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离离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ly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后,我就直接往学校去。这时不到七点,学生们还未到校。校园一片寂静,四周的林木站立着,偶尔有点声响从密树中发出, 是早醒的鸟儿。有时,树丛会哧啦一声被突然拨开,有大鸟从中飞跃而出,直击长空。
  我通常先到西大门边的空地走走。这一片空地是原来的医学院为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开辟的实践园地。后来大学搬迁,我供职的学校入驻。这一片地连同校园的几栋危房都在拆除的范围内,便无人去顾及它的存在。地闲置了,原本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因为无人打理, 终于荒草萋萋,显示出有些颓败的气象。
  借助识花软件,我发现园里留下的中草药还不少。一点红和蒲公英都有一身绿装,像是两姊妹,常常会认错,仔细看是不同的。一点红的叶子长于根底部,少数长在茎上,且越往上叶越小;蒲公英的叶子则长于根底部,贴近地面。一点红的叶更绿,蒲公英的绿叶带着暗褐,边缘呈锋利的锯齿状,看上去就觉性烈。由此看来,一点红应当是温柔的姐姐,蒲公英是性子有些刚倔的妹妹了。
  狗肝草特别喜欢长在路边。这种草十分不起眼,叶片对生,在节骨眼上开着微小的淡紫色的花。据说喜欢喝“凉茶”的广东人对于常见败火草药的研究十分独到,狗肝草就是明证之一。它性凉,味甘微苦,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老一辈的人们常用它和冰糖煎水防治感冒、清除肝热。狗肝草的旁边生有许多薄荷,叶片散发淡香, 在露水深重的秋日清晨闻到,有一种莫名的温暖。
  園子的拐角是两处高墙交会形成的阴湿处,阳光难以照拂到。一大丛雀梅藤妥妥地在此安了家。 我一眼瞥见了它———只是多看了一眼,便再也放不下了。它的叶子小小的,薄薄的,如纸质般,新绿中透着亮。茎枝如藤缠绕,梢蔓斜出横展。晚秋时节, 淡黄色的小花发出幽幽的清香,花态似梅,花瓣又似鸟儿的尖嘴,这就是它名字中“雀梅”的来历。雀梅藤自古以来就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有盆景“七贤”之一的美称。如果是在江南,经过匠人的精心雕饰,它们枝干遒劲,风骨崚嶒,定会大受欢迎。这丛雀梅藤是没有可能得到受关注的机会了。
  年少时那么喜欢李白,以为人生当浪漫如斯。人近中年,我开始渐渐爱上东坡的旷达。“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苏东坡来说,人生的三起三落是一场场的梦魇,更是一个个福祉。在一段段艰辛的贬谪路上, 在远离京华的瘴气凌厉之处,他闲云野鹤地出入自若,寻溪傍谷,钓鱼采药,诵经拜佛,放浪于山水之间;他造屋、交友、写诗、治病、酿酒、烤羊排、制墨……被贬蛰居的苏东坡,将往日的怨怼一笔勾销———黄州让苏东坡的艺术作品走向成熟,惠州、儋州则真正让他的人生智慧抵达圆融通透。“无用之用, 方为大用”,偏安于此的雀梅藤,逃脱过了那些九曲回肠般的人工扭曲, 枝蔓宛如一片云般,轻盈地舒展开来。
  每隔上一段时间,住校的老傅会挥动锄镐稍作整顿,这里才不至于真的成为荒园。这位老同事年近七旬,在二十世纪中叶曾经下放到农村生活过整整十年,由此深谙稼穑之道。我说,城市里难得有这么大片的地,用来种菜是极好的。他说,土不行,东西长不好。后来,他不知道从哪里运进来些土,黝黑松软,一看就品相不凡,覆盖在园中一角。地气一下子显得深重起来。我到学校的时候偶尔给他打打下手。有一次,他正在种花菜苗,我也拎起锄头刨土,种下一株。于是,它在我心里就有了一种归属感。我不时去看望它,浇浇水,除除草, 感受着每日执笔之外的另一种手作,也别有一番乐趣。
  菜苗一日日长高,野草也伴随而来。
  朝南一堵高高的围墙,将这里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只能望见鲁迅所说的“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墙角阴潮,地锦草长得密密麻麻,让人看了头昏眼花。地锦草的外形跟马齿苋有点相似,区别在于地锦草的主茎上斜生出的枝节繁多且坚硬, 而马齿苋虽然枝节也多,但每一条茎上都长出很多分茎, 层层递进。别看它茎叶小小的,若揪下一段,断茬会流出乳白色汁液, 像木瓜弄破皮后的液体,因此又叫“奶浆草”。老傅说,农村人称地锦草是田中的“郎中”,不小心受了刀伤或烫伤,随便扯一把地锦草,将白浆挤出来涂抹在伤处,几天就好了。
