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与路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人預言,北京人奔小康,第一个能达到的目标就是汽车进入家庭,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8年,有着“自行车王国”美誉的北京,多达730多万辆自行车,也是承担着家庭用车的主力车型,而短短30年后的今天,排山倒海般涌来的滚滚车流,占据了这个城市有限的空间。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4月,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96.8万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车辆使这个古老的城市经历着24小时不停顿地忙碌着。变化中道路的格局和城市的飞速发展,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成为了司机中的“路盲”,导航的忠实用户。
  1979年3月起,我在北京市公安局11处(后升格为公安交通管理局)宣传处(后改为新闻办公室)从事专职新闻摄影外宣工作,开始了我的职业摄影生涯。从片面追求光与影,到影像的客观记录,再到组织画面语言讲故事、拍摄影专题。对摄影的认识也一直在近40年间不断地磨砺与完善。今天,翻看着这一幅幅老照片,看到的不仅是一些历史瞬间,更有许多当年拍摄时并未在意的历史细节。也是在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列车刚刚启动,北京城市高楼不多,马路上的机动车也很少。以自行车为主导的出行工具、相对落后的道路设施和比较原始的交通管理手段,构成了那一时期北京的城市交通概貌。


  我最早拍摄的照片以长安街沿线居多,因为电报大楼、北京饭店、建国门外交公寓等是当时北京城中最醒目的建筑,自然也是我拍长安街交通时最常用的背景。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城的每个路口中间都有一个单层或双层的交通岗台,路口的角落都有一个圆形的岗楼,它们都被刷上红、黄相间的色彩,看上去格外醒目。那些岗台和岗楼也常常是我登高望远拍摄大马路的临时制高点。 每天清晨,上路执勤的交通民警多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岗。身着蓝色警服,臂戴白色套袖就是当时交通警察的标志。由于机动车不多,对骑自行车人的秩序管理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那时,北京交警的通讯设备比较落后,所有的交通指挥通讯都是通过设在市局大院里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总机房进行人工转接。接线员的工作量很大,不仅要牢记各部门的电话号码,还要有快速的反应和灵巧的双手。民警在执勤中每逢遇到重大勤务,就通过设在岗楼里的专线电话经总机房通知下一个路口的民警,同时与队里保持联系。
  1988年,为拍一张天安门前交警指挥车辆的照片,就是用岗楼里的电话通知前面路口,特意延长红灯时间,为的是多拦几辆车。而路广车稀的长安街上,除公共汽车外,不时会有几辆北京212或上海牌轿车急驰而过。这种通讯水平完全胜任了当时的交通管理工作。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街头开始出现义务交通安全员,他们都是各地区选出的交通安全积极分子。每天上下班车辆高峰时,他们戴上由交通队统一配发的红袖标,到路面维护秩序。在我拍摄的这一批义务交通安全员中,有一位叫张启征的老人。当年经常活跃在天桥一带,协助交警指挥疏导来往车辆行人。他在闲暇时还会跟人下棋,顺便也卖大碗茶来贴补家用。他无疑是那个年代充满奉献精神的代表人物。
  在这40年中,北京城市的道路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三环路通了修四环,四环路通了修五环、六环,规划中的七环前不久也全线贯通。建成通车与正在建设中的轻轨铁路等许多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工程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汽车工业同步向前发展,这无疑将给北京明天的城市交通注入新的动力。


  我原本想拍一套北京立交桥大全,可一直没能实现。因为今天北京的道路交通已变得地覆天翻,从城里到城外,从二环到六环,数不清的立交桥和放射线把城市环环相联。 漫步街头时,已很难找到路口的岗亭和岗台上交警那音乐指挥家般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快速出警的巡逻车和高悬在路口上方的智能化多项位信号灯,还有全天候忠于职守的电子眼。走进北京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电子版、GPS定位、智能指挥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等当今最现代化的设施会充满你的视野。一整套与世界同步的现代交通指挥系统正不间断地疏理着这座城市的血脉。
  时至今日,我们这些影像成为了人们的记忆,北京的记忆,时代的记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几十年的变化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一笔,但从胶片到数码,定格的是这些难忘的历史瞬间,而我们这一代摄影人更是有幸成为这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其他文献
