢筋隔断的窗户,还有在玻璃瓶里压抑得无法呼吸的小鱼,竟然大逆不道地想起了小学课本里的小萝卜头,放学时赶紧将小鱼放生在学校周围的沟渠里。或许,在鱼儿据说只有7秒的记忆里,这左右碰壁的一下午只是一段离家远走的时光,它却不知道,有时一走可能也就是整段人生,譬如后来离乡而居的我们。
  真正见识到长江的威力是在1998年的暑假。那一年的洪水突破了1954年的水位。其实,在江淮一带的每一个夏天,长江都是不折不扣的主角。干旱时需要它拯救,发洪时需要它慈悲。它不像我们房前屋后的河塘,可以任由你使唤,所有的收获与毁灭,都要看它的心情。洪水来了,沿江的每一家一户都要出人出力,日夜到堤坝上守护。在不是特别危险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小孩也要跟着上去,挖土装袋——按指令在长江大堤外侧五百米以内的池塘都得填实,以防止溃堤。当然,我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主要还是大人们和穿着草绿军装的子弟兵。那些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各地方言,却个个虎虎生风、一个顶俩,一声号子,数十斤的土包一扛就是几袋,然后奔跑着送往各处,这样的景象在长江沿岸的各个堤段存续了很多年,一种年青绿色洪流与千年长江洪流的对抗,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他们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
  我那时很是瘦小,被安排负责装土,说白了就是牵好袋口,让挖土的大人能够快速地将土块送进袋里。这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一看就会。朝着土块抛来的方向撑开袋眼,这时候双手是需要协调的。一手尽可能地往上拎,不然袋子就可能崴下去;一手尽可能地往前张,不然土块就可能掉到外面。很简单,时间长了却也很吃力,站也不是,蹲也不行,那腰必须半直半弯着。好在一袋土装满的时间并不长,间隙的松动可以舒缓一下腰肢。有时候我会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浪翻一浪滚的江水,江水就是在这样的起伏里愈演愈烈的,那充沛的后劲让人惊心动魄。江水翻滚需要堤坝阻挡,我们疲惫起伏的心情也需要。在那种环境下,不能让江洪决堤的信念成为阻止每个人偷懒的心灵堤坝。
  最终大堤守住了,江心洲却被放弃了。泄洪的发令枪响起,房屋和庄稼都被滔滔江水淹没在底。站在被泥水浸漫的大堤上,看着一片洪水汤汤、江天茫茫,不知怎么地就会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没有人能说得清已经有多少年,在随着长江情绪好坏的波动里,有多少人选择了留下,又有多少人选择了离开。留下的人,享受了恩赐,也就必然要承受威胁;而离开的人,则只能在记忆里默默怀念。   后来,在高考前的那个短暂假期,不知怎地就与一位同学临时决定,骑着自行车沿着长江大堤一路赶赴县城,漫无目的也毫无因由。骑到一半,我们就后悔了,彼时的大堤正在进行彻底的整修,一路上每隔几百米就有打桩机在钻孔,然后在深深的孔洞里浇灌钢筋混凝土,这让曾经驻守大堤的记忆变得愈发鲜明。时不时下来搬车而过,使得我们的骑行变得支离破碎。那沿途的江水明晃晃地刺眼,似乎在嘲笑我们承受不了高考前夕的重压,嘲笑我们谁也没有率先说出口的回头打算。于是,几十里的路程几乎花了我们一天的时间,傍晚只能在县城的小旅馆投宿。这是我们第一次以一种近乎逃离的方式,离开那个生活了很多年、学习了很多年的地方,怀着一种未知的情绪奔向不确定的远方,即使还是没能走出被称为家乡的县城,没能遠离曾在枕畔轻唱睡眠曲的瑟瑟江水。但我们知道,我们终会离开。