  大多数草木一钻出地面,都拼命地向上生长。车前草则不同,它的每一枚叶片都极力地贴向地面,仿佛就是为亲近大地而来,长卵形的叶片光亮厚实,且有韧性。它极力从土地中汲取力量和灵性,以成就它所追求的完美。
  《诗经》里的“芣苢”,说的就是车前草: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之。
  夏天的时候, 从绿叶中抽出花穗,遗世独立的一枝,绿白两色相间。秋天到了,花穗结出蒴果, 溜圆的种子一一滚出,却怎么找也找不见了。车前草名字里的一个“车”字,给人一种苍凉和悲壮感———大漠旷野,天高地远,前路迢迢,野风猎猎,唯有旅人踽踽向前。在碾过车轮之后,车前草的草籽被带向四方。到第二年春天,新长的车前草会告诉你当年它掉落的地方。
  松土,浇灌,除草……这样的劳作我是无法一整个下午地持续下去的。凡俗世界里的趣味就在于适时起兴, 适可而止,如此最好。野草了无规则地长着,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走过时往往觉得碍脚。我几次想顺手拔除,老傅说,不用动,让它长。想想也对,不动也是一种态度,看着它们在风中招摇不止,也饶有一番风姿。
  地气那么自然地在乡间游走着。旷野上,草蓬蓬勃勃地兀自生长,田埂上、沟渠边、石缝间,草的身影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跃入眼帘。儿时到乡下的外公家,最喜采摘的是各色小花。花的妍美让人一看就心生歆羡,草则一律的青翠,既没有带来光鲜的视觉,也没有可人的清芬。有时,伙伴们在小路上追逐奔跑,明知前方尽是青青小草,一样飞踏而过,毫无怜惜之心。如果说山间的野花是村姑,山里的草木则全凭借上天的造化恩泽,活泼泼愣生生地长成一个个倔强自信的汉子。进入城市,坚硬的水泥替代了温软的土壤,果断地阻止了一切萌生的愿望。   常常是在路上走着走着,一茎鲜绿的草就冒了出来。它们出现在石缝中,十分醒目。石头铺设在泥土之上,切割的石板紧实地覆盖住地面,近乎天衣无缝———闽南工匠的技艺在一条普通的石板路上便可见一斑。即便如此,长年无数的步履踩踏而过, 还是有些许微小的缝隙显露出来。几点尘泥飞落让随风而起的草籽找寻到了一丝生存的机遇。尽管狭隙难启,也没有厚实的土壤作为落地的母床,草籽还是安然地附着其上。有时候是一茎探头探脑的狗尾巴草,垂下狭长的细叶,傲世地伸张;有时候是只有三两椭圆叶片的酸咪草,身材矮小单薄,也不影响它的可爱俏皮。还有的时候,草籽恰好落在老宅的瓦片上。那里泥土从来不曾抵达,恐怕只有零星的尘埃, 却布满成串成串的薜荔———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它存在的依据, 面对世间的所有草芥, 你往往发觉语言的苍白,以致无话可说。
  城市的草逃离不了被统一管理的命运。秋风吹来的时候,园林工人携带着锋利的锄头, 铲掉日渐发黄的败草和枯梗。土地在此时裸露出本色来———温润的、橙黄的, 无数零碎的颗粒大小不一地散落着。很快,一批人工培植的新鲜草皮运送进来,它们外观油绿,尺寸均匀,无一例外的齐整统一,至少肉眼几乎是难以分辨出差异。刚刚敞开胸膛的土地还来不及喘口气,就被覆盖得严严实实。草根短浅,一旦扎下了,就一心向下地长起来。于是,在冬日依然一片葱茏的南方,行走中的人很大一部分視觉上的美感就来自于地面上的草,草色让他们枯涩的眼得以舒缓和怡悦。
  小区的大片空地上都种着蕨类。它们叶片狭长, 两两互生的叶子精致优雅,色泽鲜绿。距今三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作为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蕨类已经在地球上葳蕤地生长了。作为草本的它们虽然没有木本的笔挺临风,长势却无比繁盛。我搬到这个小区有十年了,各种树木噌噌地往上长,一年高过一年。只有地面上的蕨类始终不见拔高,缓慢得让人怀疑时光是否还在流动。
  生活在沿海的人们对每年夏秋两季必定光临的台风安之若素。而一场台风刮过, 检验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抗备能力,也检阅出植物内在的生命力。高处的大树即使主干足够安稳,往往也逃脱不了枝折叶落的结局。此时,悄悄掩面窃笑的是低处的蕨类,它们仿佛刚刚从三亿年前的梦中醒来,一副从容安详、处变不惊的模样。 风行草偃———我在台风过境时散步,只见它们在风中海浪般起伏着,仿佛带着一派天真,壮阔不亚于一片盛大宏阔的草场。
  庄子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不过是漆园吏,管理几千株漆树。山野幽渺,给了他无尽的自在和惊喜。
