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分析及降损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ylorgil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势头见涨。可是,近近几年全国各种能源的发电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无论是电力生产、供应单位,还是电力使用单位,节能的潜力都很大。因此线损率的高低也就是供电企业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应。
  【关键词】线损,节能,发电量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线损管理涉及面广,跨度加大,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为适应电力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搞好电力供应,减少供电损失,向客户提供优质、价廉、充足的电力,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必须加强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
  二、线损的组成和计算方法
  1、线损的组成
  (一)技术上的线损
  在输送电力网和电能分配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部分损耗,其直接的原因是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异常,通常这部分正常合理的电能消耗就可以叫做技术线损,也可以叫做理论线损。
  (二)管理上出现线损
  在电力营销的运作过程中,为准确计量和统计,需要安装若干电能表、互感器等计量装置和表计,不同程度的误差与这些装置与表计都有关系。与此同时,由于用电抄收人员的素质关系,又会出现估抄、漏抄和不按规定同期抄表的现象,再加上管理工作不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部分透漏和少量自用及其他不明因素造成的各种损失。这类损失,归根到底是我们管理不善引起的,所以称之为管理线损。
  2、按损耗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变损耗
  可变损耗指的是跟电网中的負荷电流有关随其大小而变化的损耗,其中包括导线中的损耗,变压器绕组中的铜损,电流表和电度表电流线圈中的损耗等。
  (二)固定损耗
  固定损耗指的是电网中的负荷电流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不随其变化的一种损耗。
  (三)不明损耗
  不明损耗系实际是指线损与理论线损之差的一种损耗。
  3、线损的的计算方法
  (一)均方电流值计算损耗
  分析实际运行情况可以得出,输送功率P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P是时间t的函数,即:
  P=P(t)
  进一步考虑P(t)可知,形成P(t)的因数I,U,cosφ的φ角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即:
  I=I(t)
  U=U(t)
   cosφ= cos[φ(t)].
  假设cosφ及U不变,那么在输电元件R中流过电流I(t)时,在时间T内损耗电能△A,
  △A= I2(t)Rdt
   通常的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求出I=I(t)的表达式。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情况可以用离散型分布函数来近似地求出△A,即,以每小时运行人员抄录的电流值Ii作为这一小时内的平均电流值,近似地认为这一小时内电流未发生变化,则这一小时内的电能损耗为:
  △A i= Ii2 R×I
  式子末尾的1表示1小时,从而△A i的量纲就成为电能的量纲。当明确这一点时,可以不必写出 ×1.当测计期T内有几个电流值时,总的损耗△A为:
  △A=
  令IJ2为每小时电流平方的平均值,即:
  IJ2=
  显然
  nIJ2=
  于是△A= nIJ2R (1)
  这个式子表明,当一个供电元件的电阻R为已知时,n小时的总损耗可见用均方电流值求得。
  (二)用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和损耗小时数τ表示负荷特性及计算损耗
  最常用的是同负荷曲线,负荷曲线具有周期性。除去用负荷曲线来描述负荷的特性以外,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也是一种描述方法。
  设某元件的全年供电量为A,元件的送电功率P(t)的最大值为Pmax则全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的定义为:
  Tmax=(2)
  定义式表明,若以最大负荷均恒地供电、则在Tmax小时内就能完成全年供电量A。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在全年意义上描述负荷的特性。下面叙述它和损耗小时数τ的关系。 类似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二,设全年供电损失电量为△A,损耗功率△P=△P(t)的最大值为△P,max则全年供电损耗小时数τ的定义为:
  τ=(3)
  当元件R输送功率为最大功率Pmax时,固cosφ假定不变,输电电流I=I(t)也出现最大值Imax,于是△Pmax=I2maxR
   故△A=I2maxRτ(4)
  由此可见对于已知元件电阻R及最大负荷电流Imax的情况来说,只要知道了就能求出该元件的全年损耗△A,通常对于供电完成之后的情况,最大负荷电流是一定知道的。即使对于供电完成之前预测线报电量,也要给出最大负荷Pmax,从而 Imax也是可以知道的。于是关键在于如何求损耗小时数τ。
  二、当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配电网布局和结构
  较多的超供电半径线路,超长的线路空间距离,较多的迂回和卡脖子线路供电现象,多而散的配电线路上负荷点,较远的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使得主配电架空导线截面与载荷量选择不相匹配。
   2、使用老化和陈旧的供电设备,损耗就会严重
  很多还在使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在一些农村还存在早期架设的10kV线路,这是一种常见的线路损耗,而且十分严重。
  3、配电变压器负荷存在不平衡的状态
  空载运行时间长的配电变压器,这些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是很大的。农闲季节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晚间则负荷较大;反之,则相反。还有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现象存在。
  4、使用电能计量装置的时候也会造成损耗
  因为负荷变动大的大量用电客户,而实际负荷率偏小,电流互感器配比偏大。下降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精度,照明户的表,大量由于设备老化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格且偏慢的现象。
  三、线损管理方法
  1、领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要加强管理
  笔者研究了一些公司关于线损的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公司经理任组长,经营、生产副经历任副组长,企划部、生产技术部、政工人事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线损综合管理协调工作。相关部室设立了专(兼)职线损管理员,明确了各部门及各级线损管理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方法,在全公司构建了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层次清晰、科学完善的线损管理格局。各级线损管理单位按月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控制的线损管理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汇总,并逐级上报。智能部门根据基层部门的调查分析,汇总形成全局性线损分析,对现损高、线路波动大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薄弱环节。
  2、制定严格的技术指标
  (一)配电线路综合损失率(包括配电变压器损失)小于等于百分之六点五
  (二)低压线路损失率 小于等于百分之十一
  (三)线路末端电压合格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六
  (四)配电线路电压允許波动范围为标准电压的±百分之七
  (五)低压线路到户电压允许波动范围标准电压的-10%—+7%
  四、降损的措施方法
  1、降低线损的建设措施
  (一)电网结构进行强化管理
  健全合理的电网结构,简化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工作。电网升压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这是由于在电力负荷不变的条件下,电压提高后电流将相应减少,可变损失将相应降低。
  (二)提高进入市区和工业负荷中心的配电电压等级
  随着经济发展,用电负荷的增加,原来的配电电压等级已不能满足需要。考虑到线损电量中百分之70左右的可变损失是随负荷功率的平方变化,如果不设法减小供电半径,不但电压质量得不到保证,线损电量也将大幅度增加。
  2、管理降损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