  离开,还是绕不开长江。大学是在江城芜湖的一所师范大学,每次来回路过都必经铜陵长江大桥。从车上向桥下看去,那江水浩淼,不能细看,就像一个人在水边定睛久了,总会有一种被水涡吸引,然后生出一种进去一瞧的古怪念头,而这悠悠长江之下,又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大四时在贵池中学实习,因为离家近,每到周末都直接搭乘轮渡到桂坝,然后再坐三轮回家。在那简陋的轮船上,可以近距离地俯察长江。被风吹皱的江水是清澈的,照亮了世俗人心,很是亲切。那些曾经平常的日子,在一船家长里短的乡音里,显得格外记忆如新。
  更多的时候,人们越畏惧什么,越喜欢谈论什么,比如在车上常会听到有人车祸丧生,在船上常会听到有人溺江而亡。一个在前天夜晚赌博赢了几十万,然后在兴奋醉酒后临时生起去九华山朝拜念头的男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小姨子,在凌晨大雾的指引下直接将车从桂坝的轮渡码头开飞进了长江……这样的故事让人恐慌,偏又在一片啧啧声里诱人竖耳细听。这时再看那江水,就莫名觉得不再清透——船快要靠岸了。回家的路有千万条,每一次来回总会听到不同的故事,每一次经过总会生发不同的感触,或许就是这来回起伏的情绪交织,最终裹挟包融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后的很多年,当离乡回家时,却再也找不到这样一条让人深刻的路了,即使一路几度经过长江,比如南京长江大江、润扬长江大桥、镇江汽渡……
  毕业后我到了江苏工作和定居。在这个号称“江淮之水都汇于此”的龙川(江都古称)小城,我常常会到南水北调的“源头”(当地景点)看看,坐在引江水利枢纽公园的条石上,遥望奔腾的长江之水在这里休养生息,在这里回望故乡。滚滚江水被浩大的水利工程押解圈禁,终于得成上善大道,从一排排雄浑的闸口里轰隆隆涌流出来,显得格外让人放心,也让人充满力量。所有参观的游客都不再畏惧,他们必定知晓这江水肆虐四方、任意闯荡的历程,曾经有多少敬畏留存心上,此刻就会有多少欣慰爬到脸上。是的,所有记忆的指向都是正反相成的,当初越是想着离开、渴望走远,如今就会越是想着回归、渴望靠近,譬如故乡。
  汤汤一水间,切切不得语。间隔着时空的距离,脑海里总会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想起那曾无数次在畏惧与渴望中慢慢走近又渐渐远离的长江,想起那如旧日老友一样轻轻起伏波动吟唱着熟稔旋律的浪花。好像注定了一样,我们在江边生长,转了一圈又一圈,走了一年又一年,还是回到江边,从未舍得放下,从未真正远离。直到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开世界,终会魂依长江,就像长江流域无数过往的先民们。
  几十年间,对长江的爱恨绵绵,早已默默升华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在更为深远和广袤的时空范围里,整个长江流域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里日新月异变化着,一百三十多座大桥跨江而过,无数城镇因江而兴,无数居民因江而富,曾经野性难驯的长江变得愈加温顺、愈加慈悲,也终将成为历史转变的忠诚守护者和民族复兴的最佳见证人。
其他文献
晒场上闪亮的麦粒  倒映入湖面  一只蚂蚁即将爬越沙漠  浩瀚着远去  许多光亮慢慢沉入湖底  消失不见,或深埋泥土  多年后又在一栋栋高墙上亮起  有了容身之地和温度  或长出地面,组成好看的长龙  游曳不定  今晚有三四颗星子离我最近  它們手牵着手,轮流闪烁  看不见的人能听到它们的轰响  夜色依旧冰凉  湖水早已笼起薄雾,愈发深邃  我丢失了眼睛
期刊
不要等夜色涌上来  鹅卵石是它磨圆的外骨骼  一步步  从脚底收回到身体里  夜突然变凉,变稠。暗自涌动  走过眼睑,如深入一汪泪水  往日的烦恼飘散开来  直到听不见虫鸣,骨骼的欢声  深处大树参天,枝叶生姿  修長的大鱼游弋其间  月光开始照下来,如温暖的白日  越过脊背,望见远山  直到远古遗迹释放恐惧  有神灵知道了你的名字