  那时候的大地之上,草莽的气息远过于人气———林木参天,蔓草无边,飞禽走兽奔走呼应。他在林莽之中行走,草木荫翳,使他的内心如孩子般欢快,充塞无尽的迷离和好奇,想象也愈加清爽浪漫。庄子笔下的鸟是“水击三千里”的大鹏,树是大得不得了的臭椿———“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当他的目光回归到现实中,他看到的除了各种树, 还有摇曳多姿的草:青苔、车前草、葱韭、芦苇……随着他飞奔而过的脚步, 草丛中惊起无数的蜂蝶虫豸:螳螂、蝴蝶、蟪蛄……
  就在这时,楚威王来了。
  这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为君王分忧,下为黎民谋福。”
  上为君王分忧,下为黎民谋福。”出生于蒙地的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身份是有一点高贵的。他的先祖是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当时是一个天下纷争、诸侯争霸的年代,梁惠王、齐宣王和庄子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庄子思想敏锐,学识渊博,只要他愿意,各个国家的诸侯都会聘用他吧。如果他想做官,简直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庄子持竿不顾,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盖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 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
  二大夫一下子明白了。
  屈原也是十分喜爱香草的。他在《离骚》中写下了十八种香草:蕙茝、菌桂、荃、江蓠、白芷、秋兰、木根、薜荔、芰荷、申椒、菊、芙蓉、石兰、杜衡……草木有本心,它清洁宁静本并不为人而生,屈原偏要用种类繁多的香草作为装饰。他一边以香草自喻,表白林泉高士的志向,一边又心怀魏阙,无法做到真正的退隐。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远志”是小草的别称。同一种植物,因为地理环境的改变,名称和本质都发生了变化。庄子深知自由与快乐的珍贵———与草木相处无须刻意,比与人相处轻松得多。他选择在宋国守着空旷无羁的漆园,当一份闲差,在斑驳的草木间自在地行走。
  天生天养的草有自己的定数,如今城市里的人开始热衷起种草。说起“种草”,很多人选择的是铜钱草,一种最有寓意又最好养的草。它的叶片小而圆,开黄绿二色的小花,尤其是植于清水中,如亭亭清荷,再曼妙不过。而文士的书房里,菖蒲是不可少的。有人为了寻到一株心仪的菖蒲,会走上好几里的山路,捎带上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头一起捧回家, 置于案几前,以示高洁。
  从前我观看草木, 常常是仰望的姿态,把目光长久地投射在树的身上,树下的草,则被我忽略。而现在,我对于草的喜爱已不亚于一棵棵挺拔的树。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窗外的南方冬日,依然是一派流翠生机的景致。同样是植物,历经时间才能真正见出差异。时日向前,如果没有意外的因素,树的长势必定会越发茂盛,直至遮天蔽日,甚至成为一株古树,领受人们的围观和赞美。而就在树们日复一日地向上伸展、抽枝散叶的同时,草依然不动声色地守护着大地,在一枯一荣间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生命轮回。
其他文献
一  黄土高原自西向东缓缓轻垂, 高耸的崤山灵巧地托起了高原的余脉。崤山高山绝谷,峻坂迂回,形势险要,是陕西关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满是褶皱的断块山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将蜿蜒在黄河、洛河之间的崤山整齐地切割为东崤、西崤。  东西二崤巍峨耸峙,中间一泓清澈,便是渑池。  1921年4月18 日,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从渑池县城徒步来到仰韶村, 在村南约一公里的地方, 他发现了一些被流水冲刷露出地
期刊