  建立由相关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负责领导线损工作;客户中心设专职线损管理员,各供电所设专兼)职线损管理员,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制定线损管理制度、线损奖惩办法及线损管理实施细则,发生的问题的时候,要责任明确,进行分明的奖励与惩处。
  (二)把理论计算和线损统计工作做好
  以负荷的变换情况为依据,对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实行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后,就拥有了准确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对线损的高低进行及时的衡量,及时发现网络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对策,有效的实现了降损工作;按月进行线损统计和分析工作,按季度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线损升降原因,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三)搞好线损指标管理
  各级线损管理单位每月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控制的线损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汇总,并逐级上报。职能部门根据基层部门的调查分析,汇总形成全局性线损分析,进行重点分析线路波动大、线损高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薄弱环节。
  五、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节能降损在现行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降低直接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成本也被降低了,但是,节能降损工作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从技术、管理两方面共同着手,加大力度进行工作管理,要求必须严谨,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线损率上升,从技术方面入手,线损率的下降不能一味从管理上入手,要想解决问题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考虑更换一些新型低损耗变压器。
  参考文献 :
  [1]原固均. 县供电企业管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67—197,2000
  [2]吕志恒. 配电线路工. 北京: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31—40,1999
  [3] 浙江大学发电教研组. 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的技术措施. 北京:中国水电力出版社,9-15,22-27.1984
  [4]刘丙江. 线损管理与节约用电. 北京:中国水力出版社,2005
  [5]姜宁,王春宁,董其国. 线损与节电技术问答.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6]虞忠平主编. 电力网电能损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年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CAD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在建筑施工专业课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就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达到了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部分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践脱离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CAD;制图教学;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S7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
期刊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消防意识不强、消防责任不明确、企业消防专(兼)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国企消防安全管理的顺利推进。本文即从这些存在的问题出发,从牢固树立安全观念、加大消防投入、提高消防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方式之一,加快铁路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铁路建设的施工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对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铁路建设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铁路建设;质量管理;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农村的建设也加大了力度,作为农村地区最为基础性、公益性设施的公路,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公路建设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本文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理论分析的进步,结构分析方法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仍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这在各国抗震规范均有体现。当前对一些高层建筑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作为补充计算也已得到较普遍的应用。本文对这三种结构分析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视多质点体系为等效单质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简要的介绍了一下某污水处理厂CAST(循环活性污泥)工艺,对其调试过程进行了总结,从理论上和实际调控中分析了该工艺的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CAST工艺;工程概况;水质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概述    CAST工艺主要是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先进工艺之一,它是基于常规活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桥梁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桥梁结构物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桥梁结构物冬季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桥梁结构物;冬季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砂石材料的预热  一般来说,这一步措施是在搅拌站内进行的。由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量来决定每次预热的材料量。蒸汽针法、地坑法、砂
期刊
摘 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要求要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建筑节能设计是全面的建筑节能中一个很重要的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当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但是它并不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全部,因此合理的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才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施工项目管理是管理者综合的将知识、技术、人力等运用到项目的活动当中,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要求的行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被更
期刊
摘要:在我国农村也在大变样,公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的局面,但是它在建设与管护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随之凸显出来。由于一些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针对有些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