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贾大山先生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2日下午,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4年春节大联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腊月的北京寒风凛冽,人民大会堂里温暖如春,高朋满座,精彩纷呈的演出,让人看到了我国文化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面对“群贤毕至”的情景,我想起了当年与我创作生涯的领路人、恩师贾大山先生一起参加类似活动的场景,不禁眼眶湿润,心潮起伏。我第一次见到贾大山先生,是1983年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12, 100 Flowers Spring Festival -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Festival 2014 Spring Festival big party was held in Beijing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The twilight of Beijing was cold and windy, and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was warm and full of people. The performances were splendid and colorful. It gave people a glimpse of the gratifying and thriving scene of the flourishing cultural undertaking in our country. In the face of “Qu Xian Bi Zhi ” scene, I remembered the year and my creative career leader, mentor Jia Dashan together to participate in similar activities scenes, can not help but moist eyes, ups and downs. I first met Mr. Jiashan in 1983
其他文献
一、我在这里要介绍的日本学者高仓正三(1914~1941)几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我敢肯定,不要说是中国学人,即使是日本的中国学研究者们,或许都会感到陌生和不解:他是研究
信息公众平台作为近些年来在社会各个阶层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社交性软件,其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的良好融入,可辅助拓展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丰富课堂内容和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各族儿女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音乐便是其中之一.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造就了每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极
身体行为的即兴现象一直是人本溯寻的一个重点视阙,但过去的研究思路无法将身体即兴的发掘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文章将用学术界最新兴起的知觉现象学作为研究方法,通过论述现
文章以“扎唐果谐”的传承与现状研究作为切入点,通过收集文献、田野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对非遗语境下扎唐果谐在民间和校园两个不同的传承路径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各自
《佳美兰在温哥华》是由杨艳丽撰写的一部关于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佳美兰在加拿大温哥华传播、变迁与发展的音乐民族志.在该书中,杨艳丽通过扎实的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
北朝时期的河东薛氏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世家大族,其来源众说纷纭①。而且河东薜氏在北朝的地位和发展、转变、兴盛也是北朝一个较为独特的个案②,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
中国的书法与建筑这两种艺术形式均独具特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书法艺术自古就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特别在现代社会,书法更是建筑设计的中的一大元素.将书法艺术融入
声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具有较强的技术与艺术,文章从简述什么是声乐入手,探索声乐演唱中的“技术”和“艺术”,就如何把“技术”与“艺术”两者完美结合做了较深度的剖析.文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刘林乡(现为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码头刘林村)。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