期刊
牛羊行走在高山之上。  经幡飘扬在白云之下。  安多,藏北小城,提着唐古拉山脉的衣袖。  雪花的纯度,  提炼了干净的辽阔;草原的体香,熏染了清净的豪放。  鹰的羽翼上,左邊站着雪山;右边坐着河流  背着木桶回来的藏族女子,  桶里装满三条大河,三条大河叫怒江、澜沧江和长江。
期刊
羌塘高远。  那曲豪迈。  群山着装,穿一套白牦牛的衣裳。  幸福的锅庄如格桑花掀开绿油油的草原。  牛羊像草書奔放在藏北。  手拿牧马鞭的男人,放牧着雪山、放牧着快乐的日子。  赶生灵、赶天上的白云。  那曲河边、唐古拉山下的人们似古朴的藏文生活着。
期刊
题记:我是一个没有远方的人,却偏偏最向往远方。  夜深沉,漫天的星斗与遽尔怒放的烟火交相辉映。一曲《寂寞沙洲冷》还没唱完,天上的烟火已如流星般陨落。而天上的星星如恒,安静地在天幕上眨着眼睛,带着一点温暖的亮度,俯视着倚着栏杆,并排坐着的我们。  这个我们,指的是我与发小水手。水手是绰号,因为他从小最为远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伟大的水手,周游世界。大名叫做赵为民,极普通的一个名字。  此刻,他已然有了
期刊
有个声音说要有光,于是世界开始明朗  有个远方谁往,我知道我的歌聲已经迷茫  站在又一个冬天,新的歌声正在开始激昂  看见又一年收场,新的太阳正在积蓄阳光  我已经听到远方的沙漠已经开始新一轮轰鸣  我此刻坚定知道远方会有一曲相思被人演唱  诗与远方,那是我没遇见过的歌手但耳熟能详  远方与诗,真实的远方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  远方谁来,谁会像一个老朋友悄然来到身旁  远方谁往,谁会像一杯酒满在曾经
期刊
女儿留学两年,一直住在沃尔瑟姆。  这是大波士顿都会区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它的规模确实不大,人口不过六万多人。它不是孑然孤立于一片旷野或森林之中的小城,是和周围的其他小城市牛顿、莱克星顿、萨默维尔等相连,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沃尔瑟姆一条主街,集中了市政厅、银行、超市、教堂、加油站以及旅馆和餐馆。其他的公共建筑,比如警察局、建设厅、市法院、学校等,虽分散在不同的方向,但离主街也都不远,不过一条街两
期刊
新买的衣服不小心刮破了  八十岁的母亲,戴上老花镜  拿出针线,细细缝着  我在旁边看着,不说话  从出生起,我的衣服  帽子鞋子都是她缝制  生活变好了,不用手工了  母亲的针线活儿  就变成钉扣子,握裤角  缝补我偶尔刮破的衣服口子  这种时候,她总是叨叨——  也不小心点儿,好好的衣服  我女儿朴实,不嫌我的针线活粗  ——我说你生得好,教育得好啊  ——她总是开心得笑起来,像个孩子  母亲
期刊
十二月,枯枝堆积  巢穴从黎明燃起火焰  扶摇直上,鹰  降低正午太阳的高度  冬日成为一个时代  阳光如翅下的绒羽  落在冰面四处游走  鹰的时代,凌冽而明媚  披上猫的皮肤  蜷缩在神的脚边  看鹰在天空盘旋  找不到峭壁,迷失故鄉  鹰,是高原的心脏  冬日里唯一的跳动  目生混沌。远离岁月  树木成为化石。  对那个遥远的季节  早已无人知晓  鹰击折翅膀  水晶的时代迸裂  风从光里刮出
期刊
我摸不到大地的心  整整四十八年。挑水劈柴教书患病  简单的生活,我摸不到诗句的想象力  视之为生活的早晨或下午  视而不见  在这里,没有一朵花为谁盛开又凋谢  来来往往  我只信赖从前,信赖黄土、荒凉、黄昏  這么快  就形单影只,空洞,老的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