由记者而成为名作家的,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多,黄裳算是其中的一个。  我与黄裳说来也算有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出版社不久就读到了他的《金陵五记》。这本书最早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并不厚,小三十二开,是黄裳先后五次到访南京的散文随笔。其中最早的篇章写于1942 年, 最晚的写于1979 年,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书中内容大多与南京的历史文化有关,熔历史、知识、趣味于一炉,标准的老报人风格,充满了书卷
期刊
我呢,是桃花墩的老熟人了。  我是五岁的那个秋天来到这里的。十多年里,我看老了那斑驳的灰墙,瓦槽里的青苔,还有不再结枣子的枣树。当然啦,它们也看惯了我了。  老宅呢,是桃花墩古迹的集中地。宅子外有八百米左右的青石街,街口有两口井,我阿婆说,左边的是公井,右边的是婆井。又说啊,女人不怀孕,雨水那天,来喝这井水,回去就有喜。  其实,婆井的水并冇得人喝。因为井里淹死过一个小孩。再其实,不仅是婆井的水在
期刊
夜宿渔村  是在某个夏日午后, 我们去到那个叫初旺的渔村。住处被安排在镇上,距离渔村有段距离,说是条件相对好一些。我们住了一晚,感觉并不好,执意要搬到村里去住,文化馆老仲于是陪我们去考察了渔村可住的几个地方,最后选定一家招待所,我们戏称这是村里的“五星级酒店”。  招待所房间有些暗,潮湿。没有书桌,老仲临时从学校借来两张课桌, 桌面上是厚厚的污渍,想擦一擦,越擦越脏,我用几个牛皮纸信封铺在上面,开
期刊
骆驼城是一朵嵌在河西走廊碧蓝天空里的白云,是飘摇在祁连高原上的一棵草, 是盛开在人心里极其美丽的霉菌,是一个幸福的圈套, 是北凉国一次远征,从公元397 年至今,折戟戈壁深处。我经常来看骆驼城,这座废弃、空荡、浩大的城,看啊看啊,心里就生出苍茫,生出激动。  看啊,心里就生出苍茫,生出激动。最喜欢看夏季里的骆驼城,因为它是春天的作品。春风吹呀吹,把草芽吹绿,把鸟雀的翅膀吹软,把灰云吹白,让阳光温暖
期刊
当我身处人群之中的时候,究竟是同样站在人群中的谁,突兀地喊了一声?  地点是一条路与另一条路的交会处。像一种魔术,两条普通的道路以垂直交会的方式经历短暂的相遇之后,便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继续延展, 以交会点为中心,道路借用倍数的名义增加,让简单的规律忽然变得复杂起来,也让每个人接下来的选择变得玄妙和不确定起来。在这里,有的人将在人群中就此转向, 向左或者向右,汇入新的人群;也有人将会从左右两个方向走
期刊
读刘庆邦先生的《细节之美》。喜欢如临美筵,忍不住一口气饕餮下去。读了一会儿觉得饿了,抬眼看,时钟已至中午,弄点什么吃吧。  弄点什么吃呢? 冰箱里有一碗昨天剩的排骨汤。干脆,拨拉一碗疙瘩汤吃。我这人在吃饭问题上从不愿花费时间,拨拉疙瘩汤既简单又好吃,再说,抓紧填饱肚子还得接着读书呢。  取出一个玻璃钵,倒进一些白面。咦?怎么才能把面粉拨拉成面疙瘩? 刘庆邦说,细节首先是从记忆中来的,因为写小说是一
期刊
一  炖了一锅排骨汤,放了荠菜肉圆、唯新贡丸、龙虾球、粉丝、白菜。  一只日式土锅,盖子上勾了莲。素淡的几笔,勾勒出春天的藤蔓。  好时光是用来虚度的。一个下午,只是读一本书,泡一壶茶。苏州“诚品”楼顶有个露台,搭了一个棚子,开一家小茶馆,名字叫“匠煮茶”。夏日去书展,在那家小店歇息,喝了半天茶。那家店的玻璃茶盏好看,陶瓷托盘好看。雪媚娘好吃。酸酸甜甜的花茶、果茶也好喝。  店里的女孩子加了我微信
期刊
五十岁之后,我渐渐喜欢上长跑。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长跑曾经是我最讨厌的运动。高中时代,我在上海静安区读书,年年評比德智体三好学生,我都没有评上,最高拿到三好积极分子,原因就是长跑不及格。智力方面我是没得说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德”方面差一点,经常被批评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肯亲近“群众”。  但德行是可以改进或掩饰的。有一年,我主动留下来帮老师擦黑板。不清楚现在的老师是否还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
期刊
骑驴,是一种温柔又谦虚的态度。  当年耶稣进耶路撒冷城,不是乘骏马、衣轻裘,而是骑着驴驹子。众人把衣服,或砍下的树枝,铺在路上迎接圣主。  我们小时候的儿歌《踏雪寻梅》,似乎每个人都朗朗上口:“雪霁天晴朗,蜡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歌词的灵感,最初是出自于孟浩然在灞桥风雪中,骑驴寻找诗思时的旷达。  骑驴,也是史蒂文森的选择。当年他在法国塞文山脉的旅程,就是骑驴完成的。  史蒂文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