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调查与长效机制构建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d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构建由高校、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客体——学生党员三方面构成。本文以党员中的特殊群体——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总结了大学生党员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以及影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若干因素和环节,探讨影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因素以及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构建,促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有效机制建立。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员;长效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84-02
  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新生力量优化了党员队伍的结构。学生党员在学校中就是一面旗帜,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党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既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解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现状及教育管理机制建设,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宿迁学院7个系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500份,其中学生党员500人,普通学生1000人,回收有效问卷14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一、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影响因素分析
  近五年在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指导下,学校狠抓党员发展工作落实。现已形成“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大学生党员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0%,毕业生党员数占毕业生总数的30%”的分布格局。往往发展的操作中对学生党员的考评只重视硬指标——学习成绩,忽视了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工作实绩、群众基础等方面软指标,这就导致在学生党员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中起不到模范带头、激励后进的作用。
  (一)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复杂化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入党动机上,有51%的学生选择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同;在理想信念上有30%的同学坚定将来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思想上追求积极进步方面,有45%的同学选择入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有38%的同学把个人的发展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选择为党工作的同时,个人也获得发展。有20%的同学价值观、利益观存在偏差,把入党作为捞取利益和好处,当作以后工作受重视、提拔快的捷径。还有9%同学的入党动机不是为了荣誉而是盲目随大流或追时髦。大学校园受多元文化思想影响,是讲求兼容并包的地方,身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追求价值取向多元化、政治意识相对薄弱,在从众的心理动机驱使下随大流才递交入党申请书。
  (二)对党章与党员义务等方面的认知
  统计结果反映有90%的同学在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培训中学习过党章,有22%的党员能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党员的责任义务履行上,有80%的同学表示能够自觉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奉献。有15%的同学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矛盾时不愿牺牲个人利益。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对于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纲领、基本路线有一定的了解。少部分同学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在思想上仍没入党。
  (三)学生党员形象、素质水平评价
  党员作用发挥如何决定着党员在同学心目中的整体形象。调查结果表明50%的同学认为党员的整体形象很好或较好,有35%的同学认为一般,有15%的同学认为党员整体形象较差。所以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大多数党员还是能在学习等各个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但有极少数同学的负面效果影响了党员的整体形象。在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上,有65%的同学选择甘于奉献,有50%的同学选择勇于创新,有56%的同学选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41%的同学选择勤于学习,有34%的同学选择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25%的同学选择其他。当前大学生党员的成长背景为政治多极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各种价值碰撞时期,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党性上存在观念淡薄、入党动机不纯、私欲性强的情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冲击,甚至发生价值观念扭曲。
  (四)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认可度
  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存在群众向党员看,党员向支部书记看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党员、60%群众会在工作或学习中潜意识地向身边党员、党小组长、干部看齐,甚至把党员、干部的平时工作、学习中给人留下的直观印象作为对支部、支部书记认可的依据。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着力点应该在支部书记带头作用的发挥,只有支部书记带好头,发挥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带动党员、群众,才能起到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支部书记思想觉悟要高、有奉献精神,能够严于律己、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支部书记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使之成为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工作的核心、组织者和领导者。
  (五)对基层党支部的认同感、归属感
  调查结果显示,有55%以上的党员对所在基层党支部没有归属感,说明部分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基层党组织直接影响着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这就要求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探索创新研究新问题、新方法。
  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一)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党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灵活合理的设置学生党支部,以便于以开展党建工作为目标。为调动学生党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可选拔能做到“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党小组长。严格落实各项党内组织生活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创建“三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精心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水平高的党支部,为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二)建立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激励机制
  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目的是在学生党员中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学生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要从根本上改进党员管理方法,创新党员管理手段,强化党员监督措施。首先,党员发展从源头完善党员“进出”机制,规范程序,严把“进口”关,疏通“出口”关,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党员机体纯洁。其次,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和党员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向群众报告思想和汇报工作的制度,建立群众参与、渠道通畅、民意畅抒、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党员监督评价体系。建立群众监督员队伍,建立群众对党员“学习圈”、“活动圈”和“生活圈”的监督网络。
  (三)创新高校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
  现在考核过程偏重于简单的民主测评和工作总结,缺乏针对性。重点考察学生党员的日常表现、参与活动情况、学业情况、组织纪律观念。通过学生党员在班级述学、班级同学测评、支部考核等环节,确保实效。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的主体实践机制
  党员先进性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就是同一时期,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先进性标准也有所不同。党员先进性是同每个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体现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付诸实践。将大学生日常主题教育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学生党员先进性实践活动的载体。
  本文依托于对宿迁学院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了从基层支部建设、管理激励机制、考核评价、主体实践等几个方面来构建高校学生党员作用发挥长效机制,并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先进性作用发挥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福尧.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5).
  [2]肖寒,丁毅.浅谈独立学院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J].才智,2014,(02).
  [3]赵磊,张伟,等.民办高校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J].企业导报,2013,(22).
  [4]袁媛,施小明,等.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载体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5).
  [5]依力扎提·伊明江,阿不力克木·艾则孜.对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几点思考[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08).
  [6]李宏伟.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7]施磊磊.大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效能发挥及其实现路径——以十八大报告为视角的透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8]黄武南,蒋韬.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
  [9]胡义钰,高绍杰.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校园认知度的调研与思考[J].华章,2013,(13).
  [10]李雪峰.论如何加强高职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J].学周刊,2013,(11).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可以使其丰富专业知识、完善继续教育、优化能力素质结构,在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给教师插上隐形的翅膀,为其今后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上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为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然而在实施“教师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完善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强化监管才能确保教师企业实践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学员队作为军事院校学员管理的最前线,其管理者对军校学员的影响和作用是重要而深远的。学员管理者要想在学员队的管理工作中取得实效,就必须懂得运用科学管理的理念,学员管理者在管理时要严格依据条令、各项秩序,同时提高学员队干部素质,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做到以人为本、把握学员特点,注重、推进细节管理和自主管理,从而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员队管理;以人为本;科学性;正规化;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
摘要: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实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侧重于对大学生在德育、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在德育思想理论领域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理论、理性思维和人文素质的养成。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担任的德育导师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建设德育导师制度的过程,是独立学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队伍建设对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
摘要:高校校园户外设施的设计要与师生达成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个性。文章对高校校园户外设施设计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校园设施有机形态建构模式,最后阐述了有机形态在高校校园户外设施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有机形态;户外设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83-02  一、高校景观户外设施设计理念  1.研究背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新生力量,如何促进他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对进一步培养我校青年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精神,提升青年教师的执教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38-02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近年来已经逐渐
摘要: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较为重要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展的毕业设计工作,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并总结了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接轨、加强毕业设计工作制度管理、严格把控毕业设计过程及严格毕业设计答辩和评分四条途径,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基坑支护;设计过程把控;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
摘要:当今高校信息化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建设的背景、内容和难点问题逐一进行了阐释,并给出了具体建设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课程资源;大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56-02  一、引言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网络教
摘要:互联网已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融入到现代人类的生活中。而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与迅速崛起对新闻传播业、新闻传播学科而言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以数字化为基础、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受众行为的改变,媒介融合成为传统媒体在当今发展中需要面对并加以实现的主题。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教学而言,怎样在互联网时代、在媒介融合这一趋势中培养能很好适应和融入现实发展,被新闻传媒业需要的人才成为从事新闻
摘要:“作物栽培生理学研究法”是我校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必修课,也是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在“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用复合性人才培养的理念,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提升了本课程的综合教学水平,注重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而且锻炼了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摘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发现现有问题,探讨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方法和措施,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68-02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之。在数字化、网络化