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看融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来源 :科技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知识水平较高、信息需求量大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情况出发,通过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疫情期间深度报道的确更受到大学生群体重视;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情况呈现出对具有新闻信息接收便利特点的渠道有所偏爱,信息接收停留在形式的轻量化与内容的浅表化层面,对高质量内容抱有价值认同与心理期待的特征;未来深度报道应以内容为靶心挖掘自身特色,以技术为切口变革报道形式,以共建为驱向联动各级媒体。
其他文献
教会报刊的宗旨是传播基督教义,从而决定了其传播西学的选择性;传教士在华传播西学带有强烈的文化征服精神,因而增加中国人对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态度;以科学辅助传教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会报刊传播西学的效果。19世纪60年代以前教会报刊在传播西学方面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却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重要。
科普场馆作为最基本而重要的一项科普基础设施,其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评估工作是科学教育场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教育馆评估体系是科学教育馆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优化科学教育效果、提升科普教育功能的关键。北京作为我国的科技中心,科普资源集中,本研究综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项目评估和场馆评估经验,以多利益主体目标优化为目标,结合学习理论,试图探索充分体现北京科学教育场馆教育功能的指标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气象科普基地体系建设,加强对国家气象科普基地建设运维的引导和规范管理,打造国家级科普高地。中国气象局正逐步推进构建国家级“1+N”气象科普基地建设运维体系:使得园区内科普基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把整个中国气象局园区打造成展示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和国家级科学传播示范区。
从中央到地方,一年一度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工作,是广播电视系统广大新闻工作者群体参与,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综合实力和集体荣誉的角逐。同时,也是广播电视部门每年都需纳入议事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优不仅仅是评几篇好稿子,它的关键在于引导多出精品,要练队伍、出人才、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质量和创作水平。文章针对广播电视创优评优现状,探究应如何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精品创作。纵观历年来的优秀作品,以2020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创优评优工作为例,寻找精品创作的规律。
重视并切实抓好全媒体背景下的统战宣传工作,既是巩固和加强统一战线思想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全媒体时代统战宣传,能够增强统战工作效果,也有助于促进统一战线凝聚共识。基于此,文章以全媒体特征为着手点,详细分析了全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迎来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全媒体时代优化统战宣传工作的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统一战线高质量发展。
澳大利亚国际广播是澳大利亚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国际广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澳大利亚国际广播及其同公共外交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国外学界对该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但不够系统深入;国内相关研究屈指可数,该领域研究仍有较大空间。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将自身主体性充分展示出来,采取更加多样性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发挥出财经新闻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关键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所翻译内容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渠道承担了中国早期电视相关信息的引入和扩散任务。《东方杂志》《申报》等大众刊物对电视相关知识相继报道,奠定了大众对电视相关观念的认知环境。孔祥鹅、沈嘉瑞等一批进步人士,对电视信息不遗余力地引进与宣传;加之社会风气对“西学”的追求,结构性作用凸显,加速了电视相关信息的引入。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概念逐渐落地。同时,以上提到的渠道、人、环境等因素,都作为“创新扩散”理论的关键性因素,对电视概念和技术的引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也是“创新扩散”理论的又一例证。
中国与外国  我明白,如果想实现自己的功夫梦,我必须了解中国文化。  我给自己布置了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必须去了解中国的一切。有了这种心态,我很快就开始适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虽然我对中国的了解在不断深入,但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让我大吃一惊的事情。  一开始让我最吃惊的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概念。可能他们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外国。即使中国人知道的国家非常多,对很多国家还很了解,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变革,原有的传播格局被打破,继90年代中期传统媒体开始触网,21世纪P2P技术走向成熟,再到国内一批视频网站集中上市,国家开始发放互联网牌照,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原创节目的兴起和短视频的迅速崛起,县级融媒体作为党群沟通的重要信息枢纽和基层舆论的主阵地,在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大潮中,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是能否守住基层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关键,也是时代赋予的紧急命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