时光静谧,次第花开。每当时间涓滴成河,照片便成为最好的摆渡者,在现实的此地与记忆的彼时之间从容穿梭,帮助我们建构历史的样貌。在这一过程之中,照片既关乎记忆,又超越记忆。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摄影》杂志以“看,这40年”为题,由点及面,力图在影像的切片中回望歷史,在历史的进程中研究影像。汪强的“小岗故事”、周顺斌的“深圳,从1978年开始”,是中国改革开放从城市到乡村的两个经典样本:小岗村
期刊
我认为美国的艺术文化经典就是有色人种、黑人以及不同性别的人去挑战权威制度。  —莱尔·阿什顿·哈里斯(Lyle Ashton Harris)  非裔美国人的美学(blackness)就是反抗权威的历史对象的一份遗嘱。  —非裔文化研究学者、诗人弗雷德·莫登(Fred Moten) 1993年惠特尼双年展與少年成名  以推动美国式前卫艺术为宗旨,在当下已成为美国当代艺术风向标的惠特尼双年展(Whit
期刊
一  萨姆布瑞尔是一名单亲妈妈,她和女儿萨拉生活在欧洲一座安静的小镇上。像大多数单亲母亲一样,萨姆布瑞尔对女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一个人难免做到周全,一次疏忽让萨姆布瑞尔差点失去了女儿。自责的母亲绝不允许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她决定去一家名为“方舟天使”的科技公司,在女儿的身体里植入一个特殊的芯片。  有了这个芯片,萨姆布瑞尔就能随时获知女儿的位置、身体状况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她还可以借助监视器,看
期刊
提起小崗村,人们总会自然想起40年前,位于安徽滁县地区凤阳县梨园公社境内小岗生产队的20户人家,那里的“18条汉子”为了解决吃饭与生存问题,不怕坐牢、杀头,摁下了红手印,敢为人先,率先实行了“包干到户”的壮举,诞生了我国第一份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书,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在地区文工团担任摄影宣传员的汪强有幸走进了小岗的土地,他被乡亲们的无畏精神所感动,于是由从工作任务性质的宣
期刊
家庭相册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呈现的是家庭变迁,折射的是时代精神;定格的是历史瞬间,感恋的是乡土情怀。它们以影像讲述家庭故事,以视觉语言描述家庭现代化进程,从时间维度的延伸,到空间地域的跨越,管窥着历史文化的沧海桑田。《赖汝强家庭档案》就是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经营照相馆的赖汝强、卢雪兰夫妻连续近40年跨世纪的家庭记忆,同时也记录着他们的家乡与时代的变迁。下面是本刊记者与赖汝强的访谈:  在
期刊
作为20 世纪90 年代中国新摄影运动(当时也称观念摄影)的代表艺术家之一,洪磊选择山水作为自己持续二十多年的创作母题。从早期作品里透出的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到后来从传统山水审美中发展出的个人审美偏好,他对“山水”传统审美既排斥又迷恋。洪磊并不回避这种矛盾,而是一直在用置景、拼贴等当代艺术手段去重新审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传统,也审视自己内心的矛盾,从而达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勾连。  今年8 月底
期刊
今年4月,法国摄影史研究者,巴黎第八大学艺术、美学和哲学学院教授安德烈 ·胡耶(André Rouillé)所著的《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La Photographie: Entre Document et Art Contemporain)中译本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在业内引起了关注。该书清晰地推论了摄影是如何从“实用性工具”的属性中解放出来,并逐渐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重要的创作手段的;研究了
期刊
肖童与摄影结缘要从他的童年生活说起。念小学时,他的父亲出门总会带上相机,拍家庭生活和民俗活动,后来和身边朋友一起张罗摄影小团体,常常组织拍摄与交流活动,并拉上他担当小服务生,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儿。长期耳濡目染,肖童也渐渐喜欢上拍照,小学5年级时第一次独立拿起单反按下快门,作品还在当年柯尼卡在中国举办的摄影比赛上获得名次。后来通过父亲的朋友,他第一次接触尼康相机,那是一台尼康FM2,全金属机身与清脆
期刊
尽管在很多人眼中,艺博会就是艺术品市场的具体化体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点就是,艺博会从来都不只是市场,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场,总是会超出市场或者经济的范畴对相关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某种隐性的、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看,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的确是起到了这样的影响与作用。自2014年进入中国上海之后,这个艺术博览会迅速吸
期刊
夏季的纽约热浪滚滚,那种热,仿佛占据大半年时间的冬天从来未曾存在。尤其七八月,是全年温度最高的时候。此时游客们浩荡地进城玩耍,城里人却拖家带口,纷纷“出逃”—换个地方度假去了。瞬间空城一座。你认识的人都飞走了,但街上依旧挤挤嚷嚷,挤满了各种讲着你听不懂的语言的人。夏季也是全年展览最少的时候,要么是上一季留下来还没撤的展,要么正好是新旧展交接的档期。不论博物馆、美术馆还是画廊,都静悄悄的没什么大动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