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来源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ICU睡眠障碍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CU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PSQI各项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即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减少睡眠障碍,可作推广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影像组学纹理分析探讨定量磁敏感图(QSM)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8例PD确诊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者(HC)均进行QSM检查,将QSM数据进行后处理,然后导入软件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再对ROI进行纹理特征提取.每例受检者提取1132个纹理特征,降维后筛选出对PD诊断贡献较大的少数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参与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测试组,创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基于Radscore创建列线图.应用Mann-WhitneyU检验或t检验,比较
患者男,59岁,因体质量减轻1个月,外院发现肝脏占位(考虑肝囊腺瘤)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外形正常,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双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乙肝两对半(HBsAb阳性,HBeAb、HBsAg、HBeAg、HBcAb均呈阴性),高精度乙肝病毒载量扩增阴性,血红蛋白低(77 g/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异常凝血酶原均属正常范围,CA-125高(31.20 U/ml).超声检查:肝脏右叶可见大小约16.2 cm× 16.1
期刊
目的 探讨锥光束乳腺CT(CBBCT)平扫与数字乳腺X线摄影(DM)对乳腺病灶的检出情况及定性情况,研究CBBCT平扫是否较DM更适于临床诊断需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同时接受CBBCT平扫和DM检查的患者,患者均为女性且行病理检查.结果 CBBCT平扫共检出83个病灶,DM共检出67个病灶,且CBBCT平扫较DM有更高特异度(92.1% vs.75.0%)、灵敏度(93.3% vs.86.6%)、粗一致率(92.8% vs.82.1%)、曲线下面积(AUC)值(0.961 v
目的 研究初发、未服药重度抑郁症(MDD)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率(fALFF)特点,及其与抑郁症状相关性,探讨MDD发病的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计算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MDD患者(68例)及健康对照组(HC)(72名)的静息态fALFF后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MDD患者异常脑区fALFF值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初发、未服药MDD患者与HC组相比右侧额中回fALFF值减低,双侧小脑Crus Ⅰ区、右侧小脑Ⅵ区、右侧颞下回、右侧梭状回、右侧舌回、右侧角回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的自动纤维定量(AFQ)分析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方法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不同亚型进行分类预测研究以帮助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1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21例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naMCI)患者和25名健康对照组(N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用AFQ软件包对所有被试的DTI数据进行分析,追踪全脑20条白质纤维束,每条纤维束分成100等份,对每个等份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定量分析,提取出三组被试的脑白质纤维特征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多模态MRI异常血管信号表现,比较其预测颅内大脑中动脉(MCA)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诊断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45例,发病时间小于72 h,患者入院完成常规MRI、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SWAN)、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检查.统计高信号血管征(HVS)、明亮血管征(BVS)和磁敏感血管征(SVS)的表现情况.参考3D-TOF为诊断标准,比较其预测颅内MCA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
目的 分析和评价中耳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耳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其中20例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5例行CT增强扫描,27例行MRI检查,22例行DSA检查.结果 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发病年龄14~73岁,平均37.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和听力下降.影像学上,CT骨窗显示颈静脉孔及其周围骨质侵蚀性破坏,边缘毛糙(95%).增强CT和MRI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呈明显强化(100%).MRI平扫T1WI和T2WI可见典型
目的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比较单时相、多时相CT血管造影(sCTA、mC-TA)评估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定量灌注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及在预测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急救中心行一站式CT检查的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从CT灌注成像(CTP)原始图像中重组的动脉峰值期定义为sCTA,头颈部动脉峰值期、头颅静脉峰值期和头颅静脉晚期定义为mCTA,以Menon等提出的0~5分法进行单期、多期的侧支循环评估,并评价
目的 评估多层螺旋CT(MSCT)对镫骨畸形(SM)的检出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32例SM患者的MSCT图像,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基于轴位和冠状位的常规重组图像以及镫骨轴位图像,评估MSCT对SM的显示能力.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SM 32例,其中镫骨前弓异常、镫骨后弓异常、镫骨头异常、镫骨底板固定的发生率分别为65.63%(21例)、59.38%(19例)、50.00%(16例)、43.75%(14例).常规重组轴位及冠状位对SM检出率为50.00%,镫骨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优化设计的特殊体位结合常规标准体位对乳腺后1/3(乳腺后带)病变显示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行乳腺X线常规标准体位及特殊体位摄影的受试者图像资料,回顾性分析优化设计的常规标准体位、特殊体位及两者相结合对乳腺后1/3病变的图像质量、检出率、边缘及大小显示程度的影响.结果 49例受试者全为女性,共49侧乳腺发现可疑病变;病变位于乳腺上方后1/3有9例,乳腺下方后1/3有7例,乳腺内上象限后1/3有13例,乳腺内下象限后1/3有9例,乳腺内侧后1/3